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肠炎治疗体会

程刚

关键词:慢性肠炎, 中医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肠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中药治疗,对照组内服柳氮磺吡啶。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对慢性肠炎的治疗有较显著疗效。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通络汤结合牵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活血通络汤结合牵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AS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0例,观察组首先采用活血通络汤(杜仲、白术、独活、防己、伸筋草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在用牵引疗法。对照组单纯口服正清风痛宁片,1日3次,1次2片。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观察组痊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1.7%,均非常显著的好于对照组(痊愈率为30.0%和总有效率为54.3%,P<0.01)。结论:活血通络汤结合牵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李杰;魏启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阶段沟通法”在ICU护士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IC U 护士,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和高尚的医德之外,良好的沟通能力在 IC U 这样特殊的学科中有着异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作用。而现在我国护理一线上,并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沟通方法,这为后续的治疗暗藏了不可预料的因素。本文将综合现有沟通方法,开创性建立“三段式沟通法”体系,来弥补这一空白。

    作者:庞珊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规范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发放

    目的:规范医院拆零口服药品管理和发放,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开具的涉及到拆零口服药品的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管理和发放情况。结果:拆零口服药品在管理和发放的过程中,主要存在质量问题、信息问题、错发问题,以及再包装问题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卫生问题和药品信息问题。结论:医院要积极的规范拆零口服药的管理和发放,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大程度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叶芬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成年人UPJO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成年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 PJO )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例 U PJO成年人患者采用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总结分析,探究 U PJO成年人患者行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肾积水的情况。结果:28例 U PJO 成年人患者采用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后,临床效果都十分理想。手术的时间为65~135min ,平均手术时间80min ;术中出血量为20~60ml ,平均出血量35ml ;术后住院时间为6~10d ,平均6.5d。在术后的8~36个月进行随访,采用 IV U 检查发现27例患者的患侧肾实质增厚显著,尿路畅通,没有出现肾积水的情况,1例患者发生轻度肾积水,临床的总治愈率为96.4%。结论:U PJO成年人患者行小切口硬性膀胱镜辅助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临床效果显著,不仅简单易操作,而且创伤小、并发症较少。

    作者:左庆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试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加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关键要全面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这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课题。虽然我国大部分疾控中心实验室建立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但管理体系并未得到有效运行,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仍然任重道远。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前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的对策,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作者:谢怀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股骨颈囊内骨折治疗方法选择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肌骨瓣移植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囊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2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骨折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在征求患者意见情况下,分别运用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肌骨瓣移植术、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5年。运用 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优良率高,对比空心加压螺钉结合肌骨瓣移植术具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和经济情况、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股骨颈囊内骨折治疗方法。

    作者:陈传和;向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院中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中医药既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丰富资源,并且长期的应用实践已经证实,其确实可以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值得我们弘扬与传承。中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向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的重要科室,优质的中药房管理制度,可提高中药房服务质量,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救治,同时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良性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中药房管理在当今时代,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因此对医院中药房管理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适宜的改进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吴亚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健康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剖宫产新生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对新生儿睡眠和黄疸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80例剖宫产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对新生儿进行单纯性沐浴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让新生儿游泳和抚触。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的胎便变黄时间和开始退黄时间、完全退黄时间等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干预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睡眠总时间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新生儿进行游泳和抚触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其睡眠质量,促进胎便的排出,让其黄疸消退时间加速,减少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健康有很好的帮助。

