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天信;郑超;杜志谦;夏华玲;马守芳
《伤寒杂病论》全面贯穿运用了常变思维.本文结合常变思维的含义,认为该书中发病传变、诊断疾病、治疗病证、鉴别诊断、选方用药及预后转归等方面皆与常变思维密切相关.常变思维可助医者更好的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当今临床准确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成明;刘力;田丙坤;隆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群体性健康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上海市某小区常住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命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开展中医“治未病”理论及相关措施给予居民健康干预和管理,并评定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居民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知识知晓率、高血压危害知晓率、糖尿病危害知晓率、体重知晓率、生活习惯、合理饮食以及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行为等知识知晓率均比干预后有明显改善(P<0.05);躯体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以及情绪角色功能、精神健康干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而躯体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平和质体质人数明显增加,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以及相关干预措施融入到群体性健康管理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同时对提高居民生命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丽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逍遥散合六君子汤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丙硫氧嘧啶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口服.观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血清相关抗体指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中,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SH含量均高于治疗前,FT3和FT4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TSH含量高于对照组,FT3和FT4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GAb和TPOAb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GAb和TPOAb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合六君子汤联合丙硫氧嘧啶能够改善甲亢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
作者:陈娟;张立清;于晶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八宝景天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选出八宝景天总黄酮佳提取工艺.结果:确定八宝景天总黄酮的超声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80%、浸泡时间为90 min,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5次.结论:八宝景天中总黄酮提取的因素重要性为A>D>C>B,即乙醇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八宝景天中黄酮提取结果影响较大,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八宝景天中黄酮的提取结果影响较小.
作者:冯刚利;狄庆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探讨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紧密配合中医学高等教育教学的课程改革,结合教学实际,摸索自行研制教学仪器设备,进而充分发挥自制教学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运用自制教学仪器设备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手段和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卢岩;张晶;张增敏;郭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大黄降浊汤灌肠对糖尿病肾病Ⅳ期且属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组应用大黄降浊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尿蛋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时血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个疗程后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血Scr、BUN和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血Scr和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血Scr、BU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尿蛋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降浊汤灌肠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Scr、BUN,改善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衰竭进展,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李海松;王孝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从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疗法、专方治疗等方面综述了宫腔粘连的中医治疗及现代研究进展.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可通过调控性腺轴及改善生殖器官微环境增加内膜厚度,中医通过辨证、分期、中西医结合疗法、专方等方法治疗本病,不仅方法多元,且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汪凤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基于对黄文东公开发表的水肿病案资料的分析,探讨黄文东治疗水肿病的经验特色以及用药规律,发现黄老辨治水肿病注重攻补兼施,着眼于肺脾肾,兼理肝胆;调脏腑,理气血,灵活应用药对.
作者:费晓燕;柳文;龚雨萍;唐志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远达性外伤性视网膜病(far traumatic retinopa-thy)是因胸、腹、四肢等眼以外部位的严重挤压伤或撞击伤,而引起一系列的眼底改变.重大创伤、胰腺炎、分娩、肾衰竭,甚至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胸部造成的压力和抢救时的胸外按压均可能造成该病变[1-2].本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主张为“血管痉挛”所致[3];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后极部中心水肿,棉絮状渗出,火焰状或片状出血,视网膜静脉曲张,黄斑;视盘水肿严重时可引起视神经缺血、萎缩,渗出物吸收后少数留下与视神经纤维平行的条纹[4].
作者:陈果;向娟;欧阳里知;薛智慧;陈俊军;李铁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模拟胃环境下香椿子多酚清除亚硝酸盐条件及初步动力学.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不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影响清除率因子;对香椿子多酚与茶多酚清除动力学曲线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结果:所得响应面优化清除条件为胃蛋白酶浓度3.75 mg/mL,反应时间107.03 min,多酚浓度0.58 mg/mL,此时清除率为93.23%;香椿子多酚与茶多酚清除动力学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及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香椿子多酚在模拟胃环境下对亚硝酸盐具有较高清除作用,为下一步开发应用香椿子多酚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赵磊;程燕妮;姜喆;李万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J].其临床特征性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和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2].本病发病率高,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3].而且预后差,病死率高,到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3].
作者:李红;贾萍;张建;冯美;刘成高;王诚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建立花红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花红胶囊中红花、伸筋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胶囊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各供试品TLC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样量在0.321~ 1.60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3.67%,RSD%值为1.45%(n=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花红胶囊的质量.
作者:杨昌贵;张恩;江维克;周涛;申志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强筋方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自拟活血强筋方.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腰部前屈、后仰、左侧屈、右侧屈改善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均呈不断升高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均呈不断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活血强筋方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腰部功能活动.
作者:黄献民;谭祖明;曾照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用HPLC法建立理枣仁的特征图谱,为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用C18柱(250 mm×4.6mm,5μm),乙睛-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5℃,体积流量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理枣仁HPLC图谱中有5个特征峰,按保留时间先后依次定名为1、2、3、4、5号峰(所选择的特征峰保留时间均在5 min之后),经对照品确认,其中3号峰为斯皮诺素(保留时间约为23.3 min),2号峰和4号峰较具特征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理枣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作者:黄玉英;黄卓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从中药复方、中药单药、中医特色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中医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研究概况,展示了中医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前景,同时为临床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提供了西医手段外的可选方案.
作者:田惠中;王云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宣肺清痰饮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宣肺清痰饮.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治疗组IL-8、TNF-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IL-1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清痰饮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热哮)患者抗炎因子IL-10水平,同时降低致炎因子IL-8、TNF-α水平.
作者:华光;杨晖;彭素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通过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对早期肝癌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认识,总结出有效防治早期肝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思路:以疏肝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早期肝癌及肝癌术后复发人群,临床诊治常常收到良效,并树立上工治未病、长期服药、坚持治疗的思想.
作者:许林利;查名宝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索我校小学期见习中药学带教模式.方法:在见习过程中融入直观教学法,理论学习与课题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小学期中药学见习.结果:回收的调查问卷中,90%以上的学生普遍对小学期带教模式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认为中药学小学期带教模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结论:所采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带教模式有助于加强学生中药学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团队合作、科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作者:许伟英;王培珍;车京梅;任世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痔疮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总结了临床治疗痔疮术后较常用的外治法是熏洗坐浴法和栓剂、药膏外用、针灸疗法等.
作者:陈蓓;吴君怡;徐世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通过分析自动取穴技术的研发需求,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自动取穴技术的开发进展并进行比较,认为,目前多学科协作与产业化推广存在差距,国内外自动取穴技术均未成熟,研究时应结合国内外优势,并提出基于数字经络理论的取穴思路.
作者:吴思琪;徐天成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