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若涵
目的:探讨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措施以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重度窒息新生儿患者,针对抢救和护理过程中所采取措施以及病况变化,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在重度窒息新生儿送诊要及时,并且要快速采取抢救措施,只有在护理过程采取科学措施的情况下,患儿恢复情况和康复情况均能理想水平。结论:新生儿窒息发生后及时送诊并采取正确抢救方法,并结合精心护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董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70例患者中,痊愈6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结论:对脑血栓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科学规范的基础护理、心理等护理治疗,能够促进脑血栓病人的病情转归,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赵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微型腹腔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300例小儿疝气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统计发现,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平均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和自主活动时间方面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此外,观察组除23例(15.3%)患者出现阴囊肿状外,无一例患者出现其他临床并发症,而对照组共有4例(2.7%)出现腹胀,5例(3.3%)患者出现继发鞘膜积液,3例(2%)复发,另外有43例(28.7%)出现阴囊肿状,上述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疝气方面较传统手术疗法更具疗效,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治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易于恢复等,为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与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于2012年2月~2014年10月上报的9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资料,总结事件类型与原因。结果:经在9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发生率高,达33.33%,其次为坠床/跌倒、皮肤损伤、液体外渗、延误检查等,如表1所示。同时,在所有护理不良事件所涉及的护士中,学历多的中专,职称多的为护士,工作年限多在2~5年间同其它学历、职称与工作年限相比,差异显著(P <0.05),且事件多发生在8:00~14:00,同其它时段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临床儿科护理实践中,需积极展开护士培训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莫琳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方法:选取我社区的150例婴儿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的婴儿按照社区的工作规范向家长普及相关的知识。观察组的患者通过向儿童家长发放健康小册子、儿童保健知识的讲座以及电话信息的咨询等,向儿童的家长讲解有关的知识。等到6个月之后,对两组婴儿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以及婴儿参加体检和接种疫苗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婴儿家长在接受半年的健康教育之后,观察组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为98%,而婴儿的体检参加率为90%,婴儿接种疫苗率为100%;对照组中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率为83%,婴儿的体检参加率为80%,婴儿接种疫苗率为90%。通过比较可以得知,观察组的保健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社区婴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婴儿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帮助婴儿接受体检,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婴儿的健康水平。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所接收2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试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对比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70)和研究组(n =70),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同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4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效果良好,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陈金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妇科腔镜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与其对策,为以后更好的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提供相关资料。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收治的妇科腔镜手术患者2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危险因素及其对策。结果:所有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9例(3.91%),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多方面,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腔镜手术方式、年龄大小、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是否进行过妇科腔镜手术都是影响发生并发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是否进行过妇科腔镜手术与并发症发生存在一定关系。并发症以皮下气肿、肩背酸痛、穿刺孔渗血等表现为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引起并发症的因素众多,且并发症发生率随腔镜手术难度的增加而上升,多数并发症能够治愈。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增多及应用逐渐广泛,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据报道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约占涉及到品种的10%。
作者:胡先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疗效,为今后治疗脑动脉瘤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收治的9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和介入组,每组45例,开颅组患者进行脑动脉瘤夹闭术,介入组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总结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介入组:治愈37例(82.22%),致残7例(15.56%),死亡1例(2.22%);开颅组:治愈32例(71.11%),致残8例(17.78%),死亡5例(11.11%),经比较,介入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而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开颅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医学上的深入研究和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作者:路旭辉;雷国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实验组患者用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反应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一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症状消失32例,对照组患者症状消失25例,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兰索拉唑能够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溃疡症状快速消失,溃疡愈合率较高,幽门杆菌的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薛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院前急救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日常院前急救、突发公共事件急救及大型群体性活动现场急救等;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势必对院前急救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我本人从事院前急救工作十五年余,深彻体会到若能称职院前急救,就要热爱急救工作,具有高尚的品德,并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强健的体魄和快速的应急能力,以及熟练的业务技能。急救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作者:吴颜;吴美;邵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病因,探讨诊疗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阴道流血患者按照计算机法分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止血、消炎治疗)和实验组(予以妇康宝口服液治疗),各53例,分析阴道流血原因和2组治疗效果。结果:106例患者中妊娠导致流血37例(34.9%),32例(30.2%)生殖器炎症,全身性疾病5例(4.7%),生殖道恶性肿瘤8例(7.5%),子宫外器质性病变20例(18.9%),3例(2.8%)创伤,其他1例(0.9%)。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优于参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发病原因多且复杂,临床应对其进行全面诊断,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香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钙剂加阿司匹林综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钙剂加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动脉血压、尿蛋白等的测定,并分析钙剂联合阿司匹林综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机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分别为(2359±371)g 与(2561±493)g,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胎心异常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动脉血压和24h 尿蛋白方面,经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P >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24h 尿蛋白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钙剂联合阿司匹林综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和截止病请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痉挛、降低血压、维持镇静;另一方面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以及血栓烷的产生,并降低血管紧张素的敏感度,从而起到根除妊娠期高血压,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美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与常规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进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6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保护会阴方法接生,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技术接生。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情况、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以及产妇疼痛情况,并观察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开率、会阴裂伤情况、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以及产妇疼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常规保护会阴阴道分娩比较,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可以明显的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的程度以及疼痛程度,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作者:蒋跃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比较。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5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降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同时联合缬沙坦药物给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BP、DBP 以及 HR等指标均无明显性差异,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对老年性高血压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儿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照组仅予以利韦巴林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以及起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提前(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起效快,退热快,疗效显著,配合利巴韦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周期性麻痹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麻痹为特征的疾病,与血钾相关,临床分为低血钾型、高血钾型和正常血钾型,临床上经低钾型多见,我国以散发多见,家族性病例少见[1-2],我科近期收治1例家族性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报告如下。
作者:李程;赵蕾;唐伟雄;廖立;刘学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在治疗胃溃疡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5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给予150例患者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埃索美拉唑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观察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94.2%和89.2%,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痊愈率达到45.3%,总有效率达到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痊愈率9.3%和总有效率84.0%(P<0.0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胃溃疡病情,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TC、TG、HDL -C、LDL -C 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经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TC、TG、LDL -C 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HDL -C 升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较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更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远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