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聪聪;司国民
目的:研究糖脉康颗粒配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严重非增生性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2例严重非增生性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脉康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视力,眼底病变变化,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力均有提高,且治疗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P<0.05).结论:糖脉康颗粒配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严重非增生性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降低血液黏稠度、血液凝固性,维持血液流变学状态,控制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作者:林莹;黎绮雯;林小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1 病案介绍患者,女,64岁,因“头晕伴左上肢麻木半年,加重1周”于2015年9月14日入院,入院后症见:头晕,劳累后加重,无天旋地转感,无恶心呕吐,左上肢肢体麻木(从左侧颈部到指尖),以清晨为甚,常因麻木而醒,持续半个多小时才能缓解,纳眠可,二便正常,舌暗有瘀点,苔白厚,脉弦滑.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后查头颅MRI示双侧额顶叶皮层下、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多发慢性缺血灶,MRA示:轻度脑动脉硬化.颈椎X线提示颈椎病,TCD示:脑动脉硬化频谱.颈动脉彩超示:颈动脉硬化伴左侧斑块形成.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诊断:眩晕;痹证.辨证:痰蒙清窍,瘀阻脉络.治法:化痰息风,祛瘀通络,中药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针灸:双侧:风府、颈百劳,左侧:天宗、肩井、肩髃、曲池、外关、列缺、合谷.平补平泻,留针15 min(患者不能坚持30 min).西药予血塞通、桂哌齐特静脉滴注,口服尼莫地平、倍他司汀,配合颈部理疗治疗1周,患者头晕好转,仍左上肢麻木.
作者:杨娇;郭锡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结合《本草纲目》《证类本草》《食疗本草》《汤液本草》等书,研究《神农本草经》的上品药中轻身延年药物所具有的保健、延年益寿、抗衰老作用;从四气、五味、化学成分、药用部位、科属等方面多角度对具有抗疲劳和抗衰老作用的中药进行剖析.通过大样本量的分析药物的成分构成和组合规律.在研究的中药中,性味为甘、苦、平、温,主要成分为黄酮和糖类,根或茎入药的草本类药物可能具有此方面的研究价值.
作者:张丝雨;邓剑泠;赵程程;孙艳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白马散外敷及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口服,治疗14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0%,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疼痛、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失眠、情绪等领域有明显改善(P<0.05),在呼吸困难、便秘腹泻方面则无明显影响(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认知功能、疲倦、恶心呕吐、食欲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治疗组为26.7%,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马散外敷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孟云;曾柏荣;王理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赵杨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师临证30余年,学验俱丰,长期从事中医脑病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及多种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在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疗效显著,笔者有幸投于赵师门下,随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赵老师治疗帕金森便秘的经验整理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唐莉莉;赵杨;梁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葛根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葛根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状况,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生活质量以及疼痛状况进行评估,并随访分析患者复发状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7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愈显率50.0%,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半年随访中,治疗组复发率为8.3%,对照组复发率为57.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葛根汤加减联合推拿治疗颈心综合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浩;赵庆;杨春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阐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总结了近年来疏肝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认为疏肝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代表方药疏肝和胃方和丁香降气方具有显著的临床开发前景.
作者:朱全刚;高佳莺;柴蓉蓉;张若曦;顾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处方132首,通过用药频次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头风病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的处方中药物使用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律.挖掘出处方核心药物,并推演出13首新处方.结论:范吉平教授治疗头风病多以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为主,擅用风药,重视虫类药的运用,常配伍安神定志之品,数法并举,综合调理.
作者:王一战;富苏;虞雪云;王玉贤;韩经丹;范吉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熊胆消痔灵促混合痔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2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治疗组121例采用熊胆消痔灵纱条外敷换药,肛泰软膏组122例采用肛泰软膏纱条外敷换药,凡士林组119例采用凡士林纱条外敷换药,观察21 d,对3组临床疗效、换药后疼痛积分及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3年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4.2%,肛泰软膏组治愈率为74.5%,凡士林组治愈率为58.8%,治疗组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换药后疼痛积分及持续时间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出血发生例数少于其余两组、水肿发生例数少于凡士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胆消痔灵在促混合痔术后创面修复及防治痔术后并发症方面疗效确切.
