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夏枯草配伍钩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脏的影响

王磊;高兴州;姜厚望;闫玉冰;王伟;柴欣楼

关键词:夏枯草, 钩藤, 高血压,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SHR, WKY
摘要:目的:探讨夏枯草配伍钩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心脏的影响.方法:14周龄WKY与SHR大鼠经血压测量后,将10只WKY大鼠作为正常组,50只SHR大鼠依据收缩压差异随机分为模型组、硝苯地平组、夏枯草配钩藤组、夏枯草组、钩藤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去离子水,硝苯地平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溶液,各中药干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中药浓煎液,连续给药4周.使用SoftronBP-98A型大鼠无创尾动脉测压仪测量并记录给药前及给药1、2、3、4周后大鼠尾动脉的收缩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ANGⅡ、ET、CGRP的含量,测左心室重量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大鼠心脏形态变化.结果:夏枯草配钩藤组、夏枯草组、钧藤组及硝苯地平组SHR收缩压均低于模型组(P<0.05);硝苯地平组、夏枯草配钩藤组降压效果明显,且夏枯草配钩藤组与硝苯地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枯草配钩藤组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夏枯草组与钩藤组.中药干预4周后,夏枯草配钩藤组大鼠血清中ANGⅡ、ET含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CGRP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夏枯草配伍钩藤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控制由高血压造成的心肌肥厚,其作用机制初步认为与降低血清中ANGⅡ、ET的含量,增加血清中CGRP的含量有关.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黄明胶现代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近10年的文献资料对黄明胶的本草学、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发现,黄明胶在古代一直与阿胶混用,至宋代才渐渐与阿胶区分;其氨基酸总含量高于阿胶;有润肠通便、抗疲劳、补血的作用,为黄明胶的后续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

    作者:赵婷婷;王春艳;史兆松;刘玲;吴丽;李士栋;张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关于三九灸“秋冬养阴”理论的存疑思考

    三九灸“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存在争议.研究认为,秋冬养阴宜静不宜动,而天灸疗法借辛散药物调动人体阳气以驱邪,其机制与秋冬养阴相冲突,故三九不宜天灸疗法.

    作者:钱雅妮;赖新生;王继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治疗单纯性肥胖方剂的组方规律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治疗单纯性肥胖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CNKI中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剂165首,涉及中药206味,确定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演化得到核心组合36组,新处方18首.结论:CNKI中收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剂以益气健脾、祛湿化痰为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孔畅;陈东峰;赵泉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药治疗骨质增生的研究进展

    对中药治疗骨质增生的研究进展以辨证分型为提纲,对其中医病因病机,及其不同证型的临床用药治疗加以综述.认为骨质增生常从肝肾亏虚型、气滞血瘀型、风寒湿痹型3个方面予以辨证论治.3大类证型又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临床用药的选择各有不同.

    作者:胡明;邹龙;江星明;蒋芙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贴敷疗法配合肺福康丸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贴敷疗法配合肺福康丸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0例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贴敷疗法配合肺福康丸治疗.结果:治疗后在肺功能、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治疗后激素撤停反应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贴敷疗法配合肺福康丸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疗效显著,能够促进分泌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激素撤停反应.

    作者:蔡元培;顾婷婷;沈伟;张桂才;宋峻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羚羊角与钩藤联用对高热惊厥致发育期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羚羊角与钩藤联用对高热惊厥所致发育期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筛选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羚羊角组、钩藤组、羚羊角-钩藤组,每组10只,各药物组大鼠按10 mL/kg给予相应药液,空白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1次/d,连续21d.给药60 min后,置于(45±0.5)℃恒温水浴箱热水浴实验,隔日1次,连续10次,惊厥发作后,立即取出,擦干,观察大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时间及惊厥发作持续时间.末次给药24 h后,各组取5只大鼠麻醉处死,取海马进行HE染色并于光镜下观察.结果:羚羊角-钩藤组、羚羊角组及钩藤组在高热惊厥发生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病理损伤程度有所减轻,其中羚羊角-钩藤组减轻更明显,优于羚羊角组及钩藤组;羚羊角组及钩藤组惊厥潜伏时间明显延长,且惊厥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与单药组羚羊角组及钩藤组相比,在延长惊厥潜伏时间及缩短惊厥持续时间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结论:羚羊角与钩藤联用在改善脑组织损害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且明显优于单药羚羊角组与钩藤组.

    作者:荀春铮;李鑫;帅云飞;谢静;饶慧;麻玲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按法操作图像的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对按法操作图像的对比分析,探讨反映按法操作要领的参数指标,为按法操作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推拿手法测定仪分别采集推拿专业老师及在校学生进行按法的操作图像,从按法的作用力大小、持续时间、频率3个方面对两组手法进行分析.结果:(1)教师组与学生组所获得的大压力、频率及持续时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学生组中男生与女生大按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频率及持续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推拿手法测定仪能直观地反映按法操作波形的动态变化;通过大按压力、持续时间、频率3个指标的描述能客观地反映按法的操作要领,充分地体现了“持久、有力、柔和、均匀、深透”的基本要求.

    作者:陈玲;朱茂;彭劲;顾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基于古籍整理的巴豆治疗痰厥应用规律研究

    目的:探索巴豆治疗痰厥在古籍中的应用规律.方法:确定检索词及检索条件,通过《中华医典》(光盘版)获取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信息提取与半结构化处理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算法对文献加以分类与归纳.结果:共获得巴豆治疗痰厥的文献29条.巴豆治疗痰厥主要有巴豆油或巴豆霜等形式,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给药.巴豆霜主要用于内服,多与开窍药及化痰药配伍使用;巴豆油则主要在烟熏等外治情况下单独使用.结论:巴豆可以不同制剂形式、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痰厥.

