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
目的:探讨研究交所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间接收的58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使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治疗,治疗组使用交锁髓内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均回访一年,交锁髓内针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使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是是48.29%,交锁髓内针治疗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是是75.86%,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相比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治疗具有更明显的效果,具有恢复时间短,治疗效果优,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龙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宫颈癌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宫颈癌患者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均没有出现伤口感染现象,同时也没有任何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手术,在时间上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在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留置尿管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宫颈癌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邹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60例,每组各30例,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给予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添上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和自主排尿时间。结果:康复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自主排尿早,并发症少。康复组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给予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和排尿功能恢复,使患者减少排尿次数和尿路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春雪;黄春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电脑肛肠治疗仪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痔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84例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92例。采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组设为研究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组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治疗方式疗效差别。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后三天内出现的尿潴留、疼痛、术后出血量等情况均比对照组良好,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创面水肿情况上,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严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治愈率高于传统手术组患者,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脑肛肠治疗仪治疗痔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痔病中推广使用。
作者:宋泽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2012年12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对比分析,120例患者中仅7例发生了并发症,发生率是5.8%,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可达100%。结论:舒适护理能够减少骨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因此舒适护理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长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产房助产士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总结本院产房助产士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据此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应用于产房助产士护理实践中,对应用防范措施前后护患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助产士风险及防范意识显著加强,而对职业损伤的担忧、心理与人际关系则显著降低,P<0.05。通过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后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防范措施可为产房助产士的日常工作提供指导,有效防范护理风险,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张菊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对慢性盆腔炎采取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有慢性盆腔炎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单一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中药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采取中西药共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艾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悬雍垂腭咽成型术后气管导管留置病人使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进行 PCIA 和肌注盐酸哌盐酸哌替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的患者40例,采用全身麻醉完成手术,术后随机分成咪达唑仑舒芬太尼 PCIA 组(A 组)和盐酸哌替啶组镇痛组(B组),每组20例,术后 A组患者静脉接镇痛泵,泵内药物配方:咪达唑仑30mg+舒芬太尼100μ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B组患者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 ,盐酸异丙嗪25mg合剂。术毕待患者呼吸节律恢复良好生命体症稳定后留置气管导管送病房。持续低流量吸氧,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VAS 评分,咪达唑仑舒芬太尼 PCIA 组(A 组)明显优于肌注盐酸哌替啶组(B 组),差异显著(p<0.05)。镇静评分:A组优于B组,两组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有13例无法耐受气管导管,并在24h内拔管,A 组无1例在24h内拔管,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镇痛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现象发生,恶心发生率相似(A 组3例B组2例)。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静脉镇痛,镇静镇痛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且病人对气管导管耐受良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飞;唐吉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接受过院前急救的患者70例,未接受院前急救而是家属送入医院的50例,接受过院前急救的为观察组,未接受院前急救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优于对照组79%(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57%低于对照组64%(P<0.05)。结论:采用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仅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黔峰;曹春玲;邵明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人,医患矛盾从隐蔽的后台被推向前台,医院一旦发生医患纠纷,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不当,就会导致医院医疗护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发生纠纷当事人、处理纠纷的工作人员等经常遭到患者及家属的谩骂、围攻,及时处理纠纷并且加强防范措施实施很重要。
作者:郑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药物流产的护理与健康宣教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73例,总结并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结果:73例患者中,胚囊完全排出的患者共69例,不完全流产患者4例,未见流产失败患者。结论:在药物流产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科学护理,能够保证了患者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使患者得到更高质量的护理。
作者:周承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儿科临床用药中常见不良反应,为儿科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回顾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30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儿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病例,并将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000例患儿中,有58(1.93%)例出现过不良反应情况,其中43(1.43%)例皮肤不良反应,3例(0.1%)肝功能、肾功能损害;12(0.4%)例腹泻、呕吐,其中皮肤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显著高于其他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临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临床用药剂量过大、药物的配伍和使用不合理,因此,儿科在临床用药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合理的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小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总结8例因煤矿井下事故致复合伤伤员的急救护理经验,认为该类伤员抢救护理成功的关键是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成抢救小组,开放绿色通道,根据伤情级别严格观察病情,沉着应对确保伤员的有效救治。
作者:昝美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方式上联用坎地沙坦治疗,皆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临床症状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临床症状及6min步行距离等皆有明显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在6min步行距离与FPV(左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及临床症状改善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采用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疗效显著,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陈劲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经尿道电气化术结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方法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接诊的100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气化术结合电切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及逆行那个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79.8±4.3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68.6±32.3ml,留置导尿管平均时间4.1±2.1d,术后无死亡及尿失禁,跟踪随访时间8~45个月,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29.1±2.8,大尿流量(Qmax)、剩余尿量以及主管感受(QOL)均优于手术后。结论:经尿道电气化术结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医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中医方法对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寻找治疗该疾病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4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5%,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法与针灸治疗相结合,可达到良好的协同作用,缓解临床病症,对临床上治疗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谢仙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待产孕妇6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将两组孕妇分娩结束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助产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产房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产房护理中,能够明显缩短总产程所用时间,降低母婴院内感染的发生机率,对确保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早期诊断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糖尿病。方法:对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CA)联合检测。结果:胰岛素依赖型患者GADA 为39.1%,ICA 为27.8%,明显高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GADA22.1%,ICA9%。结论:GADA、ICA 联合检测可提高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高娟梅;岳巧莲;张仲梅;刘克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简易内痔套扎器在县级医院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122例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内痔套扎器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结果:122例患者治愈101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18%。结论:针对内痔患者采用简易内痔套扎器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值得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刘微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