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理念对颈椎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任小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理念, 颈椎骨折, 保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理念对颈椎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经保守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0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经保守治疗的颈椎骨折患者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自我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应用自我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情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对16例哮喘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及指导,比较分析管理前后患者病情控制、再发及住院率等情况.结果:自我管理后患者病情得到改善,再发率及住院率明显减少,管理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行自我管理的哮喘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哮喘再发率及入院率,是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奄包热敷颈部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评价中药奄包热敷颈部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的120例眩晕症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5 %NS250ml+天麻素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5%NS250ml+香丹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治疗组加用协定方封包热敷颈部治疗,每日1次,每次热敷时间30分钟,疗程7天.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中药奄包热敷颈部辅助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吴艳琴;鲁亚梅;张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观察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

    目的:对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足癣患者100例,并对所有的患者均给予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治疗.治疗频率为1天1次,在15-25d后,根据治疗前后的比较,从而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该100例患者中,被完全治愈以及有显著改善效果的患者分别为38例和55例,有效率达到了93%,药物的平均起效时间为2.5±0.5d,在之后复发的患者倘若继续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治疗,仍会有治疗效果.结论:足癣患者通过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可以有效地治疗和抑制足癣的复发,并且硝酸咪康唑乳膏有着经济、使用、便携的优点,值得广泛地进行推广.

    作者:李晓娟;黄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分析社区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疗效

    目的: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在采用社区康复治疗方法上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所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对60例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主要在家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住院部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为肢体功能的锻炼、红外线治疗、痉挛肌治疗等,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通过采取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43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采取社区康复治疗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后遗症症状,同时还提高着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商宏琳;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围手术期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150例择期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术前3天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B组术前3天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C组术前3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三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测定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术后6小时及术后24小时cTnⅠ、CK-MB、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术后24小时cTnⅠ、CK-MB、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行PCI患者术前3天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d、40mg/d,其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可在临床应用.

    作者:李勇;何魏巍;王斐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0例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分析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优于对照组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绵阳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绵阳市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获取途径,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基本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绵阳市大学,随机调查其中大学生1052名,采取统一自设调查问卷进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荻取途径调查.结果:调查1052名学生中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50.1%、94%,其中男同学对艾滋病基础知识和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明显不如女同学(*p<0.05);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电视报刊和书籍,其中男同学主要通过网络获取艾滋病知识、女同学主要通过电视报刊和书籍获取艾滋病知识(*p<0.05).结论:应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针对性强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与防病能力,才能达到共同促进和有效控制艾滋病的目标.

    作者:丁钰;黄忠奎;廖东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危害的现状,分析发生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了职业安全管理,有效地防止了职业感染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结论:重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构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策略,以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0例,A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B组患者应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共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B组有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日平均药费显著低于B组,t=2.5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相当,但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经济性更好,对于阿莫西林耐药患者,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的疗效更显著.

    作者:李成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姜明芳;赵春红;赵桂贤;钱英;于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90例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治疗中显微外科修复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选取本院骨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90例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显微外科修复术实施临床治疗,统计术后愈合时间并采用Puno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折均完全愈合,可自主行走,通过Puno标准评估下肢功能,其中优良率达到87.78%(79/90).结论:长期临床研究证实,在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重建伤肢主干血管、修复软组织缺损及神经损伤是提升术后患者肢体存活率、功能恢复的关键,显微外科手术可实现高效重建与修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新锋;刘鸣江;黄雄杰;刘昌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评价机械辅助通气在急性心衰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评价机械辅助通气在急性心衰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68例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基础治疗上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其中RR、HR、MAP、PaO2、SaO2的改善程度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者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有效65例,占95.59%,余下3例死亡,占4.41%,其中2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心衰患者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患者低氧血症,进而提高患者抢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中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在完成剖宫产手术后,对产妇实施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剖宫产患者15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剖宫产患者分为C1组(试验组75例)与C2组(对照组75例).C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C1组: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剖宫产患者完成护理后临床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剖宫产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高于C2组明显(P<0.05).在出现疼痛的概率方面,C1组优于C2组患者明显(P<0.05).在母乳喂养成功的概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抑郁评分方面,C1组低于C2组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针对完成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在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临床获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成功凸显了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作者:王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病区作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示范病区,采取落实责任制护理、注重人文关怀、改革护士值班模式等等举措,比较该工程开展前后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活动前,同时,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少于活动前(均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有利于改善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关系,从而全面提升临床护理服务的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大医学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学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2例腹部损伤脾脏破裂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损伤导致的脾脏破裂在临床当中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腹部损伤引起脾脏破裂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结果:对42例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治愈41例,死亡1例.结论:因腹部损伤而导致的脾脏破裂临床症状明显,诊断较为容易,可通过腹腔穿刺、CT或B超等检测手段进行辅助诊断.在治疗方面,进行脾切除术能够有效治疗因腹部损伤导致的脾脏破裂,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效降低,是临床上应用性较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新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系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是单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中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心理学对护理人员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是护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护理心理与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及品德的关系、护理心理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及开展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了护理心理学对护理人员的重要性.

    作者:许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产科接收的即将分娩的患者67例,对其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29例患者进行基础的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患者在以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致整体的护理干预,探索两组患者护理后产后出血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为5.13%,生产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患者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干预,能较大程度上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几率,保证患者与胎儿的健康生命.

    作者:范建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处置;结果:6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1周内全部的治愈出院;结论:给予腹腔镜手术患者以充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手术耐性,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梁靓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已婚育龄妇女对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探讨影响已婚育龄妇女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分层抽样法选取500名已婚育龄妇女,自编调查问卷,调查全部研究对象.结果:500名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总分为(53.28士11.60)分,孕育子女数、婚姻满意度、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年龄是影响已婚妇女保健知识认知的相关因素.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对保健知识的认知较差,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林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