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东;张美容;叶凌云;林爱华
目的:探讨盐城市中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的成效.方法:制定学员及带教老师的考核办法,进行评优、奖励并与个人绩效挂钩,同时加强沟通、监督、反馈等方式进行有效补充,通过比较改革前后规培学员和指导老师的考核成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改革前相比,规培学员的考核成绩(出科考核、执业资格考试、师承考核、结业考核)、带教老师的综合考核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通过改革相关考核办法,能有效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
作者:郑兴忠;张兴德;唐荣芳;刘芬;张智敏;朱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龙琥醒脑颗粒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龙琥醒脑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脑CT检查结果、颅内血肿以及脑水肿体积、NHISS评分、ADL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各时间点的脑水肿体积、血肿体积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HIS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NHISS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0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龙琥醒脑颗粒,能够有效对抗急性脑出血后出现的脑水肿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余文运;喻坚柏;罗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解析真实世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特征,为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医疗数据大型集成数据仓库,提取全国范围内22家大型三甲医院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的11,203例患者电子医疗数据,对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特征信息进行基于频数与率的描述性分析.结果: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集中在45 ~65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由肿瘤科、心血管科入院;总有效率58.80%;单次用药剂量以10~20 mL居多;疗程以4~7d1、8~14d为主;临床常见联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托烷司琼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甲氧氯普胺片、参芪扶正注射液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肺恶性肿瘤的人群特征明确,符合肺恶性肿瘤疾病的一般规律;其临床用药剂量、疗程范围基本符合品种说明书相关界定,联合用药类型广泛且符合相关临床指南.
作者:尹业辉;谢雁鸣;张寅;陈岑;庄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火补土法指导下谷井文祖传秘方谷方益元1号方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3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井文祖传秘方谷方益元1号方口服,对照组予以复方玄驹胶囊口服,疗程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IIEF-5)评分、阴茎勃起硬度(EHS)评分、雄激素水平的变化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IIEF-5评分、阴茎勃起硬度(EHS)评分、雄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5%,对照组为80.4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火补土法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作者:谷井文;何清湖;宾东华;陈康清;赖湘文;廖复光;匡春平;杨丰华;罗春田;黄美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分析张璐使用黄连的医案,其功效归纳为:祛邪散热、清热燥湿、清解郁热、厚肠止泄、清除伏火、清心醒神,经配伍可治疗时疫发热、呕吐痞满、经行泄泻、虚痰中风等病证.
作者:刘怡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在系统回顾了三焦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关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三焦是三焦-水道-津系统的中枢,对于体液的正常输布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并将此认识引入桂枝加桂汤证的解析.桂枝加桂汤证奔豚的发生是由于烧针被寒,体液无法从体表外泄,在回收的过程中,由水道到三焦,再由三焦到肺脉,管道中的体液量过大,压力过大所致.采用桂枝加桂汤治疗,既可以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还可以温经通阳,平冲降逆,体现了中医从治的思想.
作者:陈健;张冬梅;李丽娜;陈萌;李亚欢;刘佳丽;何飞武;王飞;赵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6个例子讨论了中医针灸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医、中药、针灸具有无限发展空间;麻仲学、赵软金、郑永奇等海外中医治疗肿瘤的思路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了很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李永明气球模型理论具有提高针灸疗效的潜在价值;冷三华在C神经网络系统的基础上,创建了逆向刺激疗法,补充了五体刺法在触诊技术上的缺失.针灸肌痛点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将无规则、无定性、无定量的穴位范畴发展成了一个有规则、有定性、有定量的穴位系统以及相应的针刺技术.
作者:巩昌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了解现阶段首都在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和知识应用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中医药素养水平和信任、应用水平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和应用调查问卷,以网上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水平、信任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结果:2016年首都在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为27.27%.总体呈现以下特点:男性高于女性;较低年龄组高于其它2个年龄组;未患慢性病者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高于患慢性病者;理工类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低于金融管理类,金融管理类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低于文哲法学类;研究生高于本科生.结论:首都地区大学生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较高,中医药应用、信任情况也较好;中医药学科思想水平相对较高,但中医药学科方法水平亟待提高;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中医药文化科学素养水平上存在差异.
作者:郭颖;王慧;梁田田;谭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利用现有微信公众号管理平台进行二维码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展品查询、分类查询、展品介绍等为主要栏目,以网页形式展示相关信息,并自动生成对应二维码,观众手机扫码即可获取相应信息实现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导览系统信息化,极大地丰富了展品信息,提高了科普宣教效果,不但节约了资金成本,还能弥补解说员数量不足的困境.
作者:张书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李维贤教授治疗宫寒不孕擅从脾肾入手,整个治疗过程体现“温经通络以除沉疴,温肾健脾以固根本,益气养血以助孕育”的思路,如此使胞宫得暖,先天得固,后天得充,精充气盈,两精相抟,受孕乃成.