    作者:梁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5230份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缺陷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缺陷进行探讨,以完善医院归档病案表格式的电子护理记录。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治疗过的5230份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其中包括2615份护理记录模块组和2615份表格式电子指引组,对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和分析。结果:在所抽取的我院5230份归档病案表格式电子护理记录中有301份存在着缺陷,所占比例为5.8%,301份护理记录缺陷中包括200份护理记录模块组缺陷,占66.45%,101份表格式电子指引组缺陷,占33.55%,两组在护理记录缺陷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记录的护理文件中出现缺陷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建立护理记录表格式电子指引,保证电子病历填写的规范化,从而促使电子病历的规范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而且还有效降低了医院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作者:管俪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患者宫颈评分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目的:比较不同宫颈评分的胎膜早破患者其破水至临产、分娩等各时间段的差异,及其与分娩方式的关系,为合理的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足月及近足月胎膜早破并自然临产患者资料共219例,按宫颈评分将产妇分成两组,即宫颈成熟组(0-5分)及宫颈不成熟组(6分及以上),分析宫颈评分与破水至临产时间、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宫颈评分与破水临产时间呈负相关,r=-0.167,P=0.013;宫颈成熟组破水-临产时间更短(8.93±7.29小时),宫颈不成熟组破水-临产时间较长(13.32±7.83小时)。宫颈成熟组阴道分娩率更高。结论:宫颈成熟的胎膜早破患者需较短的时间即可临产,促进宫颈成熟,可缩短破水-临产时间,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孙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7月到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当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给予其中40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甲组),另40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乙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在手术平均时间上,甲组显著低于乙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当中的出血量上,甲组平均为(60±22)ml ,乙组平均为(155±27)ml ,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上,甲组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在止痛药物使用率上,甲组为17.5%(7/40),乙组为65%(26/40),甲组明显低于乙组,同时甲组有3例出现并发症,占7.5%,乙组有10例出现并发症,占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一例失败,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胆结石上,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手术当中的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能够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并顺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长青;杨培基;张宏鹏;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第二产程中胎心电子外监护和母体心率联合监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第二产程中采用胎心电子监护联合母体心率监测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分娩的产妇200例,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胎心电子监护联合母体心率监测方式对胎儿心率进行监测,对照组单用胎心电子监护方式对胎儿心率进行监测,对比两组基本监测情况、产妇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18例产妇的监测曲线图出现重合,表明此18例产妇在胎心电子监护中出现母体心率干扰现象;对照组监测方式则无法显示重合曲线。另外,研究组产妇中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阴道助产分娩率和剖宫产分娩率均相对要低;研究组不良分娩情况总发生率3.0%,对照组发生率8.0%。研究组胎心监护方式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中,采用胎心电子监护联合母体心率监测的方式可有效改善临床分娩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4例,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及全血血红蛋白含量改变情况及各激素水平变化;随访3~6个月,统计随访结果。结果:患者总有效率89.19%(66/74);治疗后肌瘤平均体积显著缩小,全血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无严重不良反应,停药后随访62例,56例月经恢复,6例肌瘤增大,采用手术治疗。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茄静;覃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对宫外孕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宫外孕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方法后的效果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一段时期内就诊的宫外孕患者3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18例患者为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另外1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方式,即为特殊组,从各项自制指标中对比护理后的疗效。结果:护理后,两组在 SAS 和 SDS 指标评分中显示下降,其中普通组指标变化不明显。比较两组护理后满意结果,普通组满意率达到61.11%;特殊组满意率达到100%。两组数值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应用人文关怀的方式后有助于消除患者负面影响,让患者对治疗增加信心和满意度,加快患者早日康复的速度。

    作者:王勤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皆采用常规皮质激素治疗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的皮质激素为小剂量,研究组则为大剂量皮质激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变化情况,以及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做好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前者为93.94%,后者为81.8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皆有一定改善,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上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采用大剂量皮质激素联合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除了疗效确切外,在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临床症状等方面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付春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与病人沟通

    本文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对同病人进行沟通的技巧和语言艺术的总结,以及对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总结,对语言沟通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发现,在对精神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使用语言沟通技巧,可以达到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的效果。

    作者:刘德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实际效果,探讨其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四肢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36例,应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愈合优良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4.0% vs 75.0%,P<0.05);②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1例骨不连)显著低于对照组(2例骨不连,1例感染),两组存在明显差异(2.0% vs8.3%,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段玉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护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评价医护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宣肺平喘汤(主要药物:白前、葶苈子、双花、炙麻黄、杏仁等)。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包括环境护理、呼吸道隔离及氧疗护理等措施。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5%,△P<0.01),退热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医护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与预防

    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6个月~2岁的儿童,长期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抗感染能力以及学习行为等均有一定的影响,严重威胁小儿的身心健康。现从2010年3月份至2013年6月份在本院儿保科体检的儿童中,抽取238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作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6个月~2岁的儿童,长期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抗感染能力以及学习行为等均有一定的影响,严重威胁小儿的身心健康。现从2010年3月份至2013年6月份在本院儿保科体检的儿童中,抽取238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病因作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沈菲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焦虑症陪护家属健康教育的意义

    焦虑症是个体受内在或外在的威胁而产生的一种模糊的、不安的、不愉快的甚至可怕的主观感觉。焦虑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均可出现,在正常的范围内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标。如焦虑持续不断、长期无法排除或数次突发极度焦虑而找不到明显的诱因,并明显影响生活及工作能力时,表明焦虑的程度超过了正常范围,属于病态性焦虑,则成为一种精神疾病。

    作者:孙萍;郑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