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善冰
本文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的实现途径出发,提出了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制度的管理办法,以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建议、帮助,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入院的60例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清开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具有明显的效果,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了27例产道血肿护理经验,分析归纳出并发产道血肿的几个主要原因:初产妇、分娩异常、技术不精湛、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等.总结了预防护理产道血肿的措施:提高助产技术,认真仔细进行阴道缝合、加强产后观察、做好围产期的预防保健工作等.
作者:李泽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针对中风后偏瘫的患者实施针灸配合运动疗法的康复作用、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中风后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参照组36例患者采用药物、物理因子治疗,而研究组36例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灸配合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即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11%,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1.1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运动疗法对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显著,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聪;汪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综合性预防及临床干预在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性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5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0例及对照组290例,两组维持基础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补气养阴生津汤(主要药物:玉竹、南沙参、石斛、枸杞子、白芍等).水煎服2次,合并煎液400ml,一日分2次口服.4周为1疗程,两组均观察2个疗程.同时进行预防: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血糖监测等措施.结果:两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86%;对照组达68.9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性预防及临床干预在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的康复疗效满意.
作者:王勤富;许春华;丁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分析相应管理对策.方法:根据《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3年4月对所辖区内流动儿童逐户上门进行拉网式调查并随机筛选104例分析有关数据,根据其居住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结果:观察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为100%,四苗盖率及单苗合格接种率在98.08%以上;对照组儿童建卡率、建证率均在99%以上,四苗覆盖率在86.54%以上,单苗合格接种率在86.96%以上;观察组儿童四苗覆盖率及单苗合格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儿童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和政府与社区管理力度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儿童接种的规范化建设来完善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
作者:王必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安全易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在2013年1~10月之间收治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的安全隐患、护理措施进行分组对照实验分析研究,后利用相关的数据来说明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对神经外科手术的重要性.结果:通过对这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科学的隐患预防和处理,并采用合理护理措施后,发现患者的恢复速度和质量都有明显的的提高,而且出现并发症的次数也大为减少.结论:合理有效的安全隐患处理及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质量,而且还可以大大缩短治疗的周期.
作者:黄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干预对降低早产儿院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和2012年4月-2013年4月同期住院的早产儿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2例.2012年4月-2013年4月的122名早产儿作为实验组,严格执行我院制定的手卫生标准;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住院的122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该组按照原常规和个人习惯诊断和护理早产儿.结果:通过分析发现,两组早产儿在新生儿脓疱疮、脐部感染、新生儿肺炎等方面的发生率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医护人员平时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能够有效地降低早产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电针及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采用颈椎牵引、电针及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疗程开始前及结束后各进行VAS评分1次,对治疗前后及组间评分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4.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椎牵引、电针及中药熏蒸等综合疗法治疗本病较单纯西药效果明显,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此方法简便、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先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全麻患者在术后的麻醉恢复期躁动与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实施有效分析,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3年收治的6000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患者的麻醉恢复期的躁动情况与认知功能实施有效评估.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000例患者出现了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6.67%.而在这1000例全麻术后认知障碍患者中,又有600例患者在术后麻醉恢复期出现了躁动现象,躁动发生率为60%.其中,引起术后认知障碍患者出现麻醉期躁动的原因主要有尿管刺激、气管导管刺激以及肌松恢复不满意、短时性的缺氧、苏醒期恐惧心理等,其中尿管刺激占了50%,有300例,明显要高于其它诱发原因(P<0.05).结论:全麻患者在术后麻醉恢复期间的躁动是其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而尿管刺激又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恢复期躁动的主要原因,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与拔管的时机,并有效避免各种相关不良刺激,是减少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国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探讨喘证病变特征,应用肺肾同治法治疗概念及范围,并依据病种类型的不同对治疗方案加以选择.结果示肺肾同治,可兼顾标本,是根本的提高并巩固疗效的途径.喘之日儿,易由实向虚转化,虚证治疗有强心、补肺、补肾差异,但三者间又有密切关联,需多加思考,重在治肾.