作者:邓彩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梳理药学教育独立之初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经验和教训.通过文献查阅法,总结归纳法,认为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传统中医药体系受到西医西药的强烈撞击,近代药学教育开始出现,其高等、中等、初等教育的机构还不能形成体系.但是,其奠定了药学教育的基础,培养出来的药学人才对医药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海燕;程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完善和提高定痛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定痛膏中木香、大黄、黄连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定痛膏中有毒成分次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测:色谱柱为Benetnach C18,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V/V)为流动相A,以0.1 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B,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μL.结果:木香、大黄、黄柏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均无干扰.次乌头碱检测限为1.25×10-2 μg,定量限为3.75×10-2 μg,HPLC法所测3批定痛膏中次乌头碱含量均未超出规定限度.结论:完善和提高的标准有利于定痛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孙毅东;张美容;叶凌云;林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报告了1例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的中医治验经过,通过对病因病机的探讨,对所选方剂的解析,以阐明中医辨证论治在此类疾病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作者:郭威;张立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散在的医籍佚文与史书记载,搜集引自《华佗方》的方剂,并通过对华佗的食疗药物进行探索考证,发掘华佗在食疗本草方面的精华.
作者:张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51岁.初诊日期:2015年12月15日.主诉:反复发热畏寒2d.患者发病前14d出差马来西亚1周,有蚊虫叮咬史,同住当地舍友于2015年12月12日因“反复发热数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登革热.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8.7℃,轻畏寒,无汗,头重如裹,眼塌不适,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疲倦乏力.自服三九感冒冲剂、布洛芬对症处理,服药后汗出上症好转,随后上症旋即复起,反复发热(体温38~39℃).刻诊:精神差,发热,畏寒较前加重,无汗,头重如裹、轻头痛,眼塌不适,鼻塞,无流涕,全身关节肌肉酸痛,腰及下肢较重,疲倦乏力,口微苦,眠浅时醒,纳差,无咽痛口渴,无咳嗽咳痰,无心悸、胸闷胸痛,无盗汗及体重改变,无恶心呕吐,小便稍无力感,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大便调.体温38.5℃,神清,颜面潮红略浮肿貌,眼睑结膜充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舌淡苔白厚边有齿痕,脉浮紧.
作者:彭旋铃;张志玲;谢更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cGMP、MDA和SOD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电针干预治疗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孤养,并接受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方式造模.各组大鼠分别于应激前1d、应激2d后进行开野试验、测量体质量和糖水消耗试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应激21d后,断头取脑,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和额叶cGMP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海马、额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海马、额叶MD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和电针组均高于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高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组织cGMP、MDA升高(P<0.01),SOD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电针组海马和额叶组织的cGMP、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SOD的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电针可降低模型大鼠不同脑区cGMP、MDA含量、升高SOD含量,这可能是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作者:杨利娟;赛音朝克图;赵江豪;牟秋杰;刘俊彤;景泉凯;李可;李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创面组织中TGF-[β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中12只制备急性全层皮肤缺损(急性组)模型,36只制备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慢性难愈合创面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贝复济)及实验组(美洲大蠊提取液),药物干预5、7、11、14d后,留取创面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TGF-β的表达.结果:第5~7天,各组TGF-β表达逐渐上升,第7天达到高,第7~14天表达逐渐下降;第5、11、14天,急性组TGF-β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及阳性组(P<0.01),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急性组TGF-β表达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第5、7、11天,实验组TGF-β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及阳性组(P<0.01);第14天,实验组TGF-β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能有效提高大鼠难愈合创面中TGF-β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刘筱;伍伟明;尹婷;吴志荣;李文华;曾娟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对25家中药企业的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的互动效果分析,得出中药企业微信公众号推送时间与用户阅读习惯不匹配、推送形式有待创新以及推送内容尚待深耕等问题,.中药企业利用微信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可采用以下措施:加强微信营销意识、重视内容营销,丰富推送展示形式、提升用户体验,并通过有目的的主题设计来唤起消费者内心共鸣,进而达到深层次的互动效果,提升中药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作者:陈宁;高尚;李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系统评价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桃红四物汤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研究质量评估采用Cochrane风险偏移评估工具,并使用Revman5.3软件对DVT发生率、伤口引流量和D-二-聚体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412例患者.Meta分析发现:在预防THR术后DVT发生率方面,桃红四物汤组与低分子肝素[RR=0.91,95%CI(0.41,1.99),P=0.81]或者利伐沙班组[RR=0.84,95%CI(0.20,3.55),P=0.81]的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桃红四物汤联合利伐沙班可明显降低DVT的发生率[RR=0.15,95%CI(0.04,0.55),P=-0.004].结论:桃红四物汤预防THR术后DVT发生的疗效与常规抗凝药物相近,而联合常规抗凝药物应用可以增加疗效.
作者:谢求恩;欧梁;朱付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通过文献分析比较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与国内外健康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化在国内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中医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对中医健康管理与干预信息化建设进行思考与展望,以期达到促进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信息化发展的目的.
作者:梁百慧;刘莎莎;林静;陈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