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岳军;张芳
目的:比较水介质法、凝聚胺法(MPT)、微柱凝胶法(MGT)在交叉配血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收集40份老年与婴儿患者血浆,分别采用三种方法(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检测器与相应的标准RBC之间的反应效果。另外收集40份健康体检者的血浆,进行20、40、80及160倍的稀释,也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检测器与相应的标准RBC反应的效果。结果:在对弱阳性抗体反应进行检测方面,MGT法阳性检出例数显著大于MPT法与盐水介质法;MGT法在主侧阳性、次侧阳性、假阳性及配血时间方面均显著大于MPT法与盐水介质法;在对健康体检者不同稀释倍数的血浆进行检测方面,当血浆稀释倍数为1∶40与1∶160时,MGT法阳性检出例数均大于MPT法与盐水介质法,当血浆稀释倍数为1∶80时,三种方法阳性检出例数两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方法中,MGT法敏感性高,阳性检出率高,可作为交叉配血的常用方法;盐水介质法敏感性相对也较高,操作简便,可与MGT法联合应用于交叉配血实验中,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颜芝;居敏;许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太极拳是中华拳法中的一种强身健体之法,以缓慢、柔和和阴阳调和为主要机理,其不仅是强身健体之法,还具有治疗一些疾病的功效,此法老少皆宜。此法对于治疗高血压有其独到之处。24式太极拳习练简单及易于掌握值得民间大众推广。
作者:董树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是近几年来开展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新技术,其主要优点是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因为在治疗中微创的优点就是出血少,结石取尽率高,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操作步骤,适应证广泛,所以比起常规的手术来,并发症会明显减少。
作者:黄振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临床预防尿路感染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临床治疗中发生尿路感染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尿路感染常见因素主要有糖尿病、留置导尿管、肾炎等。结论:临床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主要是肾炎、糖尿病。留置尿管时间越长,易容易引起感染,临床只有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临床护理对减少尿路感染,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韦柳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和常规治疗。研究进行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IL -8、TNF -α监测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具疗效显著,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可加强应用。
作者:谢佳楠;魏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脑蛋白水解物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改善内环境等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新生儿 NBNA 评分情况。结果:乙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4-6d、7-10d的 NBNA评分与甲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有利于脑功能的早日恢复,预后效果良好,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马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门诊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心理的分析,从营造和谐就医环境;诊区设置标志或导医;医护人员仪表和态度;提出提高医疗水平等方面阐明门诊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使医院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门诊是为不住院患者诊疗的场所,是患者对就诊医院的“第一印象”。由于就诊患者数量大病情各异,患者个人素质、经济状况、环境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但对便捷的服务、准确的诊断、合理收费的心理要求是相同的。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为53±16min ,术中出血量为73±26ml ,肠粘连为25.0%,剩余胆囊为10.0%;22例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为40±11min ,术中出血量为13±6ml ,肠粘连为4.5%,剩余胆囊为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受这一手术方法的完善性和细致性,不仅能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还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个17岁高三女生出现了严重出现心理问题,应用了摄入性谈话从求助者一般生活事件入手,把握探求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作为咨询目标,纠正不合理观念,帮助获得了积极心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平稳的进入了高考准备期。
作者: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分析和总结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具体情况,探讨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帮助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实施。
作者:梁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县2011-2013年条统计的109例手足口病确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疫情呈明显的夏季发病特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患儿,占总病例数的92.77%。其中又以1~3岁组报告病例数多,占3年总病例数的72.48%;临床表现多为发热、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部分患者合并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结论:手足口病在我县的流行,给儿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应着重加强防治工作力度,有针对性采取积极隔离、抗病毒与对症治疗措施,积极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科学指导托幼机构做好防病工作。
作者:吴显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老年是人生命中的一个阶段,是组织及器官逐渐退化和生理功能衰退的过程。老年人患病的症状常常是不典型的。肺炎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应重视老年肺炎的诊断治疗及护理。
作者:刘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和总结喉上神经封闭术操作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921例次的喉上神经封闭术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921例以咽异物感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咽喉炎咽患者采用喉上神经封闭术联合高频雾化吸入治疗后异物感症状消失,操作过程中突发晕厥1例,发生喉阻塞感2例。结论:颈部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注射时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提高操作技巧是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关键。
作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也发生着变化。预防医学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讲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其在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以及预防医学教育在工作中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培养实用型医务人才尽一份力。
作者:田建震;王林昌;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靶点多向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联合微创介入手术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合临床诊断及术后随访分析研究。结果:60例患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其中47例两周内原有症状完全消失,9例在8周内症状消失,4例患者接受二次联合介入治疗明显好转。结论:CT引导下单靶点多向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代铁柱;吕莉;张静;姚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胰腺癌近年在临床上发病率明显增高。胰腺癌明显症状是疼痛,很多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均明显受影响。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如综合心理治疗、镇痛药物、微无创治疗(如射频、微波、放疗、介入治疗、灌注化疗、HIFU 治疗等)、中医活血化瘀法等。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概述目前针对胰腺癌的癌性疼痛的保守治疗具体方法。
作者:向琴;周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病人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是极为罕见但却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健康的急症。因此,临床上除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作者:何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产科临床带教的总结,探索在产科实习中适合目前医学教育要求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得出实习生参与妇产科住院病人管理的教学方式,是我们目前对进一步提高妇产科临床带教的心得体会。
作者:刘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早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创面感染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清创面程序: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皮肤创面处理,其程序是清创→涂药→包扎。观察组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采用 GYS23型低压冷光紫外线灯消毒法。结果:观察组取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可得到早期愈合,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朱庆花;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救治中实施保守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救治的7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病例各36例,将实施抗生素维持救治者归为对照组,将入院后行常规阑尾切除术者归为观察组,比照两组的临床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并出院,远期疗效相对较高,是今后临床救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职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