胡静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行剖宫产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工作,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内发生二次心力衰竭的概率。结果:对照组再发生率为47.83%,观察组为4.35%,数据差显著,P <0.01.。结论:对剖宫产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围手术期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全面降低二次心力衰竭发生率,提升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丁红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Heath -Carter 体型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人类群体遗传学和体质人类学当中。该方法是是以测量人体内、中、外因子等参数为依据,对体型进行定量评分,从而准确地阐明人体的体型特征,将体型通过内、中、外胚层进行体型分类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对国外运动员Heath -Carter 体型研究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海萍;张昕红;韩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在急诊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伤口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然后采取孟和全环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并在术后回访中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产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经过12~24个月的随访,120例患者中有行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的105例患者得以痊愈,并符合骨性愈合标准,平均愈合时间为28.5周,15例患者在外固定支架治疗6个月后拆除支架,然后经过钢板内固定和自体髂骨植骨手术后得以痊愈,并符合骨性愈合标准,平均愈合时间为38.5周,骨折愈合率为87.5%,有5例患者出现了针孔松动和感染,且没有出现畸形愈合、二次断裂以及继发性骨髓炎等不良情况。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急诊严重开放性胫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促进患者骨折尽快恢复到愈合标准,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海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7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切开复位单块钢板内固定)和研究组(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交雄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是经过肾脏排泄,近年药物致肾损伤患者逐年增加。药物导致的肾损伤一般是造成的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障碍。本文根据国内、外新研究进展,从血尿屏障(肾小球)的角度来阐述药源性肾损伤,并就药物性肾损伤类型,损伤机制以及常见的可致肾损害的药物分类施作一概述,这对临床合理,规范用药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潘罅;尹友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辨证论治配合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并收治的21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外敷治疗,实验组在给予中药外敷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辨证加用中药内服的对症治疗,10d 认为是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8.5%,可见,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辨证论治配合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案,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病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补肝益肾、散寒除湿的功效。值得医学上的深入研究和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任志芳;杨明川;王晓霞;闫凤果;王晓康;郭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2型老年糖尿病病患运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患此疾病老年病患120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60例。对常规组病患运用常规方式治疗,对研究组病患运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2型老年糖尿病病患运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能够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有效控制病患血糖,为其身体的痊愈康复提供助力。
作者:杨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特点。方法:总结68例进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康复训练指导及对关节功能的评估。结果: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治疗护理得当,该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出院,提高了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结论:术前严格按操作程序准备,细致的术后护理有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的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活动,制定活动内容,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0%,活动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门诊输液室护士素质、输液质量、业务技术和岗位职责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健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哌拉西林属于一种广谱抗菌类药物,其抗菌谱范围极广,抗菌活性更强,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文章首先对哌拉西林西药的药理作用进行了阐述说明,之后着重对其临床应用及药物利用评价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帮助增强医学界人士对于哌拉西林药物的了解,为其今后的临床实践应用提供助力。
作者:黄慧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2013年5月份至2014年8月份期间本院48下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4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灌洗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24例患者,22例患者成功治愈,治疗的有效率为91.7%;在对照组24例患者中,15例患者陈宫治愈,治疗的有效率为62.5%,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下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被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给予外固定结合闭式灌洗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健康。
作者:朱新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强化治疗诱导"蜜月期"的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初诊与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以胰岛素对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及运动干预。结果:在接受早期强化治疗后,50例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终进入"蜜月期",所占比例为52.0%。其中有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症状。我院通过对其减少胰岛素用量及其进行运动指导、饮食结构调整,使其低血糖症状的到了纠正,并且再无低血糖发生。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强化治疗,可利于患者血糖值的恢复,改善胰岛 B 细胞功能,诱导患者进入"蜜月期"。
作者:庞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干预方式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糖尿病患者214例,将其按抽签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10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遵医行为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遵医行为优良率相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遵医行为优良率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遵医行为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规范管理及遵医行为,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保持在较平稳状态,对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千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患有主观性耳鸣的患者97例,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患者无效53例,有效21例,显效14例,痊愈9例,总治疗有效率为54.8%;将患者按照有无三高、病程、听力损失程度以及有无噪声接触史进行分组,计算有效率,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有无三高、病程、有无噪声接触史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和听力损失程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结论:耳鸣的预后和有无三高、病程、有无噪声接触史等因素有关,和听力的损失程度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有三高、病程长、有噪声接触史的患者临床疗效不太理想。
作者:岳绍伟;温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湿敷疗法用于下肢静脉溃疡创面的处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下肢静脉溃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病人除常规护理及治疗外,均给予局部清创。观察组用注射器吸取康复新直接滴在创面上,再用浸有康复新液的湿纱块贴在创面上,对照组用0.5%碘伏环形涂擦创面边缘,并用浸有呋喃西林的湿纱布覆盖创面,均外用双层无菌纱块覆盖,每日掀开双层纱块一角,用注射器向内层纱块点滴药液1次或2次,以保持创面处于湿润状况。观察创面从治疗用药到完全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换药次数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康复新液湿敷治疗下肢静脉溃疡可促进溃疡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唐柯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 TACE 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索,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 TACE 联合 RFA 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 TACE 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共有43例经治疗肿瘤完全坏死,占比71.7%,肿瘤部分坏死患者17例,占比28.3%,低于对照组85.0%肿瘤完全坏死率以及15.0%的肿瘤部分坏死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照组患者 AFP 转阴率达到86.7%,高于对照组转阴率68.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 联合 RFA 以及 TACE 联合冷循环微波肿瘤治疗原发性肝癌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相较于单纯性使用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梅;崔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以来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康复及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6.93±7.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21±7.5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9751,P =0.0001<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怀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经济学。方法:选取以质子泵抑制剂为首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380例,根据给药方案的不同分为 A、B、C、D 四组,比较四种方案小成本效果比。结果:A、B、C、D 四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小成本分析显示 B 组成本低;成本效果分析显示 D 组成本效果比小。结论:先静脉滴注埃索美拉唑,再口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的贯序治疗方案具有小的成本效果比,更具有经济学价值。
作者:陈丽玲;李晓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在邢台市某银行职工健康体检人群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取我院体检中心2015年4月邢台市某银行职工健康体检者782例,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782例健康体检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总感染率为19.1%,随着年龄的增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增高,且男女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银行职工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较高,并且与性别和年龄有关,因此在此人群中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普查有利于阳性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00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以甲硝唑栓剂为治疗药物,观察组在予以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栓剂的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他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阴道清洁度和阴道 pH 值的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提高阴道清洁度,改善阴道 pH 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