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树成
目的:探讨螺旋C T 定位成像技术在脑梗塞的价值诊断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类患者共89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32例。两组在螺旋C T 确诊的基础上,均行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脑通胶囊(主要药物:石斛、麦冬、黄精、石菖蒲、三七、熟地等)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尤以治疗组效果显著,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螺旋 CT 定位成像技术在脑梗塞中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且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许静;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2014年1月我科从神经外科一侧脑室后角旁血肿并破入脑室系统的病人钻孔引流液中经两次培养出屎肠球菌,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女,64岁,头痛头晕两天,于2014年1月3日来我院就诊。入院情况:体检:T 37℃,P 72bpm ,R 20bpm ,BP 150/100mmHg。神智清楚,头颅外观无异常,毛发分布均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Dr 3.0mm ,对光反射灵敏,口耳鼻未见出血迹,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心率齐,未明显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查体不配合,肌力差,双侧上下肢肌力2级。头颅CT 示:脑出血。入院诊断:左侧脑室后角旁血肿并破入脑室系统。诊断经过:病人入神经外科给予脱水护脑止血治疗,复查头颅CT 示血肿较前增加,当日下午在全麻下行双侧侧脑室钻孔引流术。脑脊液常规:颜色淡红色,透明度浑浊,红细胞计数1900×106/L↑,白细胞计数140×106/L ↑。脑脊液生化:GIU 0.08↓ CL 154.70↓。引流液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出屎肠球菌。三天后,再次做引流液细菌培养,培养出屎肠球菌。按照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氯霉素治疗,患者病情好转。几天后病人出院,未能获取后续治疗和预后资料。
作者:马兵兵;肖传宇;李雪莲;吴芳萍;何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垂体后叶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治愈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77±0.31)天,治愈患者14例,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4.96±0.28)天,治愈患者7例,治愈率为46.6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家属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
作者:许小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临床实验中缬沙坦联合双氢克尿塞治疗效果分析,从而证明其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下文便是对此分析的过程以及结果。
作者:丁化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研究 HBV 抗原定量对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 HBsAg 下降水平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感染科就诊的 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共3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分组并研究其疗效。结果:对比患者在治疗24周和48周后的 HBsAg 水平,将患者依据疗效分组,B组患者两项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 A 组,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乙肝患者行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sAg的下降对其有预测作用,可通过该方法筛选病毒抑制的患者,及时为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非沉积高尿酸血症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槲皮素组。氧嗪酸钾灌饲法制备大鼠高尿酸血症肾损伤模型,槲皮素预防治疗5周,测定24小时尿蛋白、血清及肾组织生化指标,同时进行肾脏病理学研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槲皮素降低了血尿酸(S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血清和肾组织中白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并能提高血清和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槲皮素组的肾脏病理损伤也获得缓解。结论:槲皮素对非沉积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槲皮素的降尿酸、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姜婷婷;卞晓璐;史为伍;彭艳;王心佳;张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综合治疗+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综合治疗+阿昔洛韦治疗+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忠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探究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1月诊治的84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2例,予常规治疗作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氯沙坦联合静脉注射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右心室收缩功能(RVEF)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的 R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予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许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笔者对接种卡介苗后引起淋巴结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接种卡介苗引起腋下淋巴结炎主要与疫苗未充分摇匀、注射过深或注入皮下、超量接种、被接种者的身体状况与年龄等有关。提出了要做好宣教工作,讲解卡介苗相关知识,接种后关注接种部位是否有化脓等情况,还要高度关注是否发生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同时也应提高卡介苗接种人员的接种技术,疫苗要充分摇匀,严格控制接种剂量,正确掌握接种方法接种部位,避免卡介苗注射过量或注入皮下。如果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缩短疗程,以便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柴良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和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20例脑血管偏瘫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进行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降低致残率。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有效地降低了肢体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骏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至2013年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药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痊愈的有12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5.6%;而对照组45例患者中痊愈的有4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1%,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药进行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说明采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进一步康复。
作者:郭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基础治疗;治疗组中药辩证治疗(内服运脾化湿汤,主要药物:胨皮、苍术、厚朴、茯苓、甘草等)+基础治疗。治疗3天后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儿腹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7.78%)优于对照组(79.78%);治疗前后两组症状总积分组内比较: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护理干预配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取的显著地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儿腹泻症状,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邢建英;邢介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子宫肌腺症是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病变,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分为弥漫型、局限型两种类型。可同时合并子宫肌瘤或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病理改变与其他部位的内膜异位症无明显差异,但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对药物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各有不同。
作者:龚丽红;王心佳;田晓宁;付巍;赵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病毒感染占90%,而病毒感染则以上呼吸道为主,有普通感冒、咽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婴儿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以及流行性胸痛(pleurodynia)等。1.引起肺炎的病毒不多见,其中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病毒。婴幼儿还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产生肺炎。
作者:于明月;王心佳;曹楠;任晓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医院与2011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3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31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前与术后一年,在疼痛评分、活动度、稳定性、行走功能的比较中,术前均低于术后,临床效果显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中,优良率为77.41%。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缓解患者和关节的疼痛和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平海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或综合征。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累及颅神经,是多发性神经炎中一种特殊类型。[病因及病理]病因未明,多数病人发病前几天至几周有上呼吸道肠道感染症状,或继发于某些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等之后,故本病疑为与病毒感染有关,但至今未分离出病毒。另外认为本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因感染后引起免疫障碍而发病。也有报导注射疫苗后发病。也有认为本病非单一病因所致,而是多种病因,甚至包括中毒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作者:马慧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地提倡以人为本,那么在护理教育过程中,也提出了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教育,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护理教育。下面本文通过对我国护理专业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加以分析,同时结合我国护理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有关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实现合理且具有特色的人文素质培养教育,从而更好地开展特色护理教学,不断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和在护理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应用。
作者:米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引流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0月间采取外科引流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护士了解相关知识掌握操作方法,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减少和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使胸腔积液的患者康复迅速。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少、患者感觉舒适、拔管方便、创口感染机会小等优点。
作者:宋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当前,护患关系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法制化等特点,护患沟通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护士应通过加强继续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素养、法律知识、道德及服务水平等以减少护患纠纷,维护护理人员自身及医院的合法权益。护患沟通的效果不仅影响护患关系、护理质量,而且涉及护理纠纷的产生和激化。
作者:杨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于2012年11月13日因停经40周,阴道流血4小时入院待产,因羊水过少,胎儿巨大,建议手术终止妊娠,于当日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麻醉效果好,术毕病人清醒于21:00安返病房,即测血压122/90mmHg ,术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g ,2次/日抗感染、白眉蛇毒2单位,2次/日止血,催产素20单位入瓶促宫缩、补液等治疗,于23:35患者全身抽搐,四肢僵直,问之不答,持续10余秒,神智不清,呼之不应,双眼紧闭,立即撤下头孢孟多酯钠,即给予安定10mg 缓慢静推,开口器固定,给氧,测血压150/100mmHg ,给予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抽搐持续10余秒后停止,患者昏睡,神志不清,持续10分钟后神志恢复,问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测末梢血糖8.4mmol/l ,给予心电监测,急请神经内科医师会诊,患者神智清楚,问答切题,患者不记得刚才抽搐时发生事情,脑电图提示:癫痫。追问病史,患者诉13岁时有癫痫病史。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有诱发癫痫可能,暂停该药物,改用头孢西丁钠1g ,2次/日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床边备用开口器,安定针,连续5天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随访2个月,患者无癫痫症状出现。
作者:肖林;林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