作者:宾东华;翦闽涛;严建;曹晖;王爱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心脉神组方对垂体后叶素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比较不同提取工艺心脉神组方对大鼠心电图、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的影响.结果:心脉神各提取物组均能有效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心脉神醇提取物高剂量组、水提取物和水提醇沉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LDH;醇提取物各剂量组、水提取物低剂量组和水提醇沉提取物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CK;心脉神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和水提醇沉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SOD;水提取物高剂量组和水提醇沉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MDA含量.结论:心脉神组方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水提醇沉提取物均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作者:雷健;胡雪莲;张恩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费伯雄养生防病思想为天人合一,防病于先;修心养性,怡情培气;注重食养,详明宜忌等几个方面.其理法明确,用药和缓,研究、继承和发扬费伯雄的养生学术思想对推动现代中医养生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欧志斌;颜晓静;曹震;张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按照循证医学(EBM)的要求全面检索了15年来国内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有关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12篇,进行了系统评价.合并OR=5.03,95%CI[3.48,7.27],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8.62,P<0.00001).结论:从国内的临床文献来看,中药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有效,但试验研究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作者:陈果;向娟;邓鸿博;陈海交;薛智慧;陈俊军;李铁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建立HPLC-ELSD法测定特制接骨丸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3种皂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0 min,19%→21%A;10~19 min,21%→23%A;19 min~20 min,23%→32%A;20~28 min,32%A;28~29 min,32%→33% A;29~.40 min,33% A;40~41 min,33%→1 9% A;41~48 min,19% A);柱温:25℃;流速:1.0mL·min-1;ELSD检测器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08℃,气体流量为2.8 L·min-1.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分别在进样量为0.515~1.030、2.500~5.000、1.510~3.020 μg线性关系良好,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7%、97.49%、101.74%.结论:HPLC-ELSD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实现特制接骨丸中多种皂苷类成分的定量测定,从而用于特制接骨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志谦;张利静;夏华玲;马守芳;郑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从“角药”的内涵、形成基础、历代医家的贡献、蕴含的配伍原则等方面,对“角药”理论进行探析,并概述其现代临床各系统的应用.
作者:杨聪聪;司国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穴位埋线疗法是指利用现代医学的空芯针头,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其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是新发展的针灸技术之一.近年来由于埋线针具和植入线体的不断改良,被研究证明适用于大部分针灸适应证,使得埋线疗法在临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但对其不良反应报道较少.笔者跟随导师于针灸门诊实习期间曾遇1例患者穴位埋线后诱发癫痫发作,查阅近10年资料并未见类似报道,实属罕见,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娟;冯恩辉;胡萍;冯淑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介绍体质的相关概念,并且论述了祖国医学对干眼的认识.何慧琴根据干眼患者临床症状,将干眼患者体质大致分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和血瘀质,并根据这4类不同体质干眼患者的不同症状总结出了自己的中医治疗经验.
作者:朱琳;何慧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CBM、VIP、PubMed、Coehrane数据库和手工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4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依据改良后的Jadad量表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2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患者15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干预措施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5,95%CI(1.19,1.31),P<0.00001],降低复发率[RR=0.45,95%CI(0.26,0.77),P=0.003],降低红细胞沉降率[WMD=-5.36,95%CI(-8.10,-2.61),P=0.0001].结论: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
作者:吴驻林;张思容;王露;彭立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和分析中美新闻媒体报道中医药采用的评价策略和评价取向.方法:收集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期间,中美两国英语主流新闻媒体对拔罐疗法的25篇报道,人工标注语篇中的评价意义成分,通过语料库分析软件,对报道文本进行深入解读.结果:中美新闻媒体都将拔罐疗效的价值评价,民众对于拔罐疗法的情感认同作为报道的重点,而对于治疗对象和实施主体的判断评价较少.美国新闻媒体评价侧重于患者的直观感受和体验,而中国新闻媒体将重心放在评价拔罐治疗的效果上.结论:中美新闻媒体报道的评价策略差异,体现了不同的认知体系和话语模式.
作者:叶青;吴青;周阿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热封包护理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胆石病并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予标准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再予中药热封包护理.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评估其胃肠功能;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发生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产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呈下降趋势,在术后3d达峰谷,术后7d开始回升;治疗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封包护理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胃动素、胃泌素相关.
作者:任桂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我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情况,为提高用药合理性和药事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抗肿瘤中成药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低增幅达7.48%.3年中,单品种消耗金额排列前3位的分别是康艾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3年中,排列DDDs前2位的药品是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和十一味参芪片;DDC高的均为康莱特注射液.结论:我院抗肿瘤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医院还应加强监督管理,规避用药风险.
作者:钱先中;王冬雪;仵利军;王韩韩;廖永芳;曹畅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