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青
目的: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300例行阑尾手术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阑尾手术,实验组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主要从手术平均时长、住院时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开腹阑尾手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更理想,患者手术平均时长、住院时长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得到了有效控制(P <0.05)。结论: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提升安全系数,同时有利于降低患者创伤面积,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英俊;黄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观察药物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儿科收治的118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抗病毒、抗炎的基础上予以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科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腹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疗效显著,可见药物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值得肯定,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广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运用在宫颈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86例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予以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仅予以阿奇霉素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探讨。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3.0)、复发率(7.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79.1%、25.6%),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颈炎患者予以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作者:李永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农业使用广泛,用量大的杀虫剂,对人体毒性极大。一旦中毒量大,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麻痹,脑水肿,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30%以下。近段时间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度患者5例,其中误服和主动口服共3例,喷杀农药时有机磷粘在皮肤上中毒2例(原因是皮肤出汗及毛孔扩张,加上有机磷农药多为脂溶性,所以容易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进入体内)。根据5例患者的病例特点,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在治疗护理原发病延缓休克及肺水肿和呼吸衰竭的同时,采用血液净化配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向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相同时间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黄霞;王月华;周国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周期性麻痹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麻痹为特征的疾病,与血钾相关,临床分为低血钾型、高血钾型和正常血钾型,临床上经低钾型多见,我国以散发多见,家族性病例少见[1-2],我科近期收治1例家族性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报告如下。
作者:李程;赵蕾;唐伟雄;廖立;刘学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的中期引产方式的选择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霍州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孕周为16~27周、因母体因素或胎儿异常原因行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米非司酮联合水囊组40例,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40例,对比其产程、产后出血量、引产成功率。结果:两组孕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米非米非司酮联合水囊组孕妇引产时间明显短于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组引产的成功率为98.15%,米非司酮联合水囊组引产的成功率为88.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水囊或依沙吖啶引产均适用于瘢痕子宫妊娠的中期引产,在某些情况下,水囊引产也是可以应用的相对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但需要进行严密监测。
作者:师仰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银杏达莫佐治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划分为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观察应用痰热清联合银杏达莫,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6.7%,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痰热清、银杏达莫佐治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明显,有推广价值。
作者:蒋俊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严重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3例确诊为儿童肱骨髁上严重骨折的患者经肘关节外侧做小切口,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患者2~4年,依据 Flynn 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5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6.8%。结论: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严重骨折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荣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对于血液的运输和存储来说,离不开采供血机构冷链系统,该系统大限度的以安全的方法保证了血液的各种功能。血液及血浆在采集与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对血液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提高采供血机构的冷链管理水平,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加强采供血机构冷链管理的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作者:廖明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76例,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9例、显效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研究组痊愈13例、有效12例、显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缓解哮喘症状,提高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许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消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冶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慢性荨麻疹患者7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给于对照组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消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达86.11%、19.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7%、30.56(P <0.05),2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夏丽晔;陈璐;陈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儿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类型与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于2012年2月~2014年10月上报的90例护理不良事件的资料,总结事件类型与原因。结果:经在90例儿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发生率高,达33.33%,其次为坠床/跌倒、皮肤损伤、液体外渗、延误检查等,如表1所示。同时,在所有护理不良事件所涉及的护士中,学历多的中专,职称多的为护士,工作年限多在2~5年间同其它学历、职称与工作年限相比,差异显著(P <0.05),且事件多发生在8:00~14:00,同其它时段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临床儿科护理实践中,需积极展开护士培训工作,加强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莫琳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入我院消化科的9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8.9%,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止血快,可作为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首选药,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作者:何亚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男,68岁,尿毒症晚期,血型为 O 型,RnD 阳性,2012年-2014年7月输血5次,共输血1200ml,O 型 RnD 阴性血。
作者:全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于帮助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术的患者11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对其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划分,每组各5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专业康复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对相关康复知识的了解情况,并于手术结束后的3个月时对患者膝关节功能予以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知晓情况达优者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达优者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系统的个体化的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李德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因盐酸氨溴索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显著效果,因而受到了国内儿科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且运用普遍。鉴于此,文章将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药物机理进行阐述,且对该药在不同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加以综述。
作者:黄伟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高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展开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我校各年级高职女性护生600人,对其予以症状自评表及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与全国青年组常模进行对比。结果:高职护生的症状自评表评分比全国青年组常模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了焦虑因子外,高职护生的其他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与症状自评表的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呈明显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与症状自评表的各因子分以及总均分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高职护生应对技巧进行指导。
作者:魏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血压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观察组除了常规健康教育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并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措施。比较6个月后两组血压达标率、高血压行为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血压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高血压行为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赵小梅;王少敏;殷加芬;杨玉芹;冯灵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需要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通过常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运动功能也有较好改善;但观察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与运动功能的改善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越,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恢复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开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