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药佳给药时间的研究

史坚鸣

关键词: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最佳给药时间, 养阳补阳, 养阴补阴,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卯时6:00:00, 正午12:00:00, 酉时18:00:00, 子夜00:00:00
摘要:从《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观点出发,阐明中药佳给药时间的理论依据.温阳除寒药养阳补阳佳给药时间:从一年来看,为春分到夏至;从一日来看为卯时6:00:00到正午12:00:00.滋阴清热药养阴补阴佳给药时间:从一年来看为秋分到冬至;从一日来看,为酉时18:00:00到子夜00:00:00.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fMRI探讨电针对大脑运动区的效应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和手针对大脑功能的影响,探究电针和手针的中枢机制.方法:选择1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根据“齐同对比”原则,即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点分别接受不同的的刺激,包括电针针刺和手针针刺.两者采用随机的实验顺序且两者间隔至少1周,以减少针刺后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采用标准模块设计方案.电针组采用左侧上肢的外关和手三里,频率为2 Hz.手针组选取穴位同电针组,采用平补平泻,捻转速度每分钟60次.采用MATLAB软件下的SPM 12进行数据统计.结果:电针组激活的脑区,包括刺激穴位对侧颞中回、额中回、额下回、海马旁回,同侧的小脑后叶、枕中回、楔回,双侧中央前回和顶下小叶.手针组激活的脑区包括刺激穴位对侧的枕下叶、颞上回,同侧的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叶、额中回,双侧的中央后回.电针组和手针组存在共同激活的区域,电针组和手针组激活双侧的小脑,对侧的中央前回、中央后回、额中回、顶下叶、颞中回.电针组和手针组存在特异性激活的区域,电针组较手针组能更显著激活对侧的额中回、顶下小叶、小脑后叶,同侧的额上回.手针组较电针组能更显著激活对侧颞上回,同侧额上回、额中回、额内侧回、颞上回、颞中回、岛叶和项下小叶.电针组激活的中央前回,不管是激活强度还是激活面积都较手组针显著.结论:电针组和手针组既存在共同激活的脑区,又存在特异性激活的脑区.电针组可能与大脑运动区域相关性更高.

    作者:王东岩;张蕊;田芃;董旭;宋晶;何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脑卒中后癫痫发病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癫痫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对该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借鉴.方法:由两名检索人员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6年4月25日.全面搜集脑卒中后癫痫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两名评价者依据本荟萃分析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篇文献纳入到本研究,共纳入3423例研究对象,其中脑卒中发生癫痫439例,脑卒中后未发生癫痫29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颅内压增高、多脑叶病灶、脑出血、脑梗死、电解质紊乱、病灶累及皮质与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相关,其OR值(95%CI)分别为0.3(0.15,0.61)、6.36 (4.75,8.51)、1.54(1.24,1.93)、0.61 (0.49,0.76)、0.23(0.14,0.37)、5.04(4.02,6.32).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与颅内压增高、多脑叶病灶、脑出血、脑梗死、电解质紊乱、病灶累及皮质有关,可为临床脑卒中后癫痫的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中药佳给药时间的研究

    从《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观点出发,阐明中药佳给药时间的理论依据.温阳除寒药养阳补阳佳给药时间:从一年来看,为春分到夏至;从一日来看为卯时6:00:00到正午12:00:00.滋阴清热药养阴补阴佳给药时间:从一年来看为秋分到冬至;从一日来看,为酉时18:00:00到子夜00:00:00.

    作者:史坚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天麻藤玉丸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天麻藤玉丸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天麻藤玉丸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血压、中医证候、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压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Cys C、β2-MG和尿mAlb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SCr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Cys C、β2-MG和尿mAl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藤玉丸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阴虚阳亢证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三运;朱志扬;刘长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TLR4-NFκB的柴胡皂苷d-黄芩苷配伍抗CCl4损伤肝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黄芩苷配伍(柴芩皂苷)对四氯化碳(CCl4)损伤L-0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采用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应用柴胡皂苷d-黄芩苷配伍不同剂量干预.采用MTT法测定各组L-02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AST和ALT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细胞中TLR4及,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CCl4损伤组L-02细胞增殖明显降低,细胞培养液中AST和ALT水平明显升高,L-02细胞中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增高,柴胡皂苷d-黄芩苷配伍干预后,1.75、1.5 μg/mL组对L-02细胞有促进增殖作用,并可降低细胞培养液中AST和ALT水平,L-02细胞中的TLR4和NFκBp65蛋白也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柴胡皂苷d-黄芩苷配伍对CCL4损伤L-02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体内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有关.

    作者:李敏;王羲雯;李小菲;李静;王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从“二次打击”学说探讨中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根据中医药理论,围绕“二次打击”学说综述了中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减少氧化应激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认为中药可通过干预“二次打击”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

    作者:周雨;张智伟;王京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眼针疗法治疗慢性复杂性疾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眼针治疗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肠易激综合征、中风后遗症、头痛患者为例.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l)、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WANFANG DATA),检索年限至2016年11月,以眼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风后遗痘、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为研究对象,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肠易激综合征3篇、中风后遗症5篇、头痛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眼针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在减轻症状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能够减轻肠易激综合征、中风后遗症、头痛等慢性复杂性疾病患者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刘妍彤;吕晓东;刘勇明;陈莹;马琛;梁元钰;吕凌;王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化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化湿降浊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次黄嘌呤灌胃联合氧嗪酸钾腹腔注射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药物对照,研究化湿降浊方(1.2g/mL)对大鼠组血尿酸(UA)、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尿素氮(BUN)、肌酐(Sc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UA、肝脏XOD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大鼠血清U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组、别嘌呤醇组肝脏XOD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各组ALT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AST、Scr、BUN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中药组AST的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别嘌呤醇组、中药组Cr、BUN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化湿降浊方可抑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肝脏XOD的活性,降低血UA,改善肾功能,对大鼠高尿酸血症有防治作用,并且无肝损性.

