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男护士在手术室工作中的优势

付斌;王媛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 护理措施,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男护士在工作中的优势。方法:对近两年我科5名男护士的工作状态、表现进行观察,发现男护士在手术里工作的各方面优势。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需要男护士的加入。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流产方案对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的疗效比

    目的:探讨不同流产方式在剖宫产术后早孕上治疗效果,为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40例剖宫产术后早孕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流产后立即清宫术,对照组采用B超监护下无痛人流术,观察两组患者流产成功率、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孕囊排出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流产成功率相近,但观察组出血量、流血时间、孕囊排出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流后立即清宫与B超监视下无痛人流术流产率相近,但流血时间短,术后疼痛和感染发生率少,可减少因麻醉带来负面的影响。

    作者:沈林亚;吕沈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科治疗自发性脑出血8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自发性脑出血以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其中出血量较多的11例患者中,有8例在手术3d之后死亡,另外3例在手术后的1个月之间内死亡,在另外69例患者中,有52例患者在手术之后48h时间内清醒,有15例患者在手术后7d时间内清醒,另外2例患者中,1例由于出现意外情况而转院,另外1例由于处于植物状态家属放弃治疗;手术后两周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价,大部分患者意识恢复,但肢体运动情况无明显改善,在手术之后,大部分患者血压可以用药物进行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血压无法用药物控制而死亡。结论:脑出血临床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无显著差异,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

    作者:穆永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4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助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效果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在总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给予止血治疗时,可采取辅助使用生长抑素的条件下,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该治疗方式止血起效快,且安全性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Lynch子宫缝合术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目的:在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中运用B-Lynch子宫缝合术,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给予观察组B -Lynch子宫缝合术,给予对照组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相应治疗,在手术时间、手术当中和手术之后出血量以及手术之后3d血红蛋白下降情况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继发性贫血以及痛经等不良发生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通过B-Lynch子宫缝合术能够起到显著的止血效果,经济适用,简单方便,可保留患者的子宫,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赵润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自愿终止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终止其妊娠;对照组直接对其采用依沙吖啶终止妊娠。对比两组自愿终止妊娠妇女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对比,研究组妇女终止妊娠总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妇女终止妊娠总有效率为75.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依沙吖啶终止妊娠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产程,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安敏;邓仁玲;王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则仅给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31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84.29%。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围产术期麻醉期间输液输血的问题探讨

    目的:对产科围术期麻醉期间输液输血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接诊的118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液情况以及血压、心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输液量、尿量以及输血例数方面差异显著(P<0.05);切皮前两组血压均下降,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保持平稳状态,而对照组患者心率变化较为显著(P<0.05),在术毕、手术后2小时两组患者 Hct 与麻醉前比较显著下降。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采用琥珀酰明胶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有利于剖宫产患循环功能稳定,可有效降低输液造成的心肌损伤,对保护患者血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峻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冉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口腔黏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移植结膜囊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采用口腔粘膜移植治疗54例(54眼)因外伤致眼球摘除,二期行羟基磷灰石后眼台植入术后结膜囊中、重度狭窄者,术后随访观察6~18月,平均11月。结果:54例安装义眼后双侧睑裂宽、高基本对称,3例结膜囊再次收缩,其中2例再次行游离皮片结膜囊成形,1例改换眼模重新植入结膜囊内。结论:采用口腔粘膜替代缺损结膜治疗中、重度结膜囊狭窄者是一种可行的术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能使患者达到满意安装义眼,改善容貌的目的。

    作者:丁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传染性疾病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

    近年来,很多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流感、肝炎、口蹄疫等疾病的强大传染性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在很多的偏远地区,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救治水平低下等原因,致使很多被感染者很难得到及时救治。更有甚者还可以造成相关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及呈现出村子性爆发,给人们的生命产生了一定威胁。笔者就其传播途径及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关意见,希望对抑制及预防此类传染病有一定助力。