    作者:张晓轩;赖冬梅;欧阳惠欣;管桦桦;杨志敏;老膺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苏黄止咳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苏黄止咳胶囊口服.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和(或)喘息]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血常规、CRP、动脉血气分析(PaO2和PaCO2)等)]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占FVC预计值百分比(FEVJFVC)].并对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aO2、PaCO2及CRP均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心、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出现的不良反应多为胃肠道反应,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和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邹艳丽;徐辉;周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枳实薤白桂枝汤对阳虚气结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影像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对阳虚气结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影像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枳实薤白桂枝汤辅助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副反应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MD、N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FMD高于对照组(P<0.05),FM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黏度、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对于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历飞;邢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血府逐瘀汤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女性患者1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血府逐瘀汤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血府逐瘀汤组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氨甲环酸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3组患者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府逐瘀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低于血府逐瘀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府逐瘀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血府逐瘀汤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

    作者:王娟;李燕妮;陈乐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刘明怀从“三阴病”论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总结

    刘明怀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是阴阳失和,阴盛阳病;主病少阴,心肾阳微;合病厥阴,气机逆滞;并病太阴,津液不转.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应立足“阴阳”,以“和”为贵;贯通“三阴”,主张以温真阳制阴寒为本,以达风木畅气机、复中阳运津液为旨.以自拟方三阴复脉汤治疗,三阴复脉汤为真武汤、吴茱萸汤、理中汤合方加减而成.

    作者:石立鹏;杜旭勤;刘明怀;刘云异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桃红四物汤联合右归丸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右归丸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予西药氯米芬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桃红四物汤、右归丸加减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治疗后两组激素水平、宫颈与卵泡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与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宫颈Insler评分、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个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率为7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1%(P<0.05).随访1年,治疗组妊娠率为6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6%(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右归丸有助于提高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的排卵率与妊娠率,可能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激素水平、改善宫颈状况、促进卵泡发育有关.

    作者:王莉;闫文慧;赵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乃乐多薄层鉴别及其葛根素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进行乃乐多薄层鉴别及其葛根素含量测定的研究.方法:利用TLC法鉴别阿胶、蒲公英、金银花,HPLC法测定葛根素成分.结果:阿胶、蒲公英、金银花TLC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在11.97~264.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0%,乃乐多中葛根素含量为(0.135,10.019,7) mg/g.结论:薄层鉴别及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准确,能够有效控制乃乐多质量.

    作者:钟宇富;刘国洪;杜英娟;林经翔;时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盐熨法配合安慰性抚触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熨法配合安慰性抚触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子宫复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安慰性抚触,从术后当天持续至第7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熨护理,从术后第3天持续至第7天.观察两组产妇术后子宫底下降幅度、术后子宫体积,记录产妇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产后恶露干净时间,在术后对产妇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价产妇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第3~7天子宫底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第1、2、4、6周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及产后恶露干净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PSQI总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熨法配合安慰性抚触可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子宫复旧,提高产妇睡眠质量.

    作者:张小芹;田苗;高海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美国中医教育访谈录(二)

    全美中医药学会特邀美国中医教育专家们就美国中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展开了讨论.访谈首先对美国中医办学的整体情况以及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做了介绍,并就美国中医教育尤其是中医针灸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学质量的控制、师资团队的建设、临床实习的开展以及中美中医教育的异同等多个方面发表了看法.后,专家们着重讨论了美国中医学校如何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生源和影响力.这些意见旨在为美国中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而国内中医教育从业者亦可从中参考借鉴.

    作者:魏辉;巩昌镇;田海河;陈业孟;焦望义;王德辉;杨观虎;朱燕中;沈晓雄;黄立新;吴潜智;赵振平;杨冰;刘大禾;杨常青;黄珠英;王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色谱法同时测定管花肉苁蓉中主要药效成分(松果菊苷、麦角甾苷)含量的方法.分析比较2个寄主,4个产地,4批次的管花肉苁蓉中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为合理利用开发管花肉苁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Kroma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1%乙酸溶液(14:9:77);检测波长:33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2种成分的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0.999,9).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6.89%、100.7%,RSD%为0.91%与1.96%.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批次、寄主的管花肉苁蓉,其主要药效成分(松果菊苷、麦角甾苷)的含量明显不同.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其所测数据为管花肉苁蓉的药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宝山;鞠爱华;肖志彬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加味蛇床子散熏洗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探析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因其以外阴皮肤和黏膜的色素减退变白为主要表现,故临床上称为外阴白斑[1].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为妇科常见的一种慢性外阴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因其瘙痒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暂无统一的诊疗规范,治疗标准缺乏统一性,临床上许多西医治疗方法虽能暂时控制其症状,但复发率高,且副作用明显.因此,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作者:黄彦肖;任青玲;孙凤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小肠推进动力学实验结合正交实验优选加味血肿解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加味血肿解复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小肠推进动力学试验比较水煎煮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对加味血肿解复方药效的影响;以大黄酸、大黄酚及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采用煎煮法提取,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h.结论:该试验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经济适用,适用于加味血肿解的工业生产.

    作者:王秀真;黄坤央;杜天信;谢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微波脐周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疗效.方法:将85例肝硬化腹水并SB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复方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微波脐周照射.观察两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发热症状持续的时间、治疗前后临床与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为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腹泻、发热症状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24 h尿量增加、腹围、腹水白细胞、血浆降钙素原(PCT)及内毒素(LPS)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中药高位保留灌肠联合微波脐周照射,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宋春荣;刘宝咸;刘亚珠;南然;李日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