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综合治疗临床体会

蒋光泽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综合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进行综合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6月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9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利用奥曲肽联合美托洛尔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以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结束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秀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结论: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利用奥曲肽联合美托洛尔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围手术期安全使用充气止血带的现状分析

    我院是以骨伤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2012年01月-2013年12月近1000例四肢骨折手术中出现止血不佳的有15例,起水泡的有1例,血压下降的有3例,桡神经损伤1例,总止血效果满意.鉴于充气止血带在骨伤科的广泛应用,也为更有效地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止血带使用的所有方方面面是广大医护人员关心的课题,本文献就关于围手术期如何安全使用充气止血带进行综述.

    作者:谢端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肾小球肾炎患者88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其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对其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5.5%,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71.4%,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行人性化护理能够取得理想临床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陆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心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诊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应用常规的冠心病药物实施治疗,例如抗血小板聚集、硝酸酯类、ACEI以及他汀类药物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万爽力、倍他乐克等药物进行治疗,主要目的是营养心肌及降低耗氧量.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程度不等的缓解,观察组的80例患者,50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的80例患者,36例显效,22例有效,22例无效,有效率7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万爽力及倍他乐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蔺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术后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老年患者对小切口术治疗白内障的满意度.方法对我市农村200例实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老年性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200名患者进行了3-18个月的随访了解,90%以上的患者对该手术方式满意.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成功率高、简单易行,患者视力恢复快、散光率低、并发症少、费用低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何银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患者共40例,其中子宫肌瘤患者20例,卵巢囊肿患者2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评价腹腔镜治疗的效果.结果:2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1.8±21.8)min,术中出血量为(58.3士38.3)ml,住院时间为(5.9±1.8)d,同时没有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随访1年内有6例患者怀孕.卵巢囊肿患同样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7.8±26.3)min,术中出血量为(55.3±35.6)ml,住院时间为(6.4±1.2)d,同时没有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随访1年内有7例患者怀孕.两组手术情况及效果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经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与卵巢囊肿的效果显著,恢复快、损伤小、安全可靠、可维持患者正常生育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研究中医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中医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治疗组61例采用中医治疗与对照组59例采用西医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39例,占63.93%,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治愈20例,占33.70%,总有效率为72.8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银屑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分型简便、价格低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易于为临床医师所掌握,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楚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9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不同年龄组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KD的认识,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近2年在我院儿科住院的95例KD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两组,即≥5岁组(下称年长儿组)、<5岁组(下称小龄儿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包括热程、不完全KD发生率、淋巴结肿大率、治疗前后相关炎性指标以及冠脉病变发生率.结果:①年长儿组就诊时平均热程为6.8天,小龄儿组6天;年长儿及小龄儿不完全KD的发生率分别为44.4%(8例)及12.9%(10例).②年长儿组颈部淋巴结肿大率为72.2%(13例),小龄儿组53%(43例).③年长儿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沉分别为76 mm/h及84 mm/h,平均血小板分别为380×109/L及491×109/L;小龄儿组治疗前后血沉平均值分别为71mm/h及77 mm/h,平均血小板分别为381×109/L及553×109/L.④共有22人发生冠脉病变,其中年长儿组冠脉病变的发生率为50%(9例),小年龄儿组16.8%(13例).结论:年长儿KD的冠脉损害发生率及不完全KD的发生率均高于小龄儿.两组患儿在治疗后血沉及血小板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提示KD患儿即使在有效治疗后某些炎性因子也可能持续存在,甚至比治疗前更明显,因此需长期监测冠脉病变情况.

    作者:王世远;田茂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门诊临床护理院内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探究门诊护理的风险因素以及管理对策,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对2012年到2013年我院门诊的21名护士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制定高效地管理对策.结果:医疗事故发生减少,护理风险明显降低,护患关系转好.结论:护理的风险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降低护理风险,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徐新玲;张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卵巢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了解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疏导方式.方法:应用症状来自评量表(SCL 90)对119例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卵巢癌患者,其抑郁、焦虑、恐惧、躯化、强迫、敌对、人际关系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妇科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结论:加强护理宣教,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精神支持的疗法,改变不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增强信心治疗,促进健康恢复.

