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勤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起效时间、用药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和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和用药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降低,有效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病程,降低近期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张雅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为53±16min ,术中出血量为73±26ml ,肠粘连为25.0%,剩余胆囊为10.0%;22例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为40±11min ,术中出血量为13±6ml ,肠粘连为4.5%,剩余胆囊为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受这一手术方法的完善性和细致性,不仅能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还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婴儿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以及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等。1.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病毒。婴幼儿还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产生肺炎。
作者:于明月;王心佳;曹楠;任晓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和三管引流在十二指肠破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以来施行8例闭合性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例。死亡2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易被漏诊,早期明确诊断,选择合理的术式,术后充分引流,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金洪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管理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100例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进行对输液配合情况、儿童输液情绪的变化以及儿童家长满意程度的对比。结果:护理干预组在儿童配合情况以及家长满意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实验中发现,护理干预组的输液儿童,情绪明显比对照组安静,其输液时间也短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儿童在输液期间的种种躁动情绪,使儿童主动配合输液的进程,并且也提高了家长的满意程度,因此,护理干预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对生活质量的不同影响。方法:我社区在2012年管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102例服用氯丙嗪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52例患者选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仍用氯丙嗪进行治疗。治疗观察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症状水平、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总分用 PANSS 评定。结果:利培酮与氯丙嗪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都明显下降,得到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高于氯丙嗪治疗的患者。结论:利培酮和氯丙嗪药物都能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改善效果,但在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利培酮更具优势。
作者:孙松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对26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宫颈癌患者都恢复了膀胱功能而正常排尿。结论:护士只有掌握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理,才能够积极有效地对患者施行熟练的护理,终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赵秀玲;张秀莉;宋丽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采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生活规律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 )、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PBG)等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锡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对大肠癌患者的药理学疗效。方法:将4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30例,观察组在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扶正化瘀丸(主要药物:太子参、天冬、炙黄芪、山楂、土茯苓、乌梅等)治疗,对照组单用上述西医治疗,两组均在1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91.30%、81.74%,而对照组(分别为75.65%、46.09%),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对治疗大肠癌患者进行药理学研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俊华;刘丽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一乡镇管理的糖尿病的老年患者747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747例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4例、对照组373例。观察组实施用药指导。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结果,观察指标为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副反应率为5.34%,对照组为20.11%,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严重副反应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康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42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1例(71.83%),对照组患者治愈42例(59.1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77%(68/7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面护理的方式进行急性脑卒中吞咽苦难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休息是指通过改变当前的活动方式,使身心放松,处于一种没有紧张和焦虑的松弛状态。休息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放松,通过休息,可以减轻疲劳和缓解精神紧张。睡眠是休息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睡眠可以使人的精力和体力得到恢复,可以保持良好的机体状态,尤其是术前保证患者休息好,睡眠足,甚为重要,对术后患者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么冰;胡德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DLS)患者骨密度检查及了解两者的相关性,从而为优化手术方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门诊及病房共收治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C T 、M RI检查,部分患者行脊髓造影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及患者病史询问,明确病情并记录患者Cobb’s角;对照组53例均为非腰椎侧凸患者,其中腰椎管狭窄症39例。结果: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与非腰椎侧凸患者的比较,骨质疏松发生率6.90%,骨量减少发生率26.4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不同年龄、Cobb’s 角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的 T 值比较,发现骨质疏松程度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而与 Cobb’s角零相关。结论:骨质疏松症是退行性腰椎侧凸发病的危险因素,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本组发病率为81.03%,同时骨质疏松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与侧凸程度无明显相关。
作者:李敏;刘振玉;李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于2012年11月13日因停经40周,阴道流血4小时入院待产,因羊水过少,胎儿巨大,建议手术终止妊娠,于当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麻醉效果好,术毕病人清醒于21:00安返病房,即测血压122/90mmHg ,术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g ,2次/日抗感染、白眉蛇毒2单位,2次/日止血,催产素20单位入瓶促宫缩、补液等治疗,于23:35患者全身抽搐,四肢僵直,问之不答,持续10余秒,神智不清,呼之不应,双眼紧闭,立即撤下头孢孟多酯钠,即给予安定10mg 缓慢静推,开口器固定,给氧,测血压150/100mmHg ,给予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抽搐持续10余秒后停止,患者昏睡,神志不清,持续10分钟后神志恢复,问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测末梢血糖8.4mmol/l ,给予心电监测,急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患者神智清楚,问答切题,患者不记得刚才抽搐时发生事情,脑电图提示:癫痫。追问病史,患者诉13岁时有癫痫病史。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有诱发癫痫可能,暂停该药物,改用头孢西丁钠1g ,2次/日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床边备用开口器,安定针,连续5天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随访2个月,患者无癫痫症状出现。
作者:肖林;林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许多细胞包括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参与的慢性气管炎症性病变。在敏感人群中,这种炎症可引起广泛的可逆性气道狭窄、粘膜炎症和水肿、分泌物增多以及通气受阻。在哮喘发作间歇期间,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支气管哮喘发作程度不同,可以是比较轻微的气道阻塞,也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名称,一般是指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而无法缓解的、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患者。
作者:李亚男;付巍;张超杰;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广大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的情况,为相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提供直接有效的依据。方法:统一制定调查问卷,并在接种门诊外、幼儿园以及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向6周岁以下儿童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对回收的48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大部分的儿童家长全部或部分知晓本地区应预防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接种程序,家长知晓率较高的师乙肝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糖丸、百白破等;家长对基础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破伤风等相应疾病的知晓率也较高。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绝大多数来源于预防接种门诊医生的告知。文化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了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结论:应该进一步加大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的自觉性以及参与性,进一步促进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展开。
作者:袁靖芳;丁利萍;马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并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共收集作者所在医院的64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并对照相关治疗标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影响下,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证,64例患者中治愈4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87%,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主要是由于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不够所造成的。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治疗效果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对患者的健康来说意义重大,具有进一步加大临床探讨与实践的价值。
作者:孙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减少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方法:对本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116例患者中,2例患者同时合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无法纠正而死亡,其余11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实施合理的护理能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卫晓静;张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传统门诊输液系统流程的改造,基于 WLAN 设计了新门诊输液系统,应用 PDA 和无线呼叫,达到对病人的服务要求的及时应答,致力于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改善传统输液室的嘈杂环境,提供一个舒心、快捷的工作场所,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医患矛盾,创建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型输液护理服务模式。
作者:徐治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各68例的两组,一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另一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术中出血量(75.2±4.3)ml、手术时间(54.3±16.4)d、切口长度(1.3±0.5)cm、术后排气时间(1.2±0.3)d、术后输液时间(3.4±0.3)d、住院时间(5.5±1.1)d、胆总管损伤率(10.29%)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P<0.05)。结论:肝硬化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胆总管损伤小、切口短、排气早、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永聪;杨俊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