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炎免疫中药煎剂治疗难治性特发性炎性肌病的疗效观察

谢爽;邢会芳;堵建姗;刘佳;翟梦;谢东泽

关键词:难治性特发性炎性肌病, 抗炎免疫, 中药煎剂
摘要:目的:评价抗炎免疫中药煎剂治疗难治性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74例难治性IIM患者经抗炎免疫中药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皮肤损害、肌无力及肌肉外表现的疗效.结果:对于皮损有效率为84.2%.治疗乏力、下蹲起立不能及卧床的有效率分别为92.3%、88.5%及90.0%,肌力开始改善的时间分别为(2.4±3.3)个月、(1.2±0.6)个月及(0.7±0.6)个月;肌力完全恢复的时间为:(8.8±6.6)个月、(5.0±3.4)个月及(3.6±3.3)个月.治疗吞咽困难的有效率为83.3%.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患者,呼吸困难的有效率为93.8%,治疗(9.6±5.7)个月,影像学改善开始出现,治疗(14.5±12.7)个月,影像学恢复正常.结论:抗炎中药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炎性肌病不但对肌无力有效,对肌外损害同样有效.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验案4则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可以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贫血、高血压、皮肤瘙痒、不安腿、失眠、肾性骨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进入到终末期肾病,因为须要控制水、电解质等摄入,临床上使用中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较少.笔者在临床中使用中医药治疗血液透析相关的并发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江;陈天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Orexi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胃安神方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食欲素A(OrexinA)的影响.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和胃安神方低、中、高剂量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Orexin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下丘脑Orexi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胃安神方低剂量组OrexinA含量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安神方中、高剂量纽Orexin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和胃安神方中、高剂量组Orexi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胃安神方中、高剂量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阳性细胞数目、积分光密度(IOD)均低于模型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和胃安神方可下调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食欲素A(OrexinA)含量;和胃安神方治疗失眠症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OrexinA水平有关.

    作者:张强;李绍旦;刘毅;曹科;杨明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循经按摩结合穴位贴敷疗法干预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经按摩结合穴位贴敷干预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经验抗生素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手指点穴、循经按摩和穴位贴敷疗法,2次/d.疗程均为10d.通过观察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d后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0d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循经按摩干预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症状、体征.

    作者:段文丽;张月娟;余艳兰;朱正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现代学徒制在针推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针灸推拿临床实践能力中的应用可行性及措施,认为提高临床实践能力,迫切需要一种创新的临床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更高效.

    作者:胡文梅;贾爱明;田其濡;张红;高梦君;沈蓓蓓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对功能状态的护理措施在偏瘫患者中的研究

    目的:进一步探讨针对不同功能状态实施差异性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将80例不同程度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康复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肢体功能评定结果给予系统化、个性化的中西医康复护理.连续观察1个月后评价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174,P=0.002).结论:根据功能分级制定的偏瘫患者护理方案较常规护理更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同时,又可提升护士职业价值感和决策能力.

    作者:杨志宏;韩冰;王田;范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双参通冠方对心肌梗死大鼠HIF-1α和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双参通冠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内皮细胞VEGF及上游调控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双参通冠方防治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2.5 g/kg)、中剂量组(5 g/kg)、高剂量组(7.5g/kg),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灌胃给药2周后,取大鼠的心肌组织,制备心肌组织匀浆,Elisa法检测VEGF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及上游调控因子HIF-1α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VEGF含量和VEGF、HIF-1 α表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参通冠方低剂量组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低于双参通冠方中剂量组,双参通冠方高剂量组VEGF含量和VEGF、HIF-1α表达高于双参通冠方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参通冠方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缺血区心肌组织中VEGF含量和上游调控因子HIF-1α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缺血部位血管新生,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永刚;李彩红;于远望;钟伟;齐婧;尚俊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顺铂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顺铂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影响,并讨论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细胞,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顺铂分别单独及联合作用于PANC-1细胞,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顺铂单独及联合作用PANC-1细胞后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凋亡因子Caspase-9、Fas和Survivin的含量.结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顺铂均能有效抑制PANC-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可促进Caspase-9、Fas的表达,抑制Survivin的表达.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顺铂能协同抑制PANC-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上调Caspase-9、Fas及下调Survivin因子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恒;吴倩;薛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苏黄止咳胶囊的分析与探讨

    苏黄止咳胶囊是以“风咳”理论为依据组方而成,方以炙麻黄、紫苏叶为君,宣散肺中之邪,止咳平喘,能有效减少咳嗽次数,改善咳嗽程度;五味子等为臣,收敛肺气,疏解气道挛急;佐以前胡等,不仅增强麻黄疏风之力,而且更加强升降相协作用;更配合地龙等能进一步加强疏散风邪,疏风也可以舒缓气道;应用牛蒡子为使药更能利咽止痒[1].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口服苏黄止咳胶囊止咳治疗的实践并对其进行用药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王强;赵淑慧;张湛;高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创新《中药商品学实验实训》教学方法初探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在中药商品实验实训的教学中引入了PBL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及探究式教学法.结果表明,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性科学思维的培养.

