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琴;周崑
目的:分析胰腺外伤患者在临床急救探查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胰腺外伤患者47例。将47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4)。对照组行一期确定行手术;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成功率、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 与APTT 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6.5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 及 APTT 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8%)显著低于对照组(47.84%),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腺外伤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可简单、有效且快速的进行止血,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王晓燕;任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的140例剖宫产妇女病例资料,并探讨剖宫产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结果:140例剖宫产妇产中无患者发生大出血、低血压和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母婴健康。结论合理选取剖宫产手术,并加强术中常见问题的护理,有利于减少产妇和围产期婴儿的死亡率,降低剖产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常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前牙外伤是口腔科常见的临床疾病,本文收集前牙外伤性脱位再植75例资料,就其治疗时机﹑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离体脱位时间1h以内再植成功率很高;根管治疗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樱;丁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例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疼痛和颈椎功能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疼痛有显著改善;颈椎功能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贺国涛;代铁柱;张教明;史峰波;姚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乳腺为人体内成对的器官,受同样内外环境及致癌因素的影响,双侧乳腺可同时或先后患病。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独立的原发癌灶。目前多数文献[1]以6个月为间隔时间,小于6个月者称为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大于6个月者为原发性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患病率国内外报道不一致,国外资料显示,双侧乳腺癌的发病率1%~15%[2-4],国内报道较低,在2.1%以下,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病率低,新鲜的癌组织不易长时间保存,故研究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时,标本多来自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蜡块[19-21]。
作者:刘勤;杨伟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免疫学包括基础、前沿、临床及应用等多个模块内容,在教学中,探讨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许荣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P)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分组,平均分成 A 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即 A、B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实验组 A 组50例患者均实施CP护理,即临床路径;对照组B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治疗,对比 A 组和B组患者,从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本研究选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研究 CP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结果:A 组患者不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比B组早、住院时长比B组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比B组好,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路径(CP)护理切实可行,PC具有科学性、进步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陈传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护理措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立即实施急诊抢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急诊抢救护理前,氧饱和度(86±3)%,舒张压(56±8.4)毫米汞注、收缩压(98±9.3)毫米汞注,心率(65±10)次/分钟;护理后,氧饱和度(99±5)%,舒张压(80±10.2)毫米汞注、收缩压(130±11.4)毫米汞注,心率(87±11)次/分钟;护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入院后立即对其采取急诊抢救护理可有效缓解症状,稳定病情,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杨慧;高有劲;张全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而导致糖尿病得不到控制,对患者的病情治疗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内心情绪,从而使患者维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另外,护理工作还能帮助患者了解和认识糖尿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陈燕婷;王金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和临床护理,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份-2013年12月份所收治的5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与探讨他们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结果:5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经过治疗与综合护理之后,49例治愈出院,另外1例由于中毒时间较长,吸入一氧化碳量较大,经多种治疗方法治疗后均无效而死亡。结论:及时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采取吸氧、20%甘露醇与高渗葡萄糖液交替静滴或者是并用利尿剂及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急救措施,并且对患者实施精心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治愈率,适宜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吐尔逊古丽·阿布都热合曼;努尔曼古丽·依地尔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案复印窗口和复印审请人不和谐的因素,宣传病案复印相关知识,提出一些建议简化病人病案复印过程、缩短病案复印时间、方便复印申请人。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申请人和窗口和谐关系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郑白妹;朱艳艳;苏静;陈冬连;洪雅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垂体后叶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治愈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77±0.31)天,治愈患者14例,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4.96±0.28)天,治愈患者7例,治愈率为46.6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家属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
作者:许小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跟骨骨折患者28例,按数字的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采取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世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减少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方法:对本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116例患者中,2例患者同时合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无法纠正而死亡,其余11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实施合理的护理能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卫晓静;张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并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共收集作者所在医院的64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并对照相关治疗标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影响下,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证,64例患者中治愈4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87%,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主要是由于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不够所造成的。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治疗效果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对患者的健康来说意义重大,具有进一步加大临床探讨与实践的价值。
作者:孙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研究的目的:探索泌尿外科临床感染情况的危险因素和应对对策。研究的方法:科学的对患者出入院的时间、年龄、性别、耐药的情况、尿管内的留置情况以及发生感染的部位、菌培的结果、基础疾病和主要诊治疾病情况等多项因素分析讨论,此外还要采用病例对照分析用以筛选感染后可能存在的的危险,然后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研究的结果:我们所研究的某医院泌尿外科临床感染发生的几率是7.96%,其中绝大多是尿路的感染,而菌培药敏的结果是显示存在耐药类菌株。住院的时间和尿管留置的时间略长、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是它的危险因素。研究的结论:通过研究的结果来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明显降低泌尿外科临床的感染率。
作者:刘继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柔性护理应用于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柔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中应用柔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服务的质量,避免护理缺陷,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颊侧径路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的54例需要进行对下颌中低位置阻生的第三磨牙做颊侧径路拔出手术的患者,牙总数为54颗。其中中位水平阻生患者牙数为25,其中单根牙数为6颗,2根牙数为8颗,3根牙数为7颗,畸形根牙数为4颗。低位水平阻生患者牙数为29颗,其中单根牙数为7颗,2根牙数为10颗,3根牙数为8颗,畸形根牙数为4颗。再手术后,对54例患者从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开口度,还有愈合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4例患者中低位第三磨牙拔出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颊侧径路拔除法对下颌中、低位置的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拔出有着良好的临床医用效果。
作者:陈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水介质法、凝聚胺法(MPT)、微柱凝胶法(MGT)在交叉配血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收集40份老年与婴儿患者血浆,分别采用三种方法(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检测器与相应的标准RBC之间的反应效果。另外收集40份健康体检者的血浆,进行20、40、80及160倍的稀释,也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检测器与相应的标准RBC反应的效果。结果:在对弱阳性抗体反应进行检测方面,MGT法阳性检出例数显著大于MPT法与盐水介质法;MGT法在主侧阳性、次侧阳性、假阳性及配血时间方面均显著大于MPT法与盐水介质法;在对健康体检者不同稀释倍数的血浆进行检测方面,当血浆稀释倍数为1∶40与1∶160时,MGT法阳性检出例数均大于MPT法与盐水介质法,当血浆稀释倍数为1∶80时,三种方法阳性检出例数两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方法中,MGT法敏感性高,阳性检出率高,可作为交叉配血的常用方法;盐水介质法敏感性相对也较高,操作简便,可与MGT法联合应用于交叉配血实验中,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颜芝;居敏;许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候之一,该病病因复杂,病情严重。临床一般采用估计患者失血量,同期结合 X 线、内镜、血管内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等综合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临床治疗方法很多,TIPSS主要针对出血量较大患者的治疗。本文就 TIPSS 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后期治疗进行展望。
作者:卢明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