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利
目的:探讨药物和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优越性及价值.方法:将14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微波治疗组,每组71例,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1.55%;其中轻度患者:31例,治愈率为54.84%;中度患者:26例,治愈率为30.77%,重度患者:14例,治愈率为1.43%.微波组总有效率为98.59%;其中轻度患者:29例,治愈率为96.55%;中度患者:28例,治愈率为92.86%;重度患者:14例,治愈率为85.71%.结论:微波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
作者:帅凌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考察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化验报告,指导医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袁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住院患者的200份血液标本,从采集部位、溶血标本、送检时间等方面探讨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溶血标本、送检时间等方面的变化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结论:在对临床患者的血液标本的采集上合理控制,能够提高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孙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讨论门诊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采用肝病随访管理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抗病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选择门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将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肝病随访管理,随访时间为1年,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抗病毒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通过实施肝病随访管理,患者依从性及抗病毒疗效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访管理,能够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使抗病毒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思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隐患的防范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临床中的护理情况,并根据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经过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后,86例患者均消除了安全隐患,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护理有效率为97.67%;结论:经过具体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实施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降低了病人在护理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作者:付春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治疗龋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60例(84颗患牙)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的42颗患牙采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填充治疗,对照组患者的42颗患牙采用用银汞合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牙髓的反应、密合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76.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24%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85%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密合度和牙髓反应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龋病采用玻璃离子粘固剂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还能够减少汞污染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牵引按摩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牵引、按摩辅助药物治疗.结果:23例颈椎病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牵引按摩对于治疗颈椎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翟新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者,男,73岁,主因“咳嗽咯痰伴身热2天”入我院.既往糖尿病、脑出血、冠心病、高血压病史.患者因咳嗽咯痰不利,伴身热39.2℃,双下肢无力,就诊于我院急诊,查:血常规:WBC:12.2×109/L、N:79.3%;尿常规:蛋白质2+、葡萄糖2+、隐血2+;胸片:两肺纹理增多.考虑患者肺炎、泌尿系感染,给予抗感染、降温等治疗2天后,患者无明显好转,并出现嗜睡,遂收入院.入院时查体:T:38.6℃、R:22次/分、P:132次/分、BP:130/90mmhg,嗜睡,呼之可应,应答切题,皮肤粘膜干燥,颈静脉无异常充盈,听诊心律132次/分,律齐,双肺呼吸音清,左肺可及小水泡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皮肤花斑.
作者:索真真;王钰;王清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施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舒适卧位指导,探讨舒适卧位对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18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两组,观察组给予舒适卧位指导,对照组为传统去枕平卧位.观察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并发症、肛门排气、泌乳时间、心理舒适度等指标.结果:两组产妇术后早期生命体征、并发症无显著差异,肛门排气、泌乳时间、心理舒适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连硬外麻醉剖宫产术后舒适卧住可以促进产妇康复.
作者:李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胃内给药治疗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早产儿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云南南白药,用少量5%葡萄糖液稀释后在洗胃结束后经胃管内注入或直接口服,每次加用白药40-60mg冷盐水胃管注入胃内或者口服,每4h1次,连用48~72h.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72/78),对照组总有效率56.0%(22/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胃内给药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熊寒梅;周兴美;阚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来探讨其临床特点以及本人临床诊断体会.方法:针对我镇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5例患者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5例患者中一共有12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有10例患者单纯的进行了阑尾切除手术,两例患者安排了阑尾切除手术以及腹腔引流手术治疗,另外的三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经过治疗15例患者都痊愈出院,手术发生并发症的一共有3例患者,2例患者是切口感染,另外1例是肺部感染.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应该及时的接收诊断治疗,越早接受手术治疗越有利,同时还需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李明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出关于“120”院前急救电话的拨打方法.方法:我院对近年来300个“120”院前急救电话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导致急救电话超时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拔打技巧.结果:呼叫者导致的急救电话超时原因有情绪因素、对地理位置不熟悉、方言因素、对患者病情的不了解、通讯工具的因素和对法律和医疗费用的不了解.拔打技巧有呼叫者要保持镇定、注意提供的信息和配合调度员的急救指导等.结论:提高群众“120”院前急救电话的拨打技巧,可以做到分秒必争、准确有效地抢救患者,从而减少其痛苦和死亡率,从而达到佳的救治效果和医疗质量.
作者:杨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系统的评价.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苦参素胶囊进行治疗.治疗24周、4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经治疗24周、48周后,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与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均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与单纯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且安全性高,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LEEP术治疗宫劲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接诊的1226例慢性宫劲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选择LEEP术治疗的735例设为观察组,将其余491设为对照组,对其采取微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6.8±2.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2.3±2.9)ml,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痊愈者5例,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且疗效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78例胫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扩髓内固定治疗,其中男47例,女31例,开放性骨折32例(Gustilo Ⅰ度11例,Ⅱ度21例),行闭合复位38例,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CPM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结果:75例随访4~28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30周,平均14周.骨延迟愈合2例,无断钉、骨髓腔感染、脂肪栓塞、关节僵硬及再次骨折等并发症.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胫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邹式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并思考在神经内科践行优质护理服务而产生的意义.方法:选择1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10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基础护理合格率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促进护理T作的质量.
作者:李赛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静脉留置针在现代护理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它操作简单、方便、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减少了患者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对于输液量大,持续静脉泵药,危重病人治疗和抢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过程当中,由于操作不当,维护不规范,健康教育欠缺等等原因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缩短了留置针使用时间,增加了穿刺次数,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患者满意度,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林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益生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使用抗生素治疗的9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儿口服思密达进行治疗,不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患儿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腹泻次数、腹泻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在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备很高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时照组,观察组给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1.18±1.0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1.57±1.42)分],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大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均无一过性,不影响治疗.结论:依巴斯汀在荨麻疹的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王巧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莫沙比利和吗丁啉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6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莫沙比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吗丁啉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评估,评估三次,每次评估时间为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两周、治疗后三周.结果:治疗后一周、两周、三周评估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症状有效改善率分别66.04%、86.79%、90.57%;观察组患者症状有效改善率分别为73.58%、88.68%、90.57%,两组患者治疗后7日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14日以及28日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四周后,对上腹胀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上腹胀症状治疗有效39例,治疗有效率78.01%;对照组患者中上腹胀治疗有效31例,治疗有效率63.2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与吗丁啉治疗效果类似,莫沙必利也是一种治疗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可以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探讨,对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胆漏进行具体分析.方法:对20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引起胆漏的具体成因,并根据病情逐一进行治疗.结果:其中15例通过非手术的形式进行引流等措施进行治疗,5周内痊愈;5例通过手术的形式进行治疗,5周内痊愈.经过治疗20例患者无一人出现胆漏现象,效果显著.结论: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后预防胆漏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更为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熟练掌握肝胆手术流程,及时处理手术突发状况,其次术后的缝合一定到位不可以马虎,引流管放置位置一定符合标准,对于胆漏不严重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
作者:余松卫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