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梅
目的:分析研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为临床护理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26例,探讨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经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良好的临床护理干预后,168例患者治愈,58例患者好转,无1例死亡或发生并发症。结论:良好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利于肺结核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宁夏医科大学健康体检中心的563例体检者的 Hcy。结果:健康体检人群随年龄增长 Hcy水平逐渐增高;青中年组男性 Hcy水平高于女性,老年组男性和女性的 Hcy水平无明显差异;高 Hcy血症在体检人群的总发生率为27.9%,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不论男女,Hcy轻度升高比例大,中度升高比例小,无重度升高者。结论:健康人群的 Hcy水平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高 Hcy血症发生率较高。
作者:田洁;魏双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肠炎灌肠液治疗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活动期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应用美沙拉嗪肠炎灌肠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0.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美沙拉嗪灌肠液治疗结肠炎的疗效确切,药物用量少、不良反应小,是治疗结肠炎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花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20例,西药对照组按医嘱要求按时点滴抗生素眼药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应用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17例,好转2例,总显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6例)总显效率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戴家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产妇分娩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56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28例给予一般护理,护理组28例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产程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疼痛评分(8.55±0.25),总产程时间(760.7±331.6)min,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77±0.54);护理组疼痛评分(7.24±0.48),总产程时间(533.5±226.2)min,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46±0.36)。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总产程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产妇疼痛感较轻、产程时间较短,产妇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减轻产妇疼痛感,缩短产程,效果确切,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娩教育干预对孕产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3年1-3月收治的40例产妇,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分娩整个过程都进行分娩教育干预护理;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方面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相对顺利,其分娩时间以及心理生理状况较对照组有较明显改善。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有效的分娩教育干预护理能够使产妇分娩产程顺利进行,减少剖宫产的想法,生产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小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机械性静脉炎是临床静脉滴注给药的常见并发症,严重的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更是对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本文介绍了本院静脉炎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检索了静脉炎护理的相关文献,主要总结了机械损伤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找出发病的诱因,提出减少或控制疾病发生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刘彦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喹硫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变化情况、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80.5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9.44%,对照组为41.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分裂症皆有显著疗效,但喹硫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莲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将200例健康无禁忌症行药物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加强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流产效果。研究加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过程中护理干预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流产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强;孟泽;乔军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分析,探讨出更适合于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40名中晚期肺癌患者作为实例,这些患者经过检查被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并进行为期2周的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结果:对比发现,中晚期肺癌患者在接受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后,肺癌患者的血清前清蛋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能显著提高肺癌的CD4+/CD8+水平,提高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同时,也患者的机体蛋白质讲解速度明显下滑,患者的生化指标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作者:赵庆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临床实验研究稳心颗粒联合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方法:将该院的100例患有高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只服用美托洛尔,观察组服用美托洛尔加上稳心颗粒,均服用一年。结果:观察组室早通过两药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在单种药物即稳心颗粒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6.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结合美托洛尔比单独应用美托洛尔治疗高心病室早疗效更好。
作者:楼鸣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用药效果。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抗氧化能力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丙二醛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疗效、心功能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和心功能,可能与其改善的抗氧化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作者:况余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治疗的70例肝胆外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参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 I期手术治疗。安排相关临床管理人员对两组实验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主要观察指标涉及到患者的死亡率和产生粘连性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方面所发生的情况。对比两组临床患者的效果。结果:综合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所得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组无论是患儿的死亡率还是粘连性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肝胆外科损伤患者,采取控制性手术治疗具有疗效显著的优势,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作者:李志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冷沉淀、血小板等成分血抢救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例,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成分输血。方法:选择我院应用冷沉淀,血小板等成分血抢救的一名重症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做为典型病例来分析。结果:患者康复出院,抢救成功。结论:冷沉淀在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中的疗效显著,但是冷沉淀的具体用法还不被我院临床医生所熟知,这就要求我们血库加大培训力度,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帮助。
作者:李秀伶;董承伟;张东敏;吕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精神分析学既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也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辅助治疗方法。现代生物科学对于精神病症的治疗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精神分析疗法的发展为精神治疗方法的完善是重要的补充。概述了精神分析上精神病的标准与症状分类,进而对精神分析疗法治疗精神病的应用内容进行探讨。
作者:张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确诊为 HBeAg阳性CHB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51例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 ALT复常与HBV-DNA转阴情况。结果:治疗24周、52周时研究组的ALT复常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治疗52周时研究组的 HBV-DNA转阴率78.43%比对照组25.49%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长期疗效显著且耐药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主要对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07-2013年采用临床输血患者的血液成分报告资料,临床患者输血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对两者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2007-2013年使用的血液总量逐年的增加,并且成分输血率出现明显的变化,输血人数的增长,使输血不良反应率也在逐年的增长,同时采用成分输血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以及过敏,没有出现感染的情况。结论:采用成分输血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输血之后的不良反应,因此在临床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成分输血进行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愈情况。
作者:范厚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观察慢性肾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5例慢性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二至保肾汤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以及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4.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以及肾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肾功能修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目的:了解株洲市2002-2011年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结核病流行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株洲市2002-2011年间全市总人口为38556295人,以株洲市10年间结核病登记管理及相关统计报表数据为来源,分析株洲市的结核病疫情、流行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株洲市2002-2011年共登记管理肺结核病患者为14687例,占总人口的38.09/10万;新涂阳肺结核登记人数为8125人,占总人口的21.07/10万;男女比例为2.84∶1;所有登记的患者年龄分布前三位的分别为25~岁组占21.63%(3172/14687),55~岁组占16.84%(2467/14687),45~岁组占16.14%(2365/14687);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为93.92%(7631/8125);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为87.53%(842/962),涂阳肺结核患者平均治愈率为93.24%(8473/9087)。结论:株洲市2002-2011年实施结核防治规划后,结核病疫情得以有效地控制,涂阳患者的治愈率达到了规划的目标。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以男性和青壮年及流动人口为重点人群,加大医防合作,加强追踪和转诊工作。
作者:陈新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5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急救护理的措施,总结急救护理经验。结果:56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急救、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后惊厥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呼吸道通畅,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6~10d,平均住院时间为(7.5±1.2)d。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在临床急救和护理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高热和惊厥进行迅速的控制,并给予患儿精心的护理,这对于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作者:罗凤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