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120例消化内科患者在医院感染过程中的发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李大英

关键词: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控制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患者在医院感染过程中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20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老年患者属于比较容易受到医院感染的人群,大部分患者因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消化道出血等因素,致使患者受到医院感染的影响.主体易感染位置为呼吸系统,感染菌群中,格兰阴性杆菌为主体.结论:严格的控制整体操作流程,保护患者中的易感染人群,对患者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并且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药物,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在新生儿脐部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故又称“戴明环”.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工作的循环过程[1].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于控制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孙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托吡酯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托吡酯治疗组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托吡酯治疗组完全控制16例(40%),显效14例(35%),有效4例(10%)总有效率85%,并发症发生率为15%;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组完全控制12例(30%),显效9例(22.5%)有效6例(15%)总有效率67.5%,并发症发生率为35%.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明显优于丙戊酸钠缓释片,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可作为难治性癫痫治疗的主要手段.

    作者:金桂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opathy,PHG)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系出血症症状,是上消化系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危急生命.本文就近年来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雯;李士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急诊科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门诊留观的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实验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一段护理周期后,统计、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根据数据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护理质量、患者综合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次数及护理缺陷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可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因而,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李欣怡;黄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得得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由妇科门诊确诊为宫颈病变的50例患者使用高频电波进行治疗,对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大部分患者在术后2-3天出现阴道流液的情况,8-16天宫颈表面脱痴出血,1-2月宫颈表面恢复光滑,外形恢复自然,手术治愈率达91.94%.结论:使用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方便、手术成功率和治愈率极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宁叶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的内科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泮托拉唑肠溶片、甲硝唑、阿莫西林三联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奥美拉唑、替哨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片三联药物治疗.分别对2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结论:奥美拉唑、替哨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甲片三联药物内科治疗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任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常规治疗和侧脑室引流术和尿激酶灌注,实验组在引流术后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手术.结果:微创穿刺脑室引流术和腰穿脑脊液置换手术治疗脑室出血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比常规治疗时间短,二者相比有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手术治疗脑室出血能够明显缩短引流管停留时间,加快神经缺损的恢复,能够迅速清除脑室内积血,加快脑脊液的正常化,同时还能够显著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降低脑室出血造成的死亡率.

    作者:唐其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组,并另外选取1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在对照组中采用普通的降压药进行规范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普通降压药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经过护理干预,艰对照组相比,老年患者的血压得到平稳的控制,且并发症减少,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两组患者质量效果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控制、并发症的降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丁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电刺激生物反馈配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妇女应用电刺激生物反馈配合盆底肌肉锻炼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阴道分娩,产后42天常规检查,利用PHENIX USB2压力测试评估有盆底功能障碍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配合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一个疗程后复查.结果:盆底肌收缩力、压力性尿失禁、脏器脱垂等方面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配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满意,较单纯盆底肌肉锻炼效果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善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5年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例资料;结果:83例病例中,经过合理治疗,总有效率89.16%,无效9例,转院5例,死亡3例,死亡率3.6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情危重,进展快,病死率高,及时诊断、合理的治疗,同时对缓解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许忠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保守性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单纯性西药进行抗炎、止痛、解痉对因、对症治疗,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中药阑尾炎方剂治疗.观察两种不同保守性治疗方案下的阑尾炎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41.46%,总有效率为85.37%;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7.57%,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中西医结合保守性治疗方法对于阑尾炎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王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脓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对脑脓肿患者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10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分析10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0例患者的护理内容主要分为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10例患者在经过微创穿刺引流术以及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均顺利完成手术,彻底清除了脓肿,未发生颅内感染等不良现象.结论:脑脓肿患者在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期间,易发生感染情况,因此应注意做好术前、术中与术后的护理工作.

    作者:徐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8例女性黄褐斑的治疗分析

    笔者用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2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对象全部为门诊病例,将符合观察条件的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28例,均全部为女性,并排除有系统性疾病的及愿意配合激光治疗的.1.1 治疗组:年龄大39岁,小18岁,病程长6年,短4个月,1.2 对照组:年龄大38岁,小19岁,病程长5.5年,短3个月,两组在年龄.病程.病因.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于东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以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造成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关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的136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治疗等相关因素.结果: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危险因素包括有使用超过3种类别的抗生素,住院时间在2周以上,采用呼吸机以及责任护士的工作年资等.结论:导致重症监护是气管切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较多,因此要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感染的发生,同时还需要相关的护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娴熟的护理技巧,加强重症监护室的环境管理.

    作者:葛妍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浅谈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了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的必要性和实用性.方法:对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20例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比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相关情况.结果:通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天数、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依从性方面优于观察组.结论: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的疗效极为有利,可促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心俱纾解,对今后老年糖尿病的医治起到有利作用.

    作者:伍业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观察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

    目的:对硝酸咪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足癣患者100例,并对所有的患者均给予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治疗.治疗频率为1天1次,在15-25d后,根据治疗前后的比较,从而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该100例患者中,被完全治愈以及有显著改善效果的患者分别为38例和55例,有效率达到了93%,药物的平均起效时间为2.5±0.5d,在之后复发的患者倘若继续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进行治疗,仍会有治疗效果.结论:足癣患者通过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可以有效地治疗和抑制足癣的复发,并且硝酸咪康唑乳膏有着经济、使用、便携的优点,值得广泛地进行推广.

    作者:李晓娟;黄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齿槽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对拔牙患者,在齿槽外科应用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拔牙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针对所有拔牙患者实施分组,组别名称设为A1组(治疗1组)、A2组(治疗2组)与A3组(对照组).针对A1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局麻涡轮钻拔牙法进行治疗,针对A2组患者采用局麻涡轮钻拔牙法进行治疗,针对A3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法进行治疗.对每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氧饱和度(Sp()2)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结果:A1组患者HR的波动较小,MAP也没有明显的波动,患者没有感觉到强烈的疼痛.A1组与A2组患者拔牙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对比三组患者SpO2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牙拔除感觉困难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局麻涡轮钻拔牙法进行治疗,终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贵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然分娩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正常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200例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加强分娩过程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产程时间、疼痛、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自然分娩产妇的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产程,缓解疼痛,降低产后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罗康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成人股骨干骨折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成人股骨干骨折进行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04月至2013年06月期间进行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的13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后均没有伤口感染的症状出现,同时也没有任何由于手术导致的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出现.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没有出现任何的刺激症状,在手术后大约14个月将髓内针取出,没有任何再骨折情况发生.结论: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准备以及心理护理,同时在手术中密切观察病情以及对患者精心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手术的效果.

    作者:程兴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30例纳入研究对象,根据初诊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接受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接受保守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5例(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73.33%);对照组中未治愈的患者均转行手术治疗,并得到了治愈;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1.18±0.25、2.94±0.53、6.87±0.8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并促进患者治疗后机体功能的恢复,是治疗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志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