    作者:周兴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社区预防保健门诊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在我国,社区预防保健的档案管理工作是社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随着我国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存在健康的隐患,传统的预防保健机构已无法满足大量老年人群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预防保健机构,这种机构将会成为未来医疗服务的重中之重。新型的预防保健机构很快的会成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机构。不过,由于社区人口众多,每个患者的病情都不一样,因为对社区预防保健门诊来说,管理这些病人的档案很复杂。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社区预防保健门诊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彭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回顾性分析我院医患纠纷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医患矛盾从隐蔽的后台被推向前台,医院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不当,就会导致医院医疗护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发生纠纷当事人、处理纠纷的工作人员等经常遭到患者及家属的谩骂、围攻,及时处理纠纷并且加强防范措施实施很重要。

    作者:郑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连续臂丛麻醉与常规臂丛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连续臂丛麻醉和常规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各类上肢、锁骨等需要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各类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评价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37.14%),p<0.05,差异统计学显著;实验组镇静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统计学显著。结论:选取合适方法对患者进行连续臂丛麻醉,不良反应少,综合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彭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对于静脉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麻醉管理的总结和体会。方法:选取通过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67例,对比和分析患者在注射麻醉的整个过程中的血压、心率以及气道压等各项常规数值的变化。结果:注射麻醉后其中有6例出现血压下降,而三人均无心脑血管疾病病史;而且发现充气后的血压较充气前比较均有稍微上升,适当的加大麻醉后血压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所有患者气腹后,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心率下降,其中有一例患者的心率降低到每分钟45次,个别患者的心率高值达到130分/次,而大部分患者都处在<130次/分以下,同时气腹后通过调节呼吸参数后发现气道压平均上升到了4.5mmHg左右,且指标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技术上,麻醉前、麻醉中和麻醉后的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医生在麻醉时应该注意,尤其是对于患有一些心肺疾病的患者更应注意该患者的麻醉管理。

    作者:杨继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方式上联用坎地沙坦治疗,皆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临床症状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临床症状及6min步行距离等皆有明显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在6min步行距离与FPV(左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及临床症状改善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疗效显著,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陈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20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辩证治疗研究,按门诊序号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中医治疗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对比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88.3%,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性(9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多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常见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治疗患者前血糖高出现脑梗塞率越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多为多发性脑梗死,而脑梗死以腔隙梗死和中心梗死为主;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病患者治疗不仅要维持血糖平衡,还需提升脑供血量,避免出现多发性脑梗死。

    作者:范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192例(216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双手取核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视力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实施手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患者视力恢复较好,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散光、角膜水肿、残留晶体皮质、后囊膜破裂、切口渗漏以及术后眼压高等;手术方法相对简便,容易操作。结论:老年性白内障运用小切口双手取核法治疗的切口较小,患者视力恢复块,伤口愈合佳,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只要注意手术技巧和细节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卫生院及基层医院均可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卢兵;梁庆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 RI )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56例进行关节镜检查,观察组56例进行核磁共振扫面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诊断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的表现上,均优于关节镜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的检查,临床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临床特异性高、灵敏性好,检查结果清晰,准确,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俊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横切口输卵管结扎术中皮肤缝合的改进

    目前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就要抓好计划生育,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率,除使用避孕套及其它措施外,对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必须采取绝育的方法,经腹输卵管结扎是我国农村地区广泛运用的永久性节育措施,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小,绝育效果好,且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过去手术中用4号丝线缝合皮肤,给术者和受术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但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其它因素,常引起各种并发症,给育龄妇女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我站自2010年12月-2014年12月采用横切口皮下组织皮内缝合,(不需缝合皮肤),切口上覆盖无菌纱布固定,观察4-6小时,无特殊情况方可离去,通过皮下组织内缝合的改进,此法不需住院,创口愈合好,节省经费开支,深受群众的欢迎,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冉祝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交所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间接收的58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治疗,治疗组使用交锁髓内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均回访一年,交锁髓内针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使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是是48.29%,交锁髓内针治疗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是是75.86%,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相比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治疗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具有恢复时间短,治疗效果优,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龙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