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思考

雷芬

关键词:小儿营养不良, 健康教育, 社区
摘要:目的:考察社区健康教育对小儿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同一地区地理、人口组成均有可比性的两个小区作为研究场所,其中0-5岁的幼儿及其监护人为被调查对象,其中一小区进行为期两年的健康教育,另一小区不做干预。结果:两年健康教育后干预小区不同类型的营养不良发生比率较对照小区有显著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但纵向比较,两年后两小区的小儿营养不良比率均有一定降低。结论:社区健康教育能有效抑制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该健康教育的做法值得在当地进一步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哮喘病患者呼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哮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1%)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8.89%),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肺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较护理前均得到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护理在哮喘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惠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运动医学的当前发展及其社会作用讨论

    运动医学属于新兴的医学学科,也属于综合性科学,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运动以及缺乏运动对病理以及机体生理造成的影响。随着体育运动对人体的运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运动医学研究也随之产生。笔者主要对目前运动医学的发展进行综述,并研究运动医学研究的社会作用,希望对同行有借鉴的意义。

    作者:谢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为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肿节风注射液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d后记录其临床疗效,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腹泻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19%,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保障腹泻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刘和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四黄散外敷在治疗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蜜调四黄散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3例静脉输液外渗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蜜调四黄散外敷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50%硫酸镁湿润纱布湿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2.6%,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蜜调四黄散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所致静脉炎效果较好。

    作者:胡毅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中的心理疏导作用

    将200例健康无禁忌症行药物流产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加强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流产效果。研究加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过程中护理干预对药物不良反应及流产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强;孟泽;乔军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社区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月来社区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社区内科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晚期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晚期结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56例结肠癌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8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不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的各项评价指标比对照组优(均P<0.01)。结论:在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在围术期护理中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临床恢复效率。

    作者:徐兴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特点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特点。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27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我院治疗的32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的情况。感染率为百分之九点五,感染的部位主要是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消化道和泌尿道感染次之。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格兰阴性杆菌为主。感染的原因主要是和患者的年龄还有住院天数有很大的关系。讨论: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比较高,应该要引起临床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消化内科的感染率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苑长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疗效

    目的:探讨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应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40只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曲安奈德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视力经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黄斑视网膜平均厚度(258.9±128.8)um明显小于治疗前(744.9±239.8)um;黄斑水肿复发15例(15只眼),复发率为37.5%;发生高眼压者4例(4只眼),发病率为(10%)。其余患者并未出现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阻塞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但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患者极易复发,建议重复在玻璃体腔内注药。

    作者:邹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目的:对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急诊创伤患者460例,使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的急诊创伤手术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在临床治疗中,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症状表现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是急诊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受到急诊创伤手术实施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应对能力、抢救操作等的影响。急诊创伤手术风险因素也包括多种:并发症、患者交叉感染、患者感染、医护人员感染等,根据这些风险因素,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例如:患者单独清创、心理护理、患者检查、手术防范等。结论:急诊创伤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因素,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不仅要提高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要有效减少医护人员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作者:赵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治疗趋势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三叶草钢板与T型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例肩关节活动受限,2例肩关节疼痛,对照组4例肩关节活动受限,5例肩关节疼痛,2例螺钉松动,观察组 Neer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6.7%,对照组为73.3%,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钢板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荣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初次献血者参加成份献血的合格率探讨

    目的:对初次献血者参加成份献血的合格率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昭通市中心血站在2013年1月-2013年6月进行无偿献血的人员8717人,其中初次献血者4851人,重复献血这3866人,对初次献血者参加成份献血的合格率进行分析。结果:初次献血者的成份献血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重复献血者,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人员中,女性的合格率要比男性要高,但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昭通市中心血站要尽可能的多开发一些愿意参加成份献血的初次献血人员,并挽留现有的成份献血人员,并对成份献血筛选条件所需的时间进行完善,尽量缩短献血人员的等待时间,从而增加昭通市初次献血着参加成份献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昭通市医疗用血的需求。

    作者:程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门诊输液中小儿输液时实施临床路径的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研究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200例门诊小儿输液时临床护理情况,将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有患儿100例,其中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性的小儿输液护理。而干预组患儿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在输液后,瓶内残留量,对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照,干预组患儿在输液后残留量平均是(11.1±1.9)ml,而常规组的液体残留量平均为(16.2±2.1)ml,干预组液体残留率明显比常规组低,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干预组的满意度得到96.0%,而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则是84.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输液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输液量准确性,提升护理的满意度,确保达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高血压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40位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经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后,40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做好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是确保降压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提高胃肠插管的成功率及护理体会

    提高胃肠插管的成功率是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普外科护士关心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清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护理中护理干预在改善神经功能上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双盲随机法将收集的54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 NFA与 FMA护理前与常规组无明显差异,但护理后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通过给予脑栓塞后抑郁患者心理、认知以及行为等强化干预,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还可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改善。

    作者:李堂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小儿隐睾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010年5月~2013年2月共收治58例小儿隐睾患者,通过正确的治疗。结果隐睾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小儿隐睾强调早期手术治疗,做好术前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做好局部护理,有助于早日康复。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浅谈乡镇医院老年病人住院率提高的潜在因素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老年人易患各种慢性病,住院机率相对提高了。又加上近几年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比例逐年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于是缩短疾病的治疗过程,住院治疗就成了治疗疾病的关键。从而使得老年人住院率近两年显著上升。

    作者:张建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高血压病的观察与护理研究。方法:选取于2011年0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50例高血压病患者,给予患者有效地观察和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过程开展和疾病痊愈。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基层卫生院手足口病的防控措施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探讨基层医院防控手足口病的措施。方法:收集我卫生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47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对流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5月、9月发病率分别为31.07%和19.63%,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以1岁患儿发病率27.36%,明显高于其他年龄,2岁之后患儿发病率呈递减趋势,10岁以上患儿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散居儿童发病率77.90%明显高于幼托儿童和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传播快、流行强度大,基层卫生院应加强疾病的监测防控,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抑制疾病的流行。

    作者:莫国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