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碧;杨继超
目的:总结并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后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针对术后症状和表现积极对症治疗,积极护理。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9月间本院明确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栓塞患者20名,其中男性13名,女性8名,平均年龄48~52岁之间。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式。结果:治疗后有 ASO本身相关疾病的患者11名,其中术前诊断为 Fontaine一期患者9名;术后有呼吸衰竭、心脏衰竭、心功能不全的患者6名,平均年龄为54岁,术前诊断为 Fontaine二期6名;术后病情恶化,截肢患者3名。结论:应仔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明确患者有无相关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督促患者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保持乐观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积极护理干预,术前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计划;术中充分做好药品准备,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做好手术突发情况应急预案;术后针对患者疼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症状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患肢制动,要勤翻身,预防坠积性肺炎,合理使用抗生素、密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郭红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临终关怀护理对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晚期患者53例,均行临终关怀护理,观察临床护理质量。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本组53例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症状均得到可有效地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本组53例患者中,满意41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加强对肺癌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消除其恐惧心理,满足其心理、生理需求,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我院耳鼻喉科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220例过敏性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有效地护理干预使大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大大减轻其过敏症状的发生。结论:借助过敏原检测技术的开展,更准确为患者检测出致敏原,通过有效的脱敏及健康教育对其康复起到很重要作用。
作者:高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10毫克,一天1次;观察组同时给予百令胶囊0.2克,一次5粒,一天3次。疗程12周。治疗12周,观察总有效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较单纯使用贝那普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姜福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的满意度调查,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广大市民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以满足临床用血需要。方法:针对黔南州中心血站近两年中的无偿献血者,采取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电话回访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结果:献血者问卷调查满意率从2011年的94.3%,上升到2012年的98.3%,电话回访调查满意率达99%;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采血量由2011年的4232280毫升至2012年49500400毫升,增长率为17%。400mL采集率增加51%。结论:满意度调查,是不断改进血站管理,推动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切实措施。
作者:李竹兰;梁群;李艺;王化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测中药热奄包治疗椎动脉型的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的病人中随机的分为实验组115例,参照组85例,在治疗之前这2组均要做主动功能和被动功能的活动,实验组给予中药热奄包的治疗方法,参照组给予双柏散的治疗方法,然后观察并比较他们在治疗及护理后的缓解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参照组明显高(p<0.05),它们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热奄包对于治疗颈椎病是很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有23名患者休克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有2名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0%;观察组25名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发生,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掌握护理要点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徐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其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二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哮喘的治疗。方法:对15例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妊娠合并哮喘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患哮喘的妊娠妇女使用药物控制哮喘比有哮喘症状和哮喘加重更安全。结论:早期治疗干预及经合理管理可继续妊娠,对母婴无明显不利影响。
作者:张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患者常见的投诉原因,研究制定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同时设置两个门诊输液区,分别记为优质区和传统区,其中优质区护士等工作人员均为工作3年以上,且接受门诊输液优质护理培训,而传统区护士则为新进入医院护士,没有接受优质培训,对照两区输液患者投诉情况,分析优质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优质区患者投诉数量远低于传统区其中传统区患者投诉的原因多为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不到位,方法不够规范、态度差等。结论:通过总结门诊输液护理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优质护理,改善输液区环境,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满和投诉率,提升满意度,促进患者对医院认可度,改善医院给患者的印象
作者:沈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对肝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常用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以及化疗,不过这两种治疗方式均不能使患者的疾病状态得以根治。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坚信采用基因改变的方式可以使各类癌症患者得以根治,因此,对于基因药物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在对肝癌患者进行基因治疗时,通常会将重组腺相关病毒作为理想药物,这主要是因为重组腺相关病毒不具备致病性,且在使用后人体的免疫反应相对较弱。为了对肝癌治疗过程中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重组腺相关病毒在肝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韩晶晶;于英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谷丙转氨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与我校有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接收的6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一般中毒程度的患者30例,严重中毒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谷丙转氨酶检测,对检测值与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从本次两种不同中毒程度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检测值进行分析,随着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患者的中毒程度也随之加深,两者呈现正相关,严重中毒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检测值与一般中毒程度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检测值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严重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患者的中毒异常率有显著差异,重度组为96.67%,轻度组为1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毒程度的判断中,谷丙转氨酶是重要的判断指标,其检测值和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
作者:龙治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分析多年来幼儿园低龄儿童的视力检查技巧,并将结果与从事儿童眼科保健的同行进行交流。方法:应用儿童图形视力箱,对3~4岁幼儿园儿童实行便衣培训,在与儿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分批分组对儿童进行视力检查。结果:对3岁儿童图形视力表进行随机统计,在200例儿童中,配合检查的有193例,合格率为96.5%。200例4岁儿童中,配合检查的有197例,配合力高达98.5%。结论:通过儿童图形视力箱的应用、医护人员的便衣培训及与幼儿园儿童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园儿童的视力检查配合率,同时也使儿童视力检查的速度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张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分析及比较我院在临床工作中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效果,进而总结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经验,从而减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疾病痛苦并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我院2013年期间内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共40例,然后随机地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对对照组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只采取一般的抗病毒和抗感染的基础治疗,而对研究组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取黄芪辅助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采取了黄芪辅助治疗的研究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恢复情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我院临床上采用黄芪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取得了明显且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应该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以促进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周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并对比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均良好,但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汪必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考察社区健康教育对小儿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同一地区地理、人口组成均有可比性的两个小区作为研究场所,其中0-5岁的幼儿及其监护人为被调查对象,其中一小区进行为期两年的健康教育,另一小区不做干预。结果:两年健康教育后干预小区不同类型的营养不良发生比率较对照小区有显著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但纵向比较,两年后两小区的小儿营养不良比率均有一定降低。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有效抑制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该健康教育的做法值得在当地进一步推广。
作者:雷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某学校流感爆发案例,统计流感的时间分布和人群分布,后通过查阅文献,探讨采取控制措施的时间间隔与流感控制能力的关系。结果:学校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的控制效果与控制措施实施的时间间隔成正相关(r=0.944,P<0.05)。结论:流感疫情的多发季节为三四月份,表现为明显的季节性流行,易感人群为青少年;在流感疫情爆发后,及时对确诊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是控制疫情快速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另外,加强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易感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的覆盖率,对于有效预防流感疫情爆发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吴家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提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将36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实验组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穿刺成功率和回血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回血率,加强护理可提高成功率,改善患儿痛苦,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作者:岳倩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来社区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社区内科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尿路造口袋在腹部引流管口渗液收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本院28例腹部手术后引流管口周围渗液的患者使用尿路造口袋后的观察。结果:28例病人引流管口渗液收集良好,无一人发生引流口周围皮炎、感染。结论:应用尿路造口袋可有效收集渗液,预防刺激性皮炎的发生,减少医师护士更换敷料和被服的次数,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邓力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