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健;胡雪莲;张恩娟
目的:分析我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情况,为提高用药合理性和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抗肿瘤中成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低增幅达7.48%.3年中,单品种消耗金额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康艾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3年中,排列DDDs前2位的药品是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十一味参芪片;DDC高的均为康莱特注射液.结论:我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医院还应加强监督管理,规避用药风险.
作者:钱先中;王冬雪;仵利军;王韩韩;廖永芳;曹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从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入手,对近年来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构效关系,以期对此类药物的研究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作者:罗兴训;李鹏;陈琴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葛根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葛根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状况,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生活质量以及疼痛状况进行评估,并随访分析患者复发状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愈显率50.0%,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半年随访中,治疗组复发率为8.3%,对照组复发率为57.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葛根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颈心综合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浩;赵庆;杨春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收集129首古代治疗瘿病的方剂,统计单味药用药频次与用药种类,探究古人治疗瘿病用药规律,并对古代瘿病特殊方剂加以研究分析.依据现代甲状腺疾病用药规律分析文献,对比古代用药与现代用药的异同.
作者:王彤瑞;高天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白马散外敷及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治疗14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失眠、情绪等领域有明显改善(P<0.05),在呼吸困难、便秘腹泻方面则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认知功能、疲倦、恶心呕吐、食欲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治疗组为26.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孟云;曾柏荣;王理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炷灸与超激光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艾炷灸组和超激光组,每组35例.两组穴位均取双侧颈百劳、肩中俞、心俞,艾炷灸组用艾炷直接灸,超激光组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激光照射.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1个月,观察NPQ颈痛量表、VAS评分,并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和随访1个月,两组NPQ、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NPQ、VAS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NPQ、VAS评分比较,艾炷灸组低于超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炷灸与超激光治疗颈椎病颈痛均有较好疗效两者近期疗效相当,但艾炷灸远期疗效优于超激光.
作者:黄彬;邓万溪;周凯欣;覃正杰;欧海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热痞证在教材中归入太阳病变证,有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和附子泻心汤证.通过对症状和方药的分析,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属阳明病,附子泻心汤证属厥阴病.只有在六经辨证的大框架下,两证才能得到正确认识和充分运用.
作者:侯养彪;林寓淞;李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根据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原理和特点,结合证候类中药疗效评价现状,探讨单病例随机对照循证医学研究模式应用于证候类中药临床研究的可行性及潜在价值.
作者:刘玉;彭立生;秦秀德;贾丹;曾真;彭松龄;陈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发作性睡病表现为白天出现不可抗拒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障碍,典型临床表现为四联征:日间过度睡眠、睡眠麻痹、猝然发作、入睡前幻觉[1]发作性睡病对患者生活影响巨大,特别是伴有猝然发作,极易发生外伤和交通事故,导致残疾和经济损失.老年性发作性睡病是指患者年龄超过40岁(即发作性睡病高峰年龄),包括晚发,诊断延迟及随年龄增长发展而来的发作性睡病.老年性发作性睡病有其自己特点,共患其他睡眠障碍性疾病较多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内科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肝病、肾病、甲状腺疾病、肿瘤等以及合并多种用药情况[2]在治疗上首选中枢兴奋药物莫达非尼[3]吸哌甲醋甲酯、苯丙胺类这些药物及抗猝倒药物羟丁酸钠[4]和抗抑郁药氯米帕明、普罗替林、文拉法辛[4]等.老年性发作性睡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多寐范畴,指不分昼夜,时时欲寐,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的病证,病位在心、脾、肾,多属本虚标实.本文就范刚启教授在临床中所诊治的1例发作性睡病报道如下.
作者:吴天晨;范刚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阐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总结了近年来疏肝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认为疏肝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代表方药疏肝和胃方和丁香降气方具有显著的临床开发前景.
