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烽
目的:观察消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冶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慢性荨麻疹患者7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给于对照组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消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达86.11%、19.4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7%、30.56(P <0.05),2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夏丽晔;陈璐;陈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病因,探讨诊疗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阴道流血患者按照计算机法分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止血、消炎治疗)和实验组(予以妇康宝口服液治疗),各53例,分析阴道流血原因和2组治疗效果。结果:106例患者中妊娠导致流血37例(34.9%),32例(30.2%)生殖器炎症,全身性疾病5例(4.7%),生殖道恶性肿瘤8例(7.5%),子宫外器质性病变20例(18.9%),3例(2.8%)创伤,其他1例(0.9%)。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优于参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发病原因多且复杂,临床应对其进行全面诊断,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香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是经过肾脏排泄,近年药物致肾损伤患者逐年增加。药物导致的肾损伤一般是造成的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障碍。本文根据国内、外新研究进展,从血尿屏障(肾小球)的角度来阐述药源性肾损伤,并就药物性肾损伤类型,损伤机制以及常见的可致肾损害的药物分类施作一概述,这对临床合理,规范用药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潘罅;尹友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讨论对注射钙剂的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评判结果。方法:选择2013.4-2015.4来我院收治112例需静脉滴注钙剂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比组与护理组均56例患儿,对比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静脉钙剂外渗率。结果:护理组患儿静脉钙剂外渗率1.8%;对照组患儿外渗率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儿药物外渗率,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亭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在所有心血管类疾病中,急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涉及到人体心脏,血管循环系统,是一种常见病。相对于慢性心血管病来说急性心血管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患者发病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很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我院通过对100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治疗方案、后期护理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应对与治疗急性心血管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天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皮质醇增多症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30例术前确诊为皮质醇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30例患者围手术期内采用简化激素替代方案治疗,观察记录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患者血皮质醇、尿皮质醇进行不定时检测,以此评价激素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围手术期术后第1、2d 患者尿皮质醇较术前增加,术后第6尿皮质回落平,但较术前尿皮质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 >0.05),第7d 回落显著(P <0.05);血皮质醇术后第1 d 相较于术前有所回落(P >0.05),术后第2、6、7d 变化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无一例患者出现围手术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临床症状,患者血压、心率以及电解质术前术后变化不显著(P >0.05)。结论:皮质醇增多症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方案相对简单,安全可靠,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是一种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治疗方案。
作者:宋立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安全用药的提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资料中,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多的是抗微生物药品及中药制剂;给药途径中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多的是静脉注射给药途径。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工作,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尤其是抗微生物药品及中药制剂的安全性。
作者:魏雪;王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析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骶骨肿瘤36例,依据围手术期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组。常规护理18例,入组对照组;综合护理18例,入组实验组。观察两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组间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应予重视。
作者:丘雪梅;刘洁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王正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76例,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9例、显效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研究组痊愈13例、有效12例、显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以缓解哮喘症状,提高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许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与 TACE 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索,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 TACE 联合 RFA 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 TACE 联合冷循环微波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共有43例经治疗肿瘤完全坏死,占比71.7%,肿瘤部分坏死患者17例,占比28.3%,低于对照组85.0%肿瘤完全坏死率以及15.0%的肿瘤部分坏死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照组患者 AFP 转阴率达到86.7%,高于对照组转阴率68.5%,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 联合 RFA 以及 TACE 联合冷循环微波肿瘤治疗原发性肝癌均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相较于单纯性使用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为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梅;崔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下肢静脉曲张(varicosity of lower extmity)指下肢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
作者:逯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总结了3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鸟-胞内复合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认真做好用药指导、皮肤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同时密切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不间断随访17个月,3位患者好转出院且病情稳定。
作者:任朱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了解初产妇在哺乳期对于避孕知识的需求以及相关避孕方法的选择来对初产妇进行科学合理的避孕知识指导。方法:对280例初产妇进行避孕知识的需求以及相关避孕方法的横断面研究。结果:280例初产妇中,71.4%的初产妇认为在哺乳期进行避孕很重要,68.9%的初产妇认为了解科学合理的哺乳期避孕知识非常重要;产后选择避孕方法中宫内节育器和避孕套为多见,分别占42.1%和43.2%。在初产妇避孕知识得分上,高中以上文化显著高于初中文化及以下产妇(P <0.05);城市初产妇显著高于农村初产妇(P <0.05);自然分娩组产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产妇(P <0.05)。结论:初产妇在哺乳期对于避孕知识的了解普遍较低,且具有较高的需求,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宣教,指导初产妇选择合理的避孕方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 MTA、Vitapex 及氢氧化钙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选择90颗有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慢性根尖周炎的恒牙。随机分为三组:MTA、Vitapex、氢氧化钙各30例。结果:观察3-6个月治疗有效率:MTA94.28% Vitapex 90.31% Ca(OH)285.35%(p <0.05)。观察12-24个月治疗有效率:MTA 96.61% Vitapex 95.25% Ca(OH)286%(p >0.05)。结论:MTA 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够更有效的诱导牙根组织的形成,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短期疗效明显优于 Vitapex 与氢氧化钙。
作者:胡国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运用紫杉醇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观察及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晚期乳腺癌病患,所有患者均运用紫杉醇治疗,其中2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外25例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就乳腺癌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干预,其能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且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顾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科护士近三年内在给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杜绝给药不良事件的对策。方法:对三年内给药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果: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护士做好心理调适、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药品管理、合理安排护士工作量是确保给药安全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护士做好心理调适、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药品管理、合理安排护士工作量能有效降低给药错误率,应在工作中推广。
作者:王庆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结扎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鞘膜积液患者共5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12±1.05)d,并发症发生率为7.4%,满意度为96.3%,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腹腔镜内环结扎手术的小儿鞘膜积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龙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28例。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TC、TG、HDL -C、LDL -C 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经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TC、TG、LDL -C 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HDL -C 升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较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更有效,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远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病例来源为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78例慢阻肺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基础组患者以基础模式进行护理,协同组患者以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但协同组显著优于基础组(P <0.05)。干预后,协同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预后,效果确切,可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郭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