    作者:周翔;陈志亮;熊秀林;顾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加味二陈汤对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二陈汤对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130例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运动疗法、饮食干预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瑞格列奈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加味二陈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外周血T细胞亚群Th1、Th2、Th1/Th2比值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FPG、2hPG、HbA1c、Th1、Th1/Th2比值均下降(P<0.05),而Th2上升(R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FPG、2hPG、HbA1c、Th1、Th1/Th2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Th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二陈汤对痰湿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情况,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光洁;吕继明;罗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李波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淋证验案3则

    补中益气汤临证运用广泛,原治脾不升清,气虚发热及中气下陷诸证.李波灵活化裁,遵古法而不泥于古方,临床加减用之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泌尿系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等,皆获良效.

    作者:王广建;韩呈明;毕晓涛;陈广辉;王杰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邵朝弟运用“肾衰1号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介绍邵朝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邵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以脾肾两虚为本,湿浊瘀毒为标,治疗上强调在健脾益肾的基础上祛湿泄浊,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肾衰1号汤”,用于慢性肾衰竭中后期气血亏虚、湿浊内阻之证.并附验案1则说明.

    作者:王甜甜;巴元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医术语英译原则研究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探讨中西医思维模式的差异和中西医语言的差异对中医术语英译原则的规约作用,认为要实现中医的跨文化交际,中医术语英译应该遵循忠实于原文意义、贴近原文风格、亲近译文读者等原则.

    作者:龚谦;黄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三种闽产中药的道地沿革考

    针对枇杷叶、乌梅、青皮等3种药材的道地产地沿革进行文献考证.结果表明,福建为枇杷叶、乌梅、青皮的道地主产区.

    作者:郑丽香;曾德鑫;蔡慧卿;黄泽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薯蓣丸对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IgE、IL-17的影响

    目的:观察薯蓣丸对豚鼠变应性鼻炎模型IgE和IL-17的影响.方法: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著蓣丸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通窍鼻炎片组,每组10只.在造模后分别按相应剂量灌胃各组动物.检测各组豚鼠血清IgE和鼻腔灌洗液IL-17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白组、通窍鼻炎片组、薯蓣丸高剂量组IgE值均低于薯蓣丸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P<0.05);薯蓣丸中、低剂量组IgE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薯蓣丸低剂量组和模型组IL-17值均高于空白组、通窍鼻炎片组、薯蓣丸高、中剂量组(P<0.05).结论:薯蓣丸高、中剂量可调节豚鼠动物模型的IgE和IL-17,高剂量效果更佳,低剂量对IgE有调节作用.

    作者:孙艳红;张晓琳;张妙兴;蔡庆韬;顾港利;李玲;盖沂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伤寒论》顶真修辞及其英译浅析

    探讨顶真修辞及其修辞特点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并结合魏廼杰英译本《伤寒论》讨论《伤寒论》中的项真修辞及其翻译策略.《伤寒论》存在较多的顶真修辞,并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在英译中译者较多地保留了其修辞格.在《伤寒论》顶真辞格的翻译过程中,需在医理和语境的背景下尽量保持顶真修辞的翻译策略.

    作者:张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三种壁材的雷公藤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比较

    分别以壳聚糖、明胶、聚乳酸为壁材,以雷公藤提取物为芯材,通过离子凝聚法制备出3种不同壁材的雷公藤微胶囊,且通过SEM观察发现3种壁材均成功制备得到了雷公藤微胶囊,同时当壳聚糖含量为1.5%时,微胶囊包封率达到大值83.2%;由3种壁材微胶囊的体外溶出性能曲线发现,3种壁材制备得到的雷公藤微胶囊均有一定的缓释性能,且壁材的性能不同溶出速度不同.

    作者:丁芳芳;王飞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银屑Ⅰ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中NE、Trappin-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屑Ⅰ号方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NE及Trappin-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5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雷公藤组、中药组、中药+雷公藤组.根据PASI评分评价疗效,并通过ELISA法检测NE和Trappin-2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组总有效率为61.9%,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7.4%,雷公藤+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3.0%;雷公藤+中药组优于雷公藤组、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PASI评分、NE及Trappin-2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Ⅰ号联合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NE、Trappin-2的表达,维持两者平衡,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作者:魏琼玲;刘靖;杨丽红;涂绍忠;孙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2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WOMAC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7、IL-1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FGF-2、IGF-1、TGF-β水平均增加;治疗组治疗后IL-17、IL-1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GF-2、IGF-1、TGF-β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调节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邓娟娟;陈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腧穴热敏化艾灸联合雾化吸入喘可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腧穴热敏化艾灸联合雾化吸入喘可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入院时及疗程结束后两组哮喘症状评分(ACT评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ACT各项评分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ACT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FVC、FEV1和P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血清MMP-9、TIMP-1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MP-9、TIMP-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艾灸联合雾化吸入喘可治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从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

    作者:罗秋燕;张书平;陈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PCOS-IR)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检索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IR的随机对照试验,整理归纳有效数据资料,按照Cochrane手册风险偏倚评估的方法,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共911例患者,试验组465例,对照组446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IR,与对照组相比,更好地降低血清黄体生成、睾酮、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而在降低卵泡刺激素和空腹血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IR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单用二甲双胍,可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排卵率和妊娠率,为临床联合用药治疗提供指导.由于中药名称多样性,量化研究困难,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一般,因此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为临床提供证据.

    作者:陈雯玥;洪丹丹;任青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