同时,还需告知患者加强锻炼、保持乐观心情、禁烟酒,纠正生活中错语习惯,以全面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官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BOT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以及预后.结果:40例BOT病例中,手术病理分期中Ⅰ期21例,占52.50%,Ⅱ期12例,占30.00%,Ⅲ期7例,占17.50%,无Ⅳ期病例,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认为手术是治疗BOT的主要方法,应力求将肿瘤完全切开,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吴朝姿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胃内给药治疗早产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早产儿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云南南白药,用少量5%葡萄糖液稀释后在洗胃结束后经胃管内注入或直接口服,每次加用白药40-60mg冷盐水胃管注入胃内或者口服,每4h1次,连用48~72h.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72/78),对照组总有效率56.0%(22/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胃内给药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熊寒梅;周兴美;阚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主要阐述了抚触的发展起源和伦理依据,论述了抚触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黄疸、窒息、咽下综合征、仰趾外翻足及硬肿症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硬膜外注药对腰麻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手术产妇均采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穿刺针行L2-3腰麻,L1-2硬膜外两点穿刺患者临床资料.结果:A组和B组高麻醉阻滞平面、麻醉阻滞效果均明显高于C组,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C组明显慢于A组和B组,3组患者大运动阻滞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方面,麻醉后5min及切皮时,各组产妇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有所下降;娩婴时,A、B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时点3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均可增强腰麻的麻醉效果,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彭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的临床规范治疗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8月本院接诊的62例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Seldinger穿刺术介入治疗,分别于介入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和半年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阶段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1个月后、6个月后的生理、心理以及症状维度升高较为明显(P<0.05),而社会维度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治疗3个月后患者在生理、症状维度方面显著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显著(P<0.05),心理维度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规范治疗对改善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传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上采用消化内科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治疗效果,从而指导今后SAP的临床治疗工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重症胰腺炎的92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收集他们的详细资料以及病历记录,根据病历记录中关于患者治疗方法的记录,随机将这92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常规治疗结合内科治疗)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中,将资料进行整理后,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共有52例患者,其中有32例患者显效,占实验组成员总数的61.5%,有效的患者有16例,占实验组成员总数的30.8%,死亡的患者有4例,占实验组成员总数的7.7%,治疗总有效率达92.3%;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其中12例患者显效,占对照组成员总数的30%,治疗有效的患者有9例,占22.5%,19例患者死亡,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47.5%,治疗有效率达52.5%.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患者在相关临床症状的缓解快慢、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的长短等多方面的结果明显都要比对照组好;在实验组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只有4例,而对照组中则有19例,其中6例患者由于病情加重后转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结论:治疗SAP可以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消化内科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生存质量的支持并且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古国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采用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的身心应激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期间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咪唑安定以及鲁米那进行手术前用药,对患者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皮素以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评价咪唑安定对患者麻醉手术前的身心应激作用的影响.结果:用药前后两组患者HR、RR、SBP、SPO2、DBP未发生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血浆内皮素水平以及焦虑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低于用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咪唑安定能够用于手术前用药,使用咪唑安定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以及恐惧情绪,使患者有效镇定,降低了患者的基础代谢和神经反射的应激性.
作者:刘国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术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30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血液灌流术治疗,观察抢救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中抢救成功29例,死亡1例.与治疗前对比,我们发现治疗后患者体内TNF-α、IL-6、IL-10、hs-CRP等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术应用于抢救急性有机磷重度中毒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任连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血脂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poA1水平偏低、TC、TG、HDL-C、ApoB及LPa水平偏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在HDL-C水平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内不同妊高症孕妇的HDL-C、ApoA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病情的逐渐加重,患者的TC、TG、HDL-C、ApoB及LPa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的发展与血脂水平存在较大相关性,对孕妇血脂水平的严密监测,可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佘志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