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养彪;林寓淞;李冰
费伯雄养生防病思想为天人合一,防病于先;修心养性,怡情培气;注重食养,详明宜忌等几个方面.其理法明确,用药和缓,研究、继承和发扬费伯雄的养生学术思想对推动现代中医养生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欧志斌;颜晓静;曹震;张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体质的相关概念,并且论述了祖国医学对干眼的认识.何慧琴根据干眼患者临床症状,将干眼患者体质大致分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和血瘀质,并根据这4类不同体质干眼患者的不同症状总结出了自己的中医治疗经验.
作者:朱琳;何慧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热痞证在教材中归入太阳病变证,有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和附子泻心汤证.通过对症状和方药的分析,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属阳明病,附子泻心汤证属厥阴病.只有在六经辨证的大框架下,两证才能得到正确认识和充分运用.
作者:侯养彪;林寓淞;李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1 病案介绍患者,女,64岁,因“头晕伴左上肢麻木半年,加重1周”于2015年9月14日入院,入院后症见:头晕,劳累后加重,无天旋地转感,无恶心呕吐,左上肢肢体麻木(从左侧颈部到指尖),以清晨为甚,常因麻木而醒,持续半个多小时才能缓解,纳眠可,二便正常,舌暗有瘀点,苔白厚,脉弦滑.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后查头颅MRI示双侧额顶叶皮层下、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多发慢性缺血灶,MRA示:轻度脑动脉硬化.颈椎X线提示颈椎病,TCD示:脑动脉硬化频谱.颈动脉彩超示:颈动脉硬化伴左侧斑块形成.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眩晕;痹证.辨证:痰蒙清窍,瘀阻脉络.治法:化痰息风,祛瘀通络,中药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针灸:双侧:风府、颈百劳,左侧:天宗、肩井、肩髃、曲池、外关、列缺、合谷.平补平泻,留针15 min(患者不能坚持30 min).西药予血塞通、桂哌齐特静脉滴注,口服尼莫地平、倍他司汀,配合颈部理疗治疗1周,患者头晕好转,仍左上肢麻木.
作者:杨娇;郭锡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按照循证医学(EBM)的要求全面检索了15年来国内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2篇,进行了系统评价.合并OR=5.03,95%CI[3.48,7.27],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8.62,P<0.00001).结论:从国内的临床文献来看,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但试验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作者:陈果;向娟;邓鸿博;陈海交;薛智慧;陈俊军;李铁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序:今年6月初,我们6位同仁(朱兵教授、叶明柱教授、李永明博士、樊蓥博士、彭增福博士)通过讨论,决定新建一个“反映点针灸弘扬堂”微信群来主导与推广以反映点(或敏化穴位,也包括了分布于肌肉层的反映点-激痛点)为靶点的现代针灸医学.不到1周,我们的动议就得到海内外广大中西医针灸医生的积极响应,群友立即猛增到400余人,群内讨论热烈,这说明发展现代针灸是当前很多同仁的共识.为了进一步阐明反映点针灸与中医经典的关系,以及它的科学意义,我特撰写本文供大家讨论.
作者:金观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中药封包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癌性骨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及羟考酮缓释片口服,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治疗.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止痛药用量等.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EORTCQLQ-C30)评分显示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阿片类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癌性骨痛效果明显,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减少阿片类用量,减少药物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唐颖;张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着笔,详细阐述了当今为大家所应用的一些养生方式,并分析了普及和倡导中医传统养生学及以其为基础形成的养生方式对个人及社会所产生的效益.
作者:马中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在两轮德尔菲问卷调查结果基础上,根据中医儿科行业专家对穴位敷贴干预小儿脾虚质的共识为框架,为制定《中医“治未病”标准制订·穴位敷贴干预小儿脾虚质》的指南初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编制并进行两轮《穴位敷贴干预小儿脾虚质专家问卷调查》,向全国40位专家发送问卷调查,对两轮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两轮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33份和32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2.5%和80.0%,专家对其中指标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较高.结论:专家的积极性较高,分布地区广,具有代表性,《穴位敷贴干预小儿脾虚质》涉及的小儿脾虚质判断标准和临床分型基本得到专家的认可,少数条目需要调整.
作者:沈晓华;袁雪晶;许慧洁;孙轶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炷灸与超激光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艾炷灸组和超激光组,每组35例.两组穴位均取双侧颈百劳、肩中俞、心俞,艾炷灸组用艾炷直接灸,超激光组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激光照射.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1个月,观察NPQ颈痛量表、VAS评分,并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和随访1个月,两组NPQ、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NPQ、VAS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两组NPQ、VAS评分比较,艾炷灸组低于超激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炷灸与超激光治疗颈椎病颈痛均有较好疗效两者近期疗效相当,但艾炷灸远期疗效优于超激光.
作者:黄彬;邓万溪;周凯欣;覃正杰;欧海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处方132首,通过用药频次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头风病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的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律.挖掘出处方核心药物,并推演出13首新处方.结论: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多以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为主,擅用风药,重视虫类药的运用,常配伍安神定志之品,数法并举,综合调理.
