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治疗狂证的功用辨析

刘雅芳;姚新敏;朱晓明;程伟

关键词:苦参, 狂证, 古籍记载, 功效
摘要:中国古代多部中药学典籍中记载苦参具有“主结气、除伏热、安五脏、定志、益精”等作用.自晋代《肘后备急方》至近代,有诸多中医药学著作中记载了运用苦参治疗狂证的方法,一般采用苦参单方或苦参佐以薄荷.根据中医学对狂证病因的认识,可以推断苦参主要依靠清热作用来治疗狂证,同时其主结气、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等作用也应该是有效的辅助作用.现代医学对苦参药理作用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催眠、抗中枢兴奋等作用,也可以佐证苦参对狂证的独特治疗效果.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消异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活血消异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血清激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EM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活血消异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血清激素及炎性因子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0%,对照组为9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8+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2、LH、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异方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EMS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激素、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郄雪莲;王丽娟;任丽坤;马彩燕;赵会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输入性人皮肤蝇蛆病1例

    报道双翅目昆虫幼虫致皮肤蝇蛆病1例.患者发病前有南美洲旅游史,回国后右侧膝关节、右小腿出现多处皮下结节伴痛痒,局部外用药后结块溃破并自行挤出1条死虫体.经手术治疗取出另2条活虫体,术前外用中药提脓祛腐,术后外用中药冲洗伤口、生肌长肉,结合口服中药汤剂综合治疗后痊愈.

    作者:沈义婷;阙华发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不同溶媒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目的:考察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5种常用溶媒配伍后的稳定性,优选出佳溶媒配伍方案,为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将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5种常用溶媒配伍,定时考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和不溶性微粒.结果: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与5种临床常用的不同溶媒配伍混合配制后,外观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但不溶性微粒均随着配伍时间的延长而增多,4h后,≥10 μm不溶性微粒数均超出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且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配合1h后,≥10 μm不溶性微粒数超出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4h后,≥25 μm不溶性微粒数超出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佳配伍溶媒是10%葡萄糖注射液,其次为5%葡萄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且配伍后的溶液应在4h内使用完毕.

    作者:杨雅莉;刘小萍;曾菲;张成;李红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加减苍附导痰汤结合有氧运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探究加减苍附导痰汤结合有氧运动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性激素、胰岛素、卵巢组织PI3K/PKB/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成功造模后随机分为加减苍附导痰汤组、加减苍附导痰汤+有氧运动组、模型组,同时设空白组.干预28 d后,测量大鼠体质量变化;检测FINS、FP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检测血清中T、LH、FSH含量;检测卵巢组织中PI3K/PKB/mTOR蛋白水平的表达,光镜下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加减苍附导痰汤+有氧运动组及加减苍附导痰汤组大鼠体质量、FPG、FINS、IR、T、mTOR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PI3K/PKB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0.05).加减苍附导痰汤+有氧运动组大鼠PI3K/PKB蛋白表达量高于加减苍附导痰汤组,而mTOR蛋白表达量低于加减苍附导痰汤组(P<0.05).结论:加减苍附导痰汤结合有氧运动和加减苍附导痰汤均能减轻肥胖型PCOS-IR大鼠体质量,改善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但前者在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PKB/mTOR活性方面明显优于后者.

    作者:卢如玲;王丽珍;袁烁;古子娟;朱妹妹;操红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清宫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清宫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清宫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封闭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2周、3个月进行VAS、NDI评分和总有效率的统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3个月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VAS、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VAS、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93.33%;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宫正骨手法对于改善颈源性枕大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和颈椎功能疗效肯定,特别是中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封闭治疗.

    作者:林留洋;高翔;李俊海;魏明超;郑成俊;潘贵春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补土伏火”学说探析

    考证“补土伏火”理论起源,诠释其理论内涵,整理医家应用“补土伏火”的经验,探析其作为治法的临床应用特点.“补土伏火”学说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内容,意指培补中焦脾胃,能使邪火得伏,即“土厚火自敛”,“补土伏火”学说肇始于《内经》,发挥于李东垣,在明清医家中普遍运用,是临床常用治法之一.

