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信息安全建设的研究

黄娓娓;刘涛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管理
摘要: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各大医院在采用新技术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时取得了比较高的效率,并且效果显著,业务能力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而与此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也给医院带来了很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频发的医院信息安全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的运作和管理,并且严重威胁着医院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医院的信息安全建设迫在眉睫。研究主要分析了医院信息安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加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指出了目前该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之后为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从医院的硬件方面、软件方面、人员方面、以及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对的策略性思考,以期能为加强目前的医院信息安全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助听器在老年性耳聋中的临床应用思路漫谈

    目的:对助听器在老年性耳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应用助听器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配戴助听器后,患者的听力水平明显提高。结论:选配正确助听器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耳聋症状,提高老年患者听力,促进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SOM 患儿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经过治疗后听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 SOM 实施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听阈值、改善听力,减轻临床症状,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军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药物流产就是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计划生育补救措施。由于口服给药终止妊娠是一种非侵入性方法,具有简便安全,痛苦少,效果好,副反应少和损伤少的优点,易被医务人员和患者接受,大大减少负压吸引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披肝沥胆炎的护理经验,探讨保守治疗的护理方法,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对其进行比较观察。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复杂;在保守治疗基础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进行正确的心理和饮食指导,做好基础护理等,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映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龙蟠乡居民体检中结石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龙蟠乡居民体检中结石病发病情况。方法:本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龙蟠乡参与健康体检的居民2000人,总结结石病发病情况。结果:本次选取的健康体检者2000人中,共检查结石130例,其中以胆结石居多,与其它类型结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0人中,从事有害因素作业人员210人,检出结石15人,占7.1%;非有害因素作业人员1790人,检出结石115人,占6.4%,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胆结石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肾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检出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居民健康体检,依据结石,对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防控方案,是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关键。

    作者:蒋晓琼;和士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与无发生患者相比,LVEF值显著降低(p<0.05),BNP显著增高(p<0.05);无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患者、使用胺碘酮患者和使用中药类患者相比,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且与预后无关,临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且对出院后服用抗心衰药物有重要影响。

    作者:欧阳吉雄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四肢骨筋膜室综合症治疗中 VSD 技术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四肢骨筋膜室综合症治疗中 VSD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治疗的12例四肢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患者没有出现感染的现象,且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技术在四肢骨筋膜室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不仅有效减少了患者感染的几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江长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胆囊癌的 CT 表现及鉴别诊断

    目的:目的:探讨使用CT 技术鉴别诊断胆囊癌患者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胆囊癌患者CT 表现,分析CT 造影在胆囊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根据CT 表型,通过内壁厚度、光滑程度、强化程度、侵袭转移情况得出厚壁型、结节型、肿块型三种类型的患者分别为2、5、9例。结论:通过胆囊癌患者CT 表型能够清晰地显示胆囊癌原发病灶位置、大小、密度、形态,结石合并、浸润转移情况,可以为胆囊癌确诊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作者:徐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0例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总结。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50名,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手术指征,之后进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及部分实验室检查后发现,50例患者中,异位妊娠患者达到18人,共占总人数36%;输卵管卵巢囊肿的患者有15人,占总人数30%;急性盆腔炎的患者有8人,占总人数16%;出血性输卵管炎的患者有7人,占总人数14%;子宫破裂2例,占总人数4%。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效果。50例患者中,痊愈人数为38人,有效人数为11人,无效人数1人,相对有效率为98%。经调查发现,治疗无效的患者由于送入院晚,大量出血导致休克,终死亡。结论:对于妇产科急腹症的治疗效果来说,及时的临床诊断及救治均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在住院期间的护理特征,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住院期间的临床反应,护理措施,以后后生产结局、身体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述100例高危妊娠产妇中39例自然分娩,61例进行剖宫产。3例产妇出现死胎;11高血压以及糖尿病高危妊娠产妇经过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1例患者出现肾衰,2例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5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产前产后护理工作在患者的病程以及生产结局都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王赤霞;舒萍;阎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男护生职业态度的形成与教育对策的研究

    本文通过测量长沙医学院10级、11级、12级本科护理班男生的职业态度,以此了解影响我校本科男护士职业态度的具体因素,从测量的结果中发现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终将这些方法付诸实践,为我校及相关医学院和教育者实施对男护生的新的培养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明慧;黄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接受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1年内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术后 VAS评分较低,术后1年内复发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痛苦轻、术后不易复发,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来我院治疗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一线治疗方案联合放疗,实验中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37.5%);两组患者治疗后产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以血液学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胰腺炎等为主。实验组3-4级白细胞减少、1-2级转氨酶升高和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中没有出现肾脏毒性。结论:临床上,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单药联合放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够有效的延长患者生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

    老年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即通过及时有效的社区管理对引起疾病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一系列全方位的管理和做到及时预防的过程,老年患高血压十分常见,这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早已成为影响人类长寿,健康的主要杀手。为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管理人员可以对该社区的老年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追踪管理,并在大力宣扬高血压的危害的同时,可采用问卷调查,电话回访,群体宣传健康教育,网络远程进行干预等方法。社区的管理人员应该对老年人的这一常见的疾病给予高度的重视,制定一套可行见效的方案,来控制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生,及由该病引发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心功能不全规范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规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接待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托拉塞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其中 LVEF、LVEDD及血浆BN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则为78.79%(26/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后,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托拉塞米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作者:李蕊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疹预后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疹的预后观察。方法:分别应用中西医和西医方法治疗药疹病人,西医对照组治疗药疹36例,观察比较治疗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在用药治疗后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7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药疹,可以明显缩短疾病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

    作者:王桃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8例前列腺增生术后继发性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继发性出血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对48例前列腺增生术后继发性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前列腺增生术后是否会有继发性出血与手术的方式和术后的护理有很大的关系。结论:对于影响前列腺增生术后的继发性出血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对预防前列腺增生术后的继发性的出血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欧丽;向美高;陈银连;刘艳;杨新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对60名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常规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与此基础加予蒿芩麻杏石甘汤口服及敷背散外敷治疗的疗效比较,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安徽省滁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和门诊治疗,符合中西医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主要予阿奇霉素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蒿芩麻杏石甘汤口服及敷背散外敷。通过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疗效评价指标的比较,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后总积分、病情分级及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的总积分、病情分级及疗效评定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疗程和疗效分级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尚不足以说明治疗组在疗程、疗效分级上优于对照组。结论:蒿芩麻杏石甘汤配合敷背疗法联合阿奇霉素,在总体疗效、症状改善方面较单纯运用阿奇霉索有明显的优势,且缩短了治疗疗程。

    作者:谭仁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处方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的:规范处方书写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急诊处方2463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对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在2463张抽检处方中,存在问题的处方199张(占8.1%),在多种处方问题中,用法用量不合理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处方问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乡镇卫生院医师及药师的业务素质普遍偏低。

    作者:邓翠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和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探析

    目的:分析研究没有分化脊柱关节病和强直性脊柱炎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情况。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收治的患有没有分化脊柱关节病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全部采取腰椎C T 以及 M RI检查,对两种病人腰椎骨化程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腰椎骨化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病理变化是脊柱关节病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尤其对女性病人而言,腰椎间盘突出症也许是初期特征性临床症状。

    作者:姚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