    作者:张芳;郭庆梅;李峰;徐凌川;李宝国;冯帅;张永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山牡荆提取物对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山牡荆提取物对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煎煮法提取山牡荆,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山牡荆提取物粉末;将6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山牡荆提取物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前3组建立大鼠慢性肾炎模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剂量为10 g/kg/d,持续4周,空白对照组大鼠注射一定量的蒸馏水.观察山牡荆提取物对模型大鼠相应指标的影响.结果:山牡荆提取物对慢性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血脂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山牡荆提取物具有治疗大鼠慢性肾炎的功效.

    作者:王飞娟;景鹏;王燕;张爽;高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李丽芸论治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经验拾萃

    李丽芸辨治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经验丰富,认为本病虚实夹杂,提出辨证须识虚、湿、瘀:施治法则补、利、消;常用经验方消淋方加减辨证,临证时结合现代医学及传统综合疗法,用药平中见奇,常中寓巧,故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作者:胡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悬吊运动疗法配合靳氏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疗法配合靳氏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靳氏肩三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疗法(SET).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功能Constant-Murley评价量表(CM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肩功能Constant-Murley评价量表评分明显增加,且治疗组增加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悬吊运动疗法配合靳氏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运峰;李丽;张瑶;陈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选穴规律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近20年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纳入文献的统计归纳,总结临床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规律,为临床提供一些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相关方法,统计并描述纳入文献的常用穴位、经络及施术方法.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328篇,涉及46个主穴、1726频次.选用穴位累积频率50%以上且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肺俞、迎香、大椎、印堂、合谷、足三里.应用频次多的经络为膀胱经、大肠经.结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所选穴位主要集中在肺俞、迎香、大椎、印堂、合谷、足三里;经络以膀胱经、大肠经为常见.

    作者:宋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医药科普调查研究现状分析——基于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的双重视角

    目的:通过回顾梳理我国的中医药科普调查研究现状,分析评价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与建议.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2007-2015年的主题文献检索,并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筛选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统计发现,中医药科普调查研究的相关学术论文主要刊登在医学、卫生专业期刊上;主要研究者为医学、卫生专业研究人员;调查对象主要为卫生服务需求者;主要议题涉及中医社会认同度、就医行为、中医药基础理论、养生保健等;问卷式调查是中医药科普调查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结论:中医药科普调查成果缺乏比较固定的发表阵地,相关研究比较零散;文章主题涉及面比较广泛,中医药养生保健相关问题是重点;中医药科普调查缺乏社会科学专业人才的参与,缺乏标准,未形成量化标准.

    作者:谭巍;阎月明;姜英玉;徐思群;张静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天麻素注射液对减轻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患者血浆NO、ET-1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的改变,评估天麻素注射液对减轻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脑血管痉挛(CV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即神经介入手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单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组)、治疗组(天麻素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组)各40例.采用ELISA法分别在术前1 d及术后1、3d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同时在相同时间点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后,治疗组及对照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均有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一氧化氮(NO)值升高更明显,而内皮素-1(ET-1)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检测左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I)值,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介入血管内操作中,天麻素注射液通过升高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内皮素-1(ET-1)水平,具有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作者:袁波;谭莉;涂鄂文;刘容;刘秋庭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药膳翻译策略探究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对药膳的四个元素—药膳的名称,药膳的成分,药膳的烹饪方法与药膳的功效的归化与异化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以后的药膳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附子半夏临床同用刍议

    相反药物同用在当今社会备受争议,尤其是附子与半夏,初的十八反并不包括附子反半夏,直至清《本草逢源》才载附子反半夏,现今《药典》亦言附子反半夏.然古今文献又有众多附子半夏同用的记载,且吕师将之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二者同用,必有其道理,本文拟从以下4个方面论之.1 附子半夏同用古今争议

    作者:刘从英;吕翠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南方草木状》疑难种“良耀草”试考

    分析了历代文献记载良耀草的有用信息,通过原植物形态、花色和花形、果实和种子、功效、产地等5方面对良耀草来源进行尝试性考证了《南方草木状》中疑难种“良耀草”植物基原.认为良耀草可能为桃金娘科植物岗松.

    作者:祁银德;李大炜;麦艳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叶天士治湿用药规律聚类研究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研究叶天士治湿的用药规律.方法:统计《临证指南医案·湿》中所用药物,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其研究.结果:叶氏治湿以茯苓、白术、厚朴、陈皮为主,涉及利水渗湿、清热和化湿类药,将其聚类分析后可归纳为三类.结论:叶氏治湿总以“淡渗、苦降、辛通”为主,针对湿热的治疗重点在于利膀胱、宣肺气、畅中焦,对于寒湿则辛温通阳、利尿渗湿.

    作者:马小兵;刘力;樊振;马梁;张成明;刘永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例

    细菌性肝脓肿是临床相对较少见的感染性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障碍及机体防御功能降低,易发生细菌性肝脓肿,因其症状体征不明显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治,且易并发其他部位感染,尽早完善相关检查确诊及有效控制血糖、适时穿刺引流、足量使用抗生素配合中医卫气营血辨证治疗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建秀;陈莉;李志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