    作者:杨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大范围地恢复功能,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

    作者:杨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皮肤的质控管理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皮肤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皮肤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质控管理,记录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仅为6.82%,显著低于对照组20.45% (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卧床患者给予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进行皮肤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及使其尽快恢复健康,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定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7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实验组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功能锻炼,然后比较分析两组的功能锻炼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健康教育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并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李丽娟;刘青霞;李娇;许邹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病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分析.将其分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和下呼吸道反复感染两类,并对各类患者的病因加以分析.结果:通过对临床资料分析可知5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33例患者为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后,得出17例上呼吸反复感染患者中,有2例患者致病原因为胃食管反流,占有11.76%的比例,7例患者病因为慢性鼻类炎,占有41.18%的比例,6例患者的病因是慢性扁桃体炎,占有35.29%的比例,剩余的2例患者致病原因不明;33例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中,因胃食管反流而致病的患者仅有1例,占有3.03%的比例,因免疫缺陷而致病的患者比例较大,占有45.45%的比例,而致病原因不明确的患者有3例,占有9.09%的比例.结论:根据结果可知,致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原因复杂多变,有的甚至原因不明.并且上、下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致病原因存在很大差异,病因多种多样.多种因素相结合作用是致使呼吸道反复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对其临床病因进行精准判断并综合分析,做到对症用药,对症治疗,使患者尽早康复,摆脱病痛.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讨论有效护理措施,提出护理要点,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病患生命.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与白血病患者深入沟通,了解掌握患者心理特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病患对白血病以及自身的心理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建立治疗的信心.结论: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明珠;热西旦·托胡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细胞毒性药物门诊替代静疗的防护管理与评价

    细胞毒性药物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临床应用渐趋成熟,化疗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它在生物学方面具有危害影响的药物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的方式造成造血、肝肾、生殖、泌尿等系统的毒害.因此,护士在配制药物时做好职业防护尤其重要.1 配制药物的环境规范管理1.1 划分配药独立区域和固定注射观察区域:在输液室治疗室现有的空气层流净化装置且无层流生物安全柜的环境条件下,治疗室配药间划分相对独立的并用标语注明“特殊药物配制区域”.同时在输液大厅设立一个固定区域,采用粘贴式标签上面注明“特殊药物专座观察区”,并制作治疗护理标识色牌——兰底红心“爱心”牌,以悬挂式方式连同治疗药物挂在可移动的输液钩上,其护理标识对输液工作起到警示作用.

    作者:李丽林;文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盆腔炎性疾病所致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治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因妇科手术后、性传播疾病感染、流产、产后细菌入侵创面所致,往往波及卵巢、输卵管、子宫及周围结缔组织等,若治疗不及时,则易诱发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孕、异位妊娠、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骸部酸痛、低热、精神不振、失眠等症状,危及妇女身心健康.近年来西医主张以消炎为主,中医主张予以内治法、外治法.本文主要从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的慢性盆腔疼痛的特点出发,深入探究其诊治方案,旨在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吴培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份到2011年7月份期间住院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结果:根据48例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结核性胸膜炎病情的恶化,吸收患者胸腔的积液.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该及时的采取抗痨治疗,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吸收出来,并且在利用激素进行辅助治疗,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胸膜炎症,让患者尽快康复.探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份到2011年7月份期间住院的4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结果:根据48例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控制结核性胸膜炎病情的恶化,吸收患者胸腔的积液.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该及时的采取抗痨治疗,将患者胸腔内的积液吸收出来,并且在利用激素进行辅助治疗,这样就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胸膜炎症,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韩雪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药效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的6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两组均给予莫沙比利治疗,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反流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治疗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姜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长期留置导管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和护理方法.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颈内静脉,通过撕脱型外套送入导管.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有2例在置管后因反复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拔管,1例患者因血栓形成溶栓无效拔管并重新置管,其余32例均在继续使用颈内静脉置留管术.讨论:在为患者成工置管后,要使得导管能够长期的使用,专业细心的护理才是关键.

    作者:陈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妇科手术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

    留置导尿是妇产科手术前后常规护理工作,以往为当日输液结束后拔除导尿管.由于拔管时膀胱已排空,再无液体输入,尿液产生慢,时间长.加之术后多种因素影响,病人常发生排尿困难致尿潴留.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对留置尿管的一些关键环节总结并归纳了若干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