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德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效果。方法:资料选自本社区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社区医院的婴幼儿及家长资料108份,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婴幼儿家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54例给予新型健康教育方法,再回顾性分析两组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幼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结果:通过严格的统计分析与观察发现,实验组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膳食均衡制定的有效率、积极主动体检与疫苗接种的概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中,各社区医院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采用具有科学、先进理念的新型健康教育知识,加强对婴幼儿家长的教育与指导,才能为促进儿童保健的效果起到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探讨基层医院防控手足口病的措施。方法:收集我卫生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47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对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5月、9月发病率分别为31.07%和19.63%,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以1岁患儿发病率27.3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2岁之后患儿发病率呈递减趋势,10岁以上患儿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散居儿童发病率77.90%明显高于幼托儿童和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基层卫生院应加强疾病的监测防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抑制疾病的流行。
作者:莫国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在接受ICU治疗过程中实施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56例接受ICU治疗的重症胸外伤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8例。采用常规ICU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重症胸外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接受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ICU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在接受ICU治疗过程中实施呼吸道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毕节市属贵州省麻风病的高流行地区,麻风病防治工作历经50余年,取得显著成绩。但与全国、全省的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较大。为找出今后麻风病防治重点和目标,更好地完成卫生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加强贵州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合作协议》,为消除麻风病危害提供决策依据,对2003~2012年的麻风病防治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王世震;陈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对呼吸科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加强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3年来我院呼吸科就诊的病人3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病人给与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依从率为98.67%,对照组为86.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出现2例差错,1例举报,总体满意度为98.7%,对照组出现差错11例,12例举报,总体满意度为78.0%,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避免护理差错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孙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半年,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视力、眼压和前房深度。结果: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眼压降低,前房深度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作者:李红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孕期健康教育用于产科门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孕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纳入研究产妇均签署同意书,根据入院时间前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检查与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常规产前检查和系统孕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80%高于对照组42%,母乳喂养率97%高于对照组65%,产后出血发生率1%显著低于对照组6%,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门诊护理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孕妇自然分娩率与母乳喂养率,降低分娩危险,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易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初期采取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14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模式的基础之上加入呼吸机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采用初期采取呼吸机治疗,可以使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明显缩短,使病人生存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高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约占产后出血总发生率的九成,且是产妇临床死亡的主要原因。宫缩乏力性出血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阴道大量流血现象,如不及时治疗,将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加强子宫的收缩能力,是减少出血量的关键。目的:分析宫底按摩联合缩宫素宫颈注射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底按摩联合缩宫素宫颈注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缩宫素方式治疗,比较产后2h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整体疗效情况。
作者:耿洪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生临床实习是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相结合的关键阶段,是护理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关注临床护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思想问题,分析产生的根源,在思想上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提高实习效果。
作者:吴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右下腹小横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右下腹麦氏斜切口,观察组采用右下腹小横切口术。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1.3%(21/23),对照组为73.9%(17/23)(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下腹小横切口阑尾切除术优于右下腹麦氏切口,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文宗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在56例患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51例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5例患者为非感染性疾病,两者比例分别为91.1%和8.9%。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伴随感染性疾病是发热的主要原因,这有利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临床正确护理措施。方法:对41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肠内及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并实施全面临床护理。结果:41例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平均时间(13.82±2.24)d,死亡率0.00%,治疗有效率100.00%,并发症发生率21.95%。结论:重症患者进行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获得满意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疗效及降低死亡率,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我国目前新发乙肝患者九成是成人,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非常高,据统计,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见乙肝病毒在人群中的范围之广泛。然而目前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乙肝疫苗接种比例却相对低,每100人中不到一个。因此,如何努力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不断在社区加强开展乙型肝炎的健康宣教活动,加大力度政府领导和资金投入,侧重对偏远落后农村地区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并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增强医务人员乙肝防控的综合能力,降低成人乙肝总体发病数和防病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作者:孙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引起输液反应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每个环节作积极有力的预防。结果:自加强管理以来本院发生的输液反应呈下降的趋势。结论:门诊输液室护士只要增强责任心,严格规范无菌操作,熟悉输液反应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是完全可以杜绝输液反应发生的。
作者:施娟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率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炙甘草汤加味,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30%)和心电图总有效率(96.30%)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7.78%)和心电图总有效率(81.48%),与对照组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治疗组具有更好的疗效;对照组有两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安全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以有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并且能够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与心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喻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胰岛素泵在临床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38例2型糖尿病病人均使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常见的护理问题。结果:使用胰岛素泵后,38例病人的血糖均得到控制,其血糖达标时间为4.3±1.6天,胰岛素用量达标时为49.0±3.8U;胰岛素泵使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患者焦虑,低血糖,输注部位感染,仪器报警,排气问题及针头堵塞,在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问题均得到解决。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安全,有效,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只要细致观察并护理得当,就可以避免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以来收治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救治护理。结果:经抢救治疗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密切观察和护理使患者平稳渡过急性期,恢复急性心肌梗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苏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预激综合征是指心房下传的冲动经旁路先于正常房室传导系统激动心室某一部分,这种房室传导加快而形成的综合征,通常包括:典型预激综合征;短P-R综合征,及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作者:倪志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重点研究痛经灵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我们将我院妇科于2011年7月1日-2013年3月1日收治的10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统计不同用药患者的治疗效果、用药后患者体内性激素变化、不良反应率、患者满意率等。以此来具体明晰痛经灵颗粒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应用意义。结果:在经保守手术治疗后应用痛经灵的实验组治疗效果、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患者满意率等情况明显好于应用米非司酮的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1/56),对照组为12.24%(6/49)。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通常月经失调,不易受孕,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通常我们会选择手术方法治疗,但这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在手术后,我们任然需要采取适当治疗方法维持手术效果,帮助患者尽早恢复。痛经灵比传统西药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努尔兰那哈西拜;帕力达西阿吾开它依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