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易艳花

关键词:老年患者,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防护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方法:以我院收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可能引起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有关因素进行研究调查。结果:381例呼吸内科的老年住院患者中有76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20.0%;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除性别因素外,患者的年龄、有无合并症诊治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均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上应注重老年患者的基础性疾病,合理使用杭生素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诊治,从而降低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梳理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分娩的发生大出血的35例产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例产后24h内大出血,18例产后2h内大出血。35例中18例宫缩乏力造成,10例胎盘因素造成,5例凝血功能障碍造成,2例软产道损伤造成。结论:对于产后大出血的护理,需要联合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和专科护理三方面,方能保证产妇大出血后的身心健康。

    作者:杨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1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即氨甲喋呤+米非司酮),观察组(4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6% VS77.50%),且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电针联合mckenzie 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电针联合 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评分及生活能力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联合mckenzie疗法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陶聪;汪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的应用观察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等。方法:两组患儿手术前半个小时进行肌内注射阿托品0.02mg/Kg ,半小时后再注射氯胺酮5mg/kg ,在患儿入睡后,开放其外周静脉,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mg。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进行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和咪达挫仑0.2mg/kg。观察组患儿行骶管麻醉,单次注射1%利多卡因,手术过程中可根据患儿对手术的刺激反应酌情追加氯胺酮。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中 HR、MAP变化较小,对照组患儿 HR、MAP的波动较大,SpO2均无较大差别,较稳定。观察组明显使用氯胺酮量少,清醒也较快,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用药量少,不良反应减少,患儿术中管理方便,术后清醒较快,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大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普外科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普外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分析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总结两种手术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舒芬太尼组术后清醒时间长于瑞芬太尼组,气管拔管时间短于瑞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痛评分(VA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合并心血管患者的手术麻醉都是安全有效的,但舒芬太尼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镇痛持续时间更长,镇痛强度更大,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作者:刘国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方法进行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冉小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第三代创伤负压治疗技术治疗骨髓炎35例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采用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将骨髓炎创面处理后,采用第三代创伤负压治疗技术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31例治愈,4例好转。结论;该方法治疗骨髓炎疗效确切,和常规治疗方法相比,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缩短,费用降低,因此乐于接受。

    作者:邹恩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服务护理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参加产检并决定在本院分娩的孕妇通过 SDS 抑郁自评量表筛查出98例具有抑郁倾向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服务,观察组除以上常规服务外,再加上护理干预措施,在产后6周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再次测评。结果:观察组产后6周的抑郁发生率为10.20%,而对照组的为20.41%,观察组的抑郁发生几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

    作者:周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观察自拟补肾消抗安胎方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和分析自拟补肾消抗安胎方治疗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接收52例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使用自拟补肾消抗安胎方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抗体转阴率明显比治疗组的患者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无明显的差别,但是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的患者。结论:针对免疫性习惯性流产的患者使用自拟补肾消抗安胎方进行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的效果,并且患者的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石文静;房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就诊并且采取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的150例患者进行导尿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患有机械性尿路损伤的患者,共计5例,为男性。患尿路感染的患者,共计10例,7男3女。患有留置尿管期间尿液外渗的患者,共计20例,均是女性。因为球囊破裂,导致患者尿管脱出的,只有1例患者,为女性。讨论:双腔气囊导尿管是普外科临床常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有效避免引起其他病症。

    作者:石正斌;杨忠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腰痛病中医康复指导

    对腰痛病患者从日常生活、情志、饮食、疼痛治疗、功能锻炼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康复指导,以缓解疼痛、加强脊柱稳定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 RI )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56例进行关节镜检查,观察组56例进行核磁共振扫面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核磁共振诊断在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的表现上,均优于关节镜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的检查,临床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临床特异性高、灵敏性好,检查结果清晰,准确,适合于临床应用。

    作者:王俊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在住院期间的护理特征,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住院期间的临床反应,护理措施,以后后生产结局、身体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述100例高危妊娠产妇中39例自然分娩,61例进行剖宫产。3例产妇出现死胎;11高血压以及糖尿病高危妊娠产妇经过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1例患者出现肾衰,2例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5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产前产后护理工作在患者的病程以及生产结局都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王赤霞;舒萍;阎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讨论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所有患者均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所导致的早期先兆流产,将56例患者均采用黄体酮治疗,口服黄体酮胶囊,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治疗后,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为92.86%;患者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1%;患者治疗后出血状况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酮体胶囊可以有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内分泌失衡的状态,副作用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满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且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3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的治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治疗腰椎盘突出症是有效的,在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蒋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临床拟诊常规心电图ST-T 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8例常规心电图S T -T 改变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述及临床症状表现分为观察组72例,为典型性胸闷及心绞痛或 ST-T 段假性正常化。对照组56例为非典型性胸闷心绞痛,查示ST-T 段无动态变化。对两组分别进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心电图ST-T 改变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显示结果为:观察组为52例,阳性率为72%;对照组为16例,阳性率为31%。两组阳性率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临床诊断更应结合临床的症状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调查以提高治疗效率,避免在诊断中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作者:张燕群;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个性化护理队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方法:选择100例风湿免疫科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优质的护理服务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在7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8%,两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免疫科患者的运用有着明显提升临床满意度的效果,获得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病变过程的影响。方法:将4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患者,治疗4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变化进行观察,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48周后,各项检查指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能够对乙肝病毒进行有效抑制,对肝功能进行改善,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控制。

    作者:秦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中医护理观察

    目的:为了更深入的探讨中药熏洗在早期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足的病患76例,将这些病患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38例,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常规护理并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中的病患使用中药熏洗并联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病患足底的恢复情况,并对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疗组中的病患经过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得到明显好转,治疗组中病患足底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时,使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护理,其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位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住院时间12.0±3.5d,疼痛缓解时间1.0±0.5d,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5.0±1.5d,没有复发病例。结论:综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