作者:王一战;富苏;虞雪云;王玉贤;韩经丹;范吉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合平肥茶对单纯性肥胖大鼠(DIO)体质量、血脂、血糖、白色脂肪组织解偶连蛋白1(UCP-1)和下丘脑阿片促黑色素原(POMC)的影响.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低脂组(10只)和高脂组(40只),分别以低脂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高脂组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奥利司他组、复合平肥茶组,每组10只.低脂组和模型组予以蒸馏水灌胃,奥利司他组和复合平肥茶组分别予以奥利司他和复合平肥茶灌胃.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测体质量、血脂、血糖、白色脂肪组织UCP-1 mRANA表达水平和下丘脑POMC mRNA表达水平.结果:复合平肥茶组和奥利司他组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血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复合平肥茶和奥利司他组脂肪组织UCP-1 mRNA和下丘脑POMC mRNA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5).奥利司他组大鼠皮毛发黄,精神萎靡,活动度减少,且大便溏稀不成形,而复合平肥茶大鼠皮毛有光泽,精神可,活动灵敏,大便正常.结论:复合平肥茶可以抑制大鼠体质量的增长,增加UCP-1 mRNA和POMC mRNA表达促使白色脂肪棕色化,保护糖脂代谢平衡.
作者:刘志君;何军锋;刘霞;胡岳山;屈娅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发作性睡病表现为白天出现不可抗拒的发作性短暂性睡眠障碍,典型临床表现为四联征:日间过度睡眠、睡眠麻痹、猝然发作、入睡前幻觉[1]发作性睡病对患者生活影响巨大,特别是伴有猝然发作,极易发生外伤和交通事故,导致残疾和经济损失.老年性发作性睡病是指患者年龄超过40岁(即发作性睡病高峰年龄),包括晚发,诊断延迟及随年龄增长发展而来的发作性睡病.老年性发作性睡病有其自己特点,共患其他睡眠障碍性疾病较多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内科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肝病、肾病、甲状腺疾病、肿瘤等以及合并多种用药情况[2]在治疗上首选中枢兴奋药物莫达非尼[3]吸哌甲醋甲酯、苯丙胺类这些药物及抗猝倒药物羟丁酸钠[4]和抗抑郁药氯米帕明、普罗替林、文拉法辛[4]等.老年性发作性睡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多寐范畴,指不分昼夜,时时欲寐,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的病证,病位在心、脾、肾,多属本虚标实.本文就范刚启教授在临床中所诊治的1例发作性睡病报道如下.
作者:吴天晨;范刚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注射器针头松解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注射器针头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痛点封闭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VAS评分明显好转,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后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注射器针头松解治疗跟病症,可明显减轻疼痛,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作者:董文波;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心脉神组方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比较不同提取工艺心脉神组方对大鼠心电图、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结果:心脉神各提取物组均能有效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心脉神醇提取物高剂量组、水提取物和水提醇沉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LDH;醇提取物各剂量组、水提取物低剂量组和水提醇沉提取物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CK;心脉神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和水提醇沉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SOD;水提取物高剂量组和水提醇沉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MDA含量.结论:心脉神组方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水提醇沉提取物均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作者:雷健;胡雪莲;张恩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热封包护理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胆石病并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予标准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再予中药热封包护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评估其胃肠功能;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发生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产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呈下降趋势,在术后3d达峰谷,术后7d开始回升;治疗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封包护理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胃动素、胃泌素相关.
作者:任桂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白马散外敷及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治疗14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失眠、情绪等领域有明显改善(P<0.05),在呼吸困难、便秘腹泻方面则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认知功能、疲倦、恶心呕吐、食欲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治疗组为26.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孟云;曾柏荣;王理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原名祚蝉壳,又名枯蝉、伏蜟,《药性论》始有蝉蜕之名,后世又称为蝉退、蝉衣[1],味甘,性寒,归肺、肝经.功用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等[2].药理研究显示,蝉蜕主要含有氨基酸类、蛋白质、甲壳质和酸性及酚类化合物、微量元素、钙、铝等[3],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镇静等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对各大系统多种疾病都能取得较好疗效[4].现就蝉蜕治疗失眠的机理简述如下.
作者:周旭;赵兴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情况,为提高用药合理性和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抗肿瘤中成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低增幅达7.48%.3年中,单品种消耗金额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康艾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3年中,排列DDDs前2位的药品是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十一味参芪片;DDC高的均为康莱特注射液.结论:我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医院还应加强监督管理,规避用药风险.
作者:钱先中;王冬雪;仵利军;王韩韩;廖永芳;曹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CBM、VIP、PubMed、Coehrane数据库和手工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4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依据改良后的Jadad量表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2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患者15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干预措施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5,95%CI(1.19,1.31),P<0.00001],降低复发率[RR=0.45,95%CI(0.26,0.77),P=0.003],降低红细胞沉降率[WMD=-5.36,95%CI(-8.10,-2.61),P=0.0001].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
作者:吴驻林;张思容;王露;彭立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