    作者:姚鹏宇;孟庆松;程广清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不同产地白及饮片与伪品水白及饮片的比较研究

    目的:鉴别正品白及与伪品水白及.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含量测定方法比较正品陕西产白及、贵州产白及与伪品水白及3者的饮片在形状、显微、多糖含量3方面的区别.结果:与伪品水白及比较,正品白及饮片有2~3个爪状分枝,表皮细胞壁波状弯曲、壁增厚、孔沟明显、纹孔密集;多糖含量明显高于水白及.结论:通过性状、显微鉴别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鉴别正品和伪品白及.

    作者:郑梦迪;胡琳;李伟泽;张彦;汪兴军;申旭霁;张寒;冯青青;常艳丽;杨菲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中药石菖蒲的研究进展

    总结和分析石菖蒲在资源分布、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药材的合理用药及综合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邵福平;田蕾;田妹;戴玉叶;陈龙梗;杨青山;程旺兴;王进;杨康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动静互补平衡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动静互补平衡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关节疼痛、关节活动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CL-90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94%(P<0.05).结论:动静互补平衡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过程中,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与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旭辉;张红莉;许蝶;彭扬帆;曾文珊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苦参治疗狂证的功用辨析

    中国古代多部中药学典籍中记载苦参具有“主结气、除伏热、安五脏、定志、益精”等作用.自晋代《肘后备急方》至近代,有诸多中医药学著作中记载了运用苦参治疗狂证的方法,一般采用苦参单方或苦参佐以薄荷.根据中医学对狂证病因的认识,可以推断苦参主要依靠清热作用来治疗狂证,同时其主结气、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等作用也应该是有效的辅助作用.现代医学对苦参药理作用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催眠、抗中枢兴奋等作用,也可以佐证苦参对狂证的独特治疗效果.

    作者:刘雅芳;姚新敏;朱晓明;程伟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王东岩教授针刺治疗喉痉挛验案1则

    介绍1例喉痉挛患者的就诊、治疗以及预后的过程,患者为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突发呼吸困难,产生巨大的心理恐惧,王东岩教授根据中医辨证,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经过5次治疗,喉痉挛未作,巩固治疗5次,1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作者:宋晶;王东岩;何雷;姜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有胃气则生”的肿瘤预后观

    《内经》提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十分重视脾胃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主肌肉等.现代医学从消化吸收、神经内分泌、免疫、血液、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脾本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同时营养不良、贫血、肌肉消瘦、免疫低下、功能状态评分低、脾虚又是肿瘤的不良预后指征,体现出“有胃气则生”的现代医学内涵.在临床实践中对肿瘤病情进行宏观把控,根据预后评估协调治疗手段,为恶性肿瘤提供治疗指导思路,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王威;贺凡;王雄文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的疗效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桃红四物汤治疗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arthroplasty,UKA)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UKA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分别于术前2d和术后第3、7、10天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术口局部肤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并发DVT.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APTT,PT及D-二聚体均增加;术后第7、10天,两组患者APTT,PT及D-二聚体均降低;术后第3、7天,治疗组患者APTT,PT及D-二聚体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术口皮肤温度均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口皮肤温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WBC计数均较术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天,治疗组患者外周血WBC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7、10天,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降低UKA术后患者术口皮肤温度,减少炎症,改善凝血功能,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许光明;许学猛;刘文刚;赵传喜;卢岩岩;陈国材;缪忠绿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顾文忠临证重用苍术经验总结

    总结顾文忠教授重用苍术治疗阳痿、嘈杂及泄泻3则病案的临证治疗经验.顾师认为该3例患者均属因湿浊阻滞引起的病证,诸湿肿非苍术不能除,治疗上以大剂量(100~110g)苍术燥湿运脾为主,疗效显著.

