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鹏起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MV) 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一旦发生VAP,则易造成脱机困难,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林竹;敖新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情况,以期对规范急救护理流程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目前现行的急救护理流程的总结分析,阐明其在严重多发伤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结果:针对严重多发伤危重,急、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急救护理流程需从院前、急症科、术前、等多方面考虑制定严重多发伤的护理流程.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能够增加急救成功率,但其涉及的面广,需要个科室联动,因此合理的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多发伤急救至关重要.
作者:徐蕾;俞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心模式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治疗及介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随访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1年后的随访上,研究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低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通过双心模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招兵;马小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单用与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组研究,将选取的48例患者按照单双编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不良反应率为3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不良反应率为16.67%;试验组甲氨蝶呤总量、β-HCG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通过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用,可达到非常好的异位妊娠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率,缩短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案.
作者:姚慧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笔者用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2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对象全部为门诊病例,将符合观察条件的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28例,均全部为女性,并排除有系统性疾病的及愿意配合激光治疗的.1.1 治疗组:年龄大39岁,小18岁,病程长6年,短4个月,1.2 对照组:年龄大38岁,小19岁,病程长5.5年,短3个月,两组在年龄.病程.病因.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东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实践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92例患者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与护理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192例使用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有54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8.1%.经过我院医护人员的护理之后,54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已痊愈出院.结论: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的使用系统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经济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左毅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盐酸氨溴索用于辅助治疗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和推广价值.方法:针对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的94例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实验,将其随即分成两组,全部患者均采取常规性治疗(祛痰、吸氧、镇咳、解痉等治疗)其中观察组47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47人,仅仅采取常规治疗.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观察并发症情况,将数据进行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47人,其中显效有35人,有效11人,无效1人,总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7.8%.对照组47人,其中显效24人,有效16人,无效7人,总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5.1%.两组比对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对于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提高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潘正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症,由于胰岛素缺乏、胰岛素生物作用障碍导致糖代谢紊乱,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代谢障碍,并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等多脏器的慢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仅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利用障碍而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代谢紊乱有关,还与不良的生活习惯、社会心理因素与药物有密切相关[1].
作者:季雅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我院近些年来大力推进药房管理的信息化,较之前的传统管理有了质的提高和飞跃,可以大力提高我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方便了管理人员对于库存的管理和调控,降低了差错的发生率.在参考各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毒副作用、药品价格、市场货源等因素后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综合处理,制定优供应方案和管理方案,让医院药品的供应与管理有序,摆脱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药房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医院药房管理发展上的高速公路.
作者:伍立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肿瘤是一种基因病.正常细胞逐步获得恶性表型需要多个遗传改变的积累,是多种基因变异并长期累积所致的结果.微卫星是广泛存在基因组中简单串联重复DNA序列,具高度多态性,变异率极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基因组特定微卫星DNA遗传的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相应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有关,并发挥重要作用[1].本文就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恒;岳欢;邓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本文总结了带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和观察点.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密切观察和及时正确的判断、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之一,有效的康复指导促使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6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8例出现医院感染,对18例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了危险因素分析,提出了护理对策.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几率较大,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众多且复杂,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率.
作者:麻义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理念在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到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分成甲组和乙组,各35例,甲组采用常规型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乙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明显低于甲组的35.4%;而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的临床护理干预方式可以减少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也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医学上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人工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以采用金属及非金属高分子化合物为材料来替代严重受损关节的功能重建手术,在缓解疼痛、关节重建、矫正畸形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有着很高的成功率,手术患者人群也向更年老和更年轻的方向发展,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并发症.为此,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规范手术探作,规避手术风险从而获得假体的大生存率,使患者获得大效果.
作者:吕鹏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开放性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位胆囊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成治疗组(40)与对照组(40),对照组患者采取胆囊切除术,治疗组患者采取开放性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以后在患者恢复肠胃功能方面,对比两组,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出血量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所有患者都康复,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来说,解剖胆囊的三角区如果难度较大,不一定必须要采取胆囊切除术,可以采取开放性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李涛云;郑禄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在护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时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5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对58例患者进行治疗前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结核性脑膜炎的基础护理,对实验组的29路患者在基础护理的条件上再加上优质护理,从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两方面进行护理,在治疗后期,对5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实验组29例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心态积极向上,心理健康比对照组要好(P<0.05),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康复期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护理的整体水平,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
作者:曹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频谱房(骏丰牌)联合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骏丰频谱房联合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腰骶部疼痛、睡眠障碍、疲劳等症状)改善情况,对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项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8周进行复查并做详细记录.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详细记录.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腰骶部疼痛、睡眠障碍、疲劳等症状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上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已达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0%.多项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骏丰频谱房联合来氟米特、柳氯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岳峰;樊虹;王秀静;孟庆志;刘海燕;孙学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降低临床输血风险及其误差的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接收的20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依据疾病类别分布,第一名为外科疾病,所占比例为49.0%,其次为内科疾病,所占比例为17.0%,第三为血液科疾病,所占比例为14.0%;患者在术前之前没有检查出梅毒、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及艾滋病等疾病的概率分别是70.5%、50.5%、54.5%以及76.5%.结论:在临床输血时,应该依据输血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对的防控对策,以便大限度的提升患者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措施在腹泻患儿治疗当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于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腹泻患儿,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措施之上增加综合性的合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9.4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辅以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大咯血救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3例大咯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观察患者入院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通过分析,有效的护理管理,所有患者均病情好转后出院.结论:临床对大咯血救治的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进行护理,能够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
作者:戴龙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