作者:朱全刚;高佳莺;柴蓉蓉;张若曦;顾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Y.H.Chen et C.Ling的根茎.性温,味辛、苦,归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等功效;主治血瘀气滞,癥瘕积聚,胸痹心痛,经闭痛经,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等[1].《本草图经》言其:“破积聚诸气,为要之药”.现代研究表明,莪术含有莪术油,β-榄香烯,姜黄素、莪术酮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2-4].因此,近年来莪术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作者:高玉琼;韩聪;朱国福;朱元章;褚春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回神醒脑汤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58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高压氧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回神醒脑汤治疗.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精神障碍、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积分均有所升高(P<0.05),在治疗后随访中,治疗组MMSE积分降低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后相比,出现显著降低(P<0.05);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和随访中的MMSE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呈现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神醒脑汤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行为能力和认知功能.
作者:田二荣;乌杰;任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序:今年6月初,我们6位同仁(朱兵教授、叶明柱教授、李永明博士、樊蓥博士、彭增福博士)通过讨论,决定新建一个“反映点针灸弘扬堂”微信群来主导与推广以反映点(或敏化穴位,也包括了分布于肌肉层的反映点-激痛点)为靶点的现代针灸医学.不到1周,我们的动议就得到海内外广大中西医针灸医生的积极响应,群友立即猛增到400余人,群内讨论热烈,这说明发展现代针灸是当前很多同仁的共识.为了进一步阐明反映点针灸与中医经典的关系,以及它的科学意义,我特撰写本文供大家讨论.
作者:金观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从“角药”的内涵、形成基础、历代医家的贡献、蕴含的配伍原则等方面,对“角药”理论进行探析,并概述其现代临床各系统的应用.
作者:杨聪聪;司国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注射器针头松解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注射器针头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痛点封闭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VAS评分明显好转,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注射器针头松解治疗跟病症,可明显减轻疼痛,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董文波;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CBM、VIP、PubMed、Coehrane数据库和手工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4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依据改良后的Jadad量表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2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患者15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干预措施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5,95%CI(1.19,1.31),P<0.00001],降低复发率[RR=0.45,95%CI(0.26,0.77),P=0.003],降低红细胞沉降率[WMD=-5.36,95%CI(-8.10,-2.61),P=0.0001].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
作者:吴驻林;张思容;王露;彭立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赵杨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师临证30余年,学验俱丰,长期从事中医脑病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及多种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在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疗效显著,笔者有幸投于赵师门下,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赵老师治疗帕金森便秘的经验整理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唐莉莉;赵杨;梁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体质的相关概念,并且论述了祖国医学对干眼的认识.何慧琴根据干眼患者临床症状,将干眼患者体质大致分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和血瘀质,并根据这4类不同体质干眼患者的不同症状总结出了自己的中医治疗经验.
作者:朱琳;何慧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骨松健骨方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股骨骨密度、力学结构的影响,探讨骨松健骨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去势雌性大鼠作为骨质疏松模型,将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骨松健骨方低、中、高剂量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雌二醇组灌胃雌二醇,骨松健骨方低、中、高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骨松健骨方,给药12周后,检测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和骨矿含量,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Micro-CT检测股骨远端的骨小梁数目及形态等变化情况.结果:给药后,E2组、骨松健骨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不同程度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E2组和骨松健骨方中剂量、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大鼠股骨BMD的下降(P<0.01),呈剂量依赖性;骨矿物含量(BMC)在各组之间未见明显变化;E2组及骨松益强方中、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大鼠骨应力、弹性模量(P<0.05或P<0.01)及大载荷(P<0.05).结论:骨松健骨方可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强度,防止大鼠雌激素减少所引起的体质量增加,增加大鼠骨密度,改善骨显微结构,增加骨小梁数目,降低骨小梁间隙,增强骨骼生物力学性能,对去势大鼠的骨丢失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毛春焕;孔西建;毛书歌;王咪娜;范鑫梅;张明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癌性骨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及羟考酮缓释片口服,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治疗.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止痛药用量等.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EORTCQLQ-C30)评分显示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阿片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骨痛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减少阿片类用量,减少药物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颖;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