    作者:徐勤芳;顾文忠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林国华教授临证应用岭南火针经验

    林国华教授临床应用岭南火针,从3个方面治疗疾病:以“以热引热”,即“火郁发之”的理论在岭南火针应用中的实际体现;“以点代灸”是对岭南火针作用的一个延伸性思考;“以痛为腧”在岭南火针的针刺选穴中有指导作用.在临床上,林教授将上述3种核心思想圆融变通,并结合中医理论指导实践,充分展现出火针的疗效.

    作者:林诗雨;裴文娅;钱桂凤;李虹竹;赵玮璇;刘琨;林国华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杞参增忆茶对小鼠学习及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杞参增忆茶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取ICR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阳性(养血安神片)对照组,C、D、E组为杞参增忆茶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d后,使用跳台记录仪测试药物对小鼠记忆保持的影响.结果:杞参增忆茶低、中、高剂量组小鼠随着药物剂量的加大,跳台潜伏期逐渐延长.其中,杞参增忆茶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杞参增忆茶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O1),说明杞参增忆茶能增强小鼠的记忆功能,提高记忆力.结论:杞参增忆茶具有增强小鼠记忆力的功效.

    作者:杨惠;蔡萍;戎宽;匡建军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针灸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MDA、SOD及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灸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卡比多巴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DA、SOD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病情(UPDRS)和生活质量(PDQ-39)改善情况,并根据UPDRS改善情况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SOD水平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DA、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UPDRS、PDQ-3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帕金森病可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

    作者:刘爱国;吴秀玲;徐静红;卢宝全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患者中医证候学特点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以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填写相关临床调查问卷,进行一般情况、改良Kupperman量表的症状评分量表、中医证候学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调查的110例患者中,有抑郁倾向者77例,占70.00%;(2)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的77例患者中,肾阴虚者42例(54.55%)、肾阴阳两虚者27例(35.06%),肾阳虚者8例(]0.39%),结果显示以肾阴虚、肾阴阳两虚者多见,兼有肝郁者53例(68.83%),研究结果说明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的人群多兼夹有肝郁证;(3)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的77例患者研究结果提示,随着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程度的加重,合并抑郁倾向的可能性增加.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虚为本,合并抑郁倾向患者多兼夹肝郁证.肾虚肝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抑郁倾向患者的主要病机特点,中医治疗本病时,在调补肝肾的基础上重视养肝柔肝,对于防治本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倩倩;黄文玲;魏爱平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广东道地药材巴戟天中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研究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广东道地药材巴戟天中游离氨基酸和结合氨基酸含量的方法,为其资源开发及药效物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和微波消解法分别制得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17种氨基酸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5,游离氨基酸加样回收率为96.80%~101.63%,RSD%为1.61%~3.71%,水解氨基酸加样回收率为97.97%~ 104.92%,RSD%为0.62%~3.21%.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巴戟天中游离氨基酸和结合氨基酸含量测定.

    作者:杨欣;李咏梅;黎行山;陈地灵;祁龙凯 刊期: 2018年第22期

  • 尹建平教授从湿热内伏论治唇疮经验

    总结尹建平教授从湿热内伏论治唇疮经验;不同于历代医家对唇疮病的认识,尹建平教授深入研究伏邪学说,另辟蹊径,因地制宜,基于风邪外袭、湿热内伏、伤阴化燥的病机,以内清脾胃湿热、外疏风邪的表里双解之法,对内伏于机体的湿热进行孤消分之,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通过三焦分治并兼顾外邪论治,准确把握湿与热的轻重,清热不伤阳,燥湿不助热,及时运用滋补药,遣方用药灵活,治疗难治性唇疮屡有奇效.

    作者:罗依;尹建平;陈柏书 刊期: 2018年第22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