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基层医院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带教方法的探讨

赵春宝;王红娟;康海慧

关键词:基层, 医院手术室, 实习护士, 专业理论知识, 实习生, 实际工作能力, 理论与实际, 医学基础, 系统培训, 实习护生, 抢救过程, 器械设备, 临床实习, 理论运用, 教学质量, 教学实习, 教学大纲, 角色转换, 护生实习, 护理专业
摘要:毕业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专业的学生经过在校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培训后,从课堂走向临床的开始,是将医学基础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检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阶段,同时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并向专业化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我院手术室实习护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护生实习周期短,只有2-3周,手术室对实习护士来说比较陌生,不同于病房的环境,其工作节奏快,抢救过程紧张,人员复杂,器械设备繁多,无菌查对严格,使实习护士感到无所适从。为了确保护生圆满完成教学大纲有关手术室教学实习的要求,笔者将目前我院手术室实习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实习生的带教质量。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发泡胶制作个体化医用体膜

    发泡胶,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具有发泡特性和粘结特性的胶,是依靠湿气固化的聚氨酯弹性密封发泡材料。它是一种单组分、湿气固化、多用途的聚氨酯发泡填充弹性密封材料。固化后的发泡胶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材料,市场上常作为建筑材料,近年来,发泡胶作为制作个体化医疗用体膜用于放射治疗逐渐兴起。

    作者:钟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初产妇哺乳期避孕知识需求及避孕方法选择状况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初产妇在哺乳期对于避孕知识的需求以及相关避孕方法的选择来对初产妇进行科学合理的避孕知识指导。方法:对280例初产妇进行避孕知识的需求以及相关避孕方法的横断面研究。结果:280例初产妇中,71.4%的初产妇认为在哺乳期进行避孕很重要,68.9%的初产妇认为了解科学合理的哺乳期避孕知识非常重要;产后选择避孕方法中宫内节育器和避孕套为多见,分别占42.1%和43.2%。在初产妇避孕知识得分上,高中以上文化显著高于初中文化及以下产妇(P <0.05);城市初产妇显著高于农村初产妇(P <0.05);自然分娩组产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产妇(P <0.05)。结论:初产妇在哺乳期对于避孕知识的了解普遍较低,且具有较高的需求,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宣教,指导初产妇选择合理的避孕方法,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张志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比较。方法:选取自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5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降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同时联合缬沙坦药物给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BP、DBP 以及 HR等指标均无明显性差异,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0%。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药物对老年性高血压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淑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应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 =30)和研究组(n =35),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低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高于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组间比较,P <0.05。结论:应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取高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老年性白内障常规护理加优质护理,从入院到出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减少;患者满意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高龄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住院天数及费用。

    作者:罗江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误诊2例分析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在影像诊断工作中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一侧肢体的不自主舞蹈样运动,其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回顾我院2例诊治经过并复习文献,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治。

    作者:张希军;李敬三;赵剑明;王建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联合信必可治疗的效果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联合信必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信必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该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借助无创通气联合信必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好转率,值得使用。

    作者:王银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患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应急与对策

    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有利于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当今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环境下,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纠纷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心理应激能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作者:闫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时间及费用、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质量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应用临床护理途径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康复时间,减少患儿的住院花费,患儿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有助于患儿的身体康复,值得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张艳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真武汤治疗重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1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真武汤对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重症患者进行进行中医辨证,证属阳虚水泛证的患者入组,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西药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西药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真武汤治疗。两组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后每天的腿围。结果:中药组组总有效率87.2%,西药组总有效率81.3%。治疗后2组水肿均有所缓解。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 <0.05)。结论:真武汤对于阳虚水泛型重症患者出现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具有明确临床疗效。

    作者:王宏;吴锡平;肖涛;王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社区慢性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和观察在社区医院中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中使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某社区的慢性病患者共97例,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将干预前的慢性病控制率作为对照组,将干预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慢性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夏恩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三种方法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几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各组患者在手术时长、术中 C 型臂机透视次数、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 >0.05);术后并发症,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3种方法对治疗胫骨远端骨折都较为有效。经皮锁定钛板适合治疗局部软组织条件较好特别是比较复杂的的闭合性胫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架适合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胫骨远端骨折;踝关节平面5cm 以上的 A 型骨折或者是伴有局部软组织损伤者适合用交锁髓内钉。

    作者:沈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急性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护理及其人性化护理干预途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康复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以来收治的63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2例,康复及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6.93±7.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21±7.52)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3.9751,P =0.0001<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及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崔怀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低年资护士如何应对夜班压力

    了解低年资夜班护士心理压力来源,运用适当的应对方式,使其能够正确的心态面对压力,掌握适合自身的应对压力放松技巧,增强低年资夜班护士的心理应对能力和应急能力以全面提高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婧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喜炎平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王正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观察组患者中,91例疼痛完全缓解,8例疼痛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9%;100例对照组中,72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疼痛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9%。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曹美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GLP-1受体激活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概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 -1)受体激活剂的临床作用,展望该类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的研发进展和应用前景。通过查找检阅国内、国外文献及资料,对相关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GLP -1类药物治疗糖尿病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热点,随着循证证据的积累和临床应用的开展,此类药物将为n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作者:张志刚;冯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ICU 内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了 ICU 内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 ICU 内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病菌检查,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共有病例为68例,死亡病例有2例,出现感染性休克的病例共有66例,经治疗痊愈,转出 ICU。结论:对于 ICU 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根据病患者的具体病菌种类,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降低该疾病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刘云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行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行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诊治的110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予酮替芬+舒利迭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 ACT、SFAR、MOS -HIV 及主要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幅度更显著,且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行酮替芬联合舒利迭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王绿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黏液纤维肉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论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相似病理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 MFS 患者资料,观察和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MFS 以中老年多见,表现为四肢或躯干无痛渐生长的肿块,组织病理多为黏液背景下瘤细胞密集区中可见薄壁分支弓形血管围绕,免疫组化表达 Vimentin。结论:MFS 是一种易侵袭复发的纤维软组织肿瘤,需与黏液性的其它良恶性肿瘤鉴别,临床多手术扩大切除为主综合治疗。

    作者:周张雷;郭以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