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英
本文通过阐述临床女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侵权现状,探索寻找相关原因,寻求解决方法,为临床教学提供更多指引和参考。
作者:姜小艳;廖秀风;彭立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对于血液的运输和存储来说,离不开采供血机构冷链系统,该系统大限度的以安全的方法保证了血液的各种功能。血液及血浆在采集与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对血液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所以,提高采供血机构的冷链管理水平,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加强采供血机构冷链管理的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作者:廖明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农业使用广泛,用量大的杀虫剂,对人体毒性极大。一旦中毒量大,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麻痹,脑水肿,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30%以下。近段时间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度患者5例,其中误服和主动口服共3例,喷杀农药时有机磷粘在皮肤上中毒2例(原因是皮肤出汗及毛孔扩张,加上有机磷农药多为脂溶性,所以容易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进入体内)。根据5例患者的病例特点,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在治疗护理原发病延缓休克及肺水肿和呼吸衰竭的同时,采用血液净化配合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向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联合加兰他敏在血管性痴呆治疗方面的疗效观察。方法:我们将7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将消栓肠溶胶囊联合加兰他敏设为治疗组,加兰他敏设为对照组,两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治疗前后两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的评分变化,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MMSE、HDS 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ADL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消栓肠溶联合加兰他敏治疗后,MMSE、HDS、ADL 评分要优于单纯用加兰他敏治疗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联合加兰他敏治疗血管性痴呆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斌;李颖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开颅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共计28例患者效果良好,总有效率达到93.3%(28/30),相比于对照组26例良好,总有效率86.7%(26/30),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6.43)d,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0±9.3)d,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Rnakin 量表评分结果以及并发症发病率方面,两组患者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而言,开颅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两种治疗方法在预防颅内动脉瘤再次出血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邱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肛肠外科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查房的临床护理成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采用中医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与比较实施中医护理查房前后各护理项目评分,患者、医生满意度及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水平。结果:实施中医护理查房后,各项护理项目评分、患者及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查房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查房后患者负性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肛肠外科患者治疗中实施中医护理查房,可显著改善患者对各项护理评分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提高医生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无痛人流是目前在人流临床手术中具有普遍适用性。乌兰察布市妇幼保健医院15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证明了其合理性,其中手术临床护理在手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痛人流手术的优势宣传导致对其手术风险和损伤的忽略,需要在临床中加以重视。
作者:邓熠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爱全乐溶液联合万托林溶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气泵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爱全乐溶液加万托林溶液,每天2次;对照组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爱全乐溶液气泵驱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疗程5~7天.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P <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爱全乐溶液联合万托林溶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金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相关的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患有主观性耳鸣的患者97例,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患者无效53例,有效21例,显效14例,痊愈9例,总治疗有效率为54.8%;将患者按照有无三高、病程、听力损失程度以及有无噪声接触史进行分组,计算有效率,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有无三高、病程、有无噪声接触史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和听力损失程度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结论:耳鸣的预后和有无三高、病程、有无噪声接触史等因素有关,和听力的损失程度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有三高、病程长、有噪声接触史的患者临床疗效不太理想。
作者:岳绍伟;温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辨证论治配合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就诊并收治的21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外敷治疗,实验组在给予中药外敷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辨证加用中药内服的对症治疗,10d 认为是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8.5%,可见,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辨证论治配合外敷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案,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病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补肝益肾、散寒除湿的功效。值得医学上的深入研究和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任志芳;杨明川;王晓霞;闫凤果;王晓康;郭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病因,探讨诊疗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阴道流血患者按照计算机法分为参照组(予以常规止血、消炎治疗)和实验组(予以妇康宝口服液治疗),各53例,分析阴道流血原因和2组治疗效果。结果:106例患者中妊娠导致流血37例(34.9%),32例(30.2%)生殖器炎症,全身性疾病5例(4.7%),生殖道恶性肿瘤8例(7.5%),子宫外器质性病变20例(18.9%),3例(2.8%)创伤,其他1例(0.9%)。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优于参照组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发病原因多且复杂,临床应对其进行全面诊断,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方案,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香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行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诊治的110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予酮替芬+舒利迭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 ACT、SFAR、MOS -HIV 及主要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显著,且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行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绿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辛伐他汀药物的相互作用处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门诊含有的辛伐他汀处方,并分析与辛伐他汀药物合用药物具有相互作用的处方。结果:本院门诊含有辛伐他汀处方一共1837张,其中单独开具辛伐他汀的有408张,占含有辛伐他汀处方总数的22.2%;而辛伐他汀与其他药物合开的有1429张,占含有辛伐他汀处方总数的77.8%。与辛伐他汀合用的 CYP3A4抑制剂药物共7种,共计处方46张;与辛伐他汀合用的 CYP3A4底物共10种,共计处方329张;其他与辛伐他汀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共计处方28张。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地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但也能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与其他药物的联用将会大大地增加药物的相互作用。因此门诊医师在开处方时,要详细地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联合用药的情况,必要时要监测肝功(AST,ALT)和肌酸肌酶(CK),并注意调整用药剂量,服药时间,以降低辛伐他汀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杜淑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部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都是经过肾脏排泄,近年药物致肾损伤患者逐年增加。药物导致的肾损伤一般是造成的肾小球或肾小管功能障碍。本文根据国内、外新研究进展,从血尿屏障(肾小球)的角度来阐述药源性肾损伤,并就药物性肾损伤类型,损伤机制以及常见的可致肾损害的药物分类施作一概述,这对临床合理,规范用药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潘罅;尹友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观察组患者中,91例疼痛完全缓解,8例疼痛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9%;100例对照组中,72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疼痛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9%。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曹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9.4%,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与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运用紫杉醇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观察及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晚期乳腺癌病患,所有患者均运用紫杉醇治疗,其中2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外25例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就乳腺癌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干预,其能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且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顾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高龄开胸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实施开胸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依照患者的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呼吸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支气管胸膜瘘发病率以及房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房颤开始发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个性化呼吸道护理在高龄开胸手术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成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析重症肺炎运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硫酸依替米星和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0d 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硫酸依替米星和抗菌药物联合治疗重症肺炎,不仅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还能提高细菌清除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惠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情况,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0%果糖注射液三种临床常用输液进行配伍,并对配伍液的含量变化、外观性状及 pH 变化等进行观察。结果: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以及10%果糖注射液配伍后,pH 值显著降低,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显著降低,并且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10%果糖注射液配伍配伍后溶液的外观会逐渐变浑浊;而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其外观、物理性状、pH 值以及含量等等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有着良好的配伍稳定性,可以配合使用。
作者:尚喜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