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刚利;狄庆锋
目的:用HPLC法建立理枣仁的特征图谱,为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用C18柱(250 mm×4.6mm,5μm),乙睛-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5℃,体积流量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理枣仁HPLC图谱中有5个特征峰,按保留时间先后依次定名为1、2、3、4、5号峰(所选择的特征峰保留时间均在5 min之后),经对照品确认,其中3号峰为斯皮诺素(保留时间约为23.3 min),2号峰和4号峰较具特征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理枣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作者:黄玉英;黄卓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整理分析《伤寒论》有关针灸的条文,初步探讨《伤寒论》中针灸治疗疾病的特点:阳证宜针不宜灸,阴证宜灸不宜针;针刺未病先防;针药并用治疗疾病.
作者:曾东杰;何灵玲;梁凤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建立花红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花红胶囊中红花、伸筋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胶囊剂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各供试品TLC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样量在0.321~ 1.60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3.67%,RSD%值为1.45%(n=6).结论:本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能够有效地控制花红胶囊的质量.
作者:杨昌贵;张恩;江维克;周涛;申志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通过分析自动取穴技术的研发需求,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自动取穴技术的开发进展并进行比较,认为,目前多学科协作与产业化推广存在差距,国内外自动取穴技术均未成熟,研究时应结合国内外优势,并提出基于数字经络理论的取穴思路.
作者:吴思琪;徐天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耳穴按压减轻肠镜检查过程中所致腹胀、疼痛等不适感的效果.方法:将199例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耳穴组98例,对照组101例.耳穴组在肠镜检查过程选取相应穴位进行按压;对照组单纯行肠镜检查;两组肠镜操作方法均为单人操作法.检查结束后对患者不适感进行评价.结果:耳穴组肠镜检查腹胀和腹痛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和对照组肠镜检查到达回首部的时间分别为(5.87±2.95)分和(6.37±2.9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按压腹辅助单人结肠镜检查能够减轻肠镜检查所致的腹胀和腹痛不适感.耳穴按压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耐受性,辅助患者顺利完成肠镜检查.
作者:吴传良;王纪英;姚巍;周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拟活血强筋方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自拟活血强筋方.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腰部前屈、后仰、左侧屈、右侧屈改善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均呈不断升高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呈不断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均呈不断降低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活血强筋方联合电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和腰部功能活动.
作者:黄献民;谭祖明;曾照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以培养满足卓越中医师的人才为目标,探讨针灸学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对针灸学教学课程讲授重理论,轻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不相适应,学生临床操作受到限制,教学过程中未采纳广泛利益方意见无法对课程做出及时调整等现状,提出卓越中医师培养的相应措施.结果:针灸学实践教学需结合卓越中医师培养目标、岗位胜任力、双师型专业教师、广泛采纳利益方意见对培养卓越中医师的有效途径.结论:基于卓越中医师培养下的针灸学实践教学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但关于全面实施卓越中医师针灸技能的培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中医卓越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用中医药知识服务患者、服务社会.
作者:边敏佳;崔晓萍;边艳峰;郑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大黄降浊汤灌肠对糖尿病肾病Ⅳ期且属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组应用大黄降浊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尿蛋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59.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时血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2个疗程后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血Scr、BUN和尿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血Scr和尿蛋白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血Scr、BU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尿蛋白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降浊汤灌肠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Scr、BUN,改善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衰竭进展,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作者:李海松;王孝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通脱法加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通脱法加浮针(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法(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经Wileoxon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通脱法加浮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
作者:张建明;周凌云;郑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以《伤寒论》六经病证为主线,结合呕吐有关条文,通过总结和分析仲景治疗呕吐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证施治提供清晰的组方用药思路.《伤寒论》辨证用药严谨、考究,临证用药时审证求因,辨别寒热虚实、阴阳真假,四诊、脉证合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作者:陈琦;李绍旦;杨明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远达性外伤性视网膜病(far traumatic retinopa-thy)是因胸、腹、四肢等眼以外部位的严重挤压伤或撞击伤,而引起一系列的眼底改变.重大创伤、胰腺炎、分娩、肾衰竭,甚至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胸部造成的压力和抢救时的胸外按压均可能造成该病变[1-2].本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主张为“血管痉挛”所致[3];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后极部中心水肿,棉絮状渗出,火焰状或片状出血,视网膜静脉曲张,黄斑;视盘水肿严重时可引起视神经缺血、萎缩,渗出物吸收后少数留下与视神经纤维平行的条纹[4].
作者:陈果;向娟;欧阳里知;薛智慧;陈俊军;李铁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模拟胃环境下香椿子多酚清除亚硝酸盐条件及初步动力学.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不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影响清除率因子;对香椿子多酚与茶多酚清除动力学曲线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结果:所得响应面优化清除条件为胃蛋白酶浓度3.75 mg/mL,反应时间107.03 min,多酚浓度0.58 mg/mL,此时清除率为93.23%;香椿子多酚与茶多酚清除动力学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及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香椿子多酚在模拟胃环境下对亚硝酸盐具有较高清除作用,为下一步开发应用香椿子多酚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赵磊;程燕妮;姜喆;李万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J].其临床特征性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可进一步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和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2].本病发病率高,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3].而且预后差,病死率高,到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3].
作者:李红;贾萍;张建;冯美;刘成高;王诚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壮骨止痛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TGF-β和AKP3的影响,探讨其抗骨质疏松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抽出假手术组12只,造模组60只,造模组采用双侧去卵巢法造模,假手术组只切除卵巢周围相应质量的脂肪.造模成功后,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组(13.2 g/kg)、壮骨止痛方中剂量组(6.6 g/kg)、壮骨止痛方低剂量组(3.3 g/kg)和戊酸雌二醇组,每组12只.术后第5天开始药物干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纯净水,持续13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骨密度、血清TGF-β和AKP3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KP3显著高于假手术组,骨密度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骨止痛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KP3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骨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壮骨止痛方可调节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TGF-β和AKP3,可能是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郭小玲;甘国兴;李劲平;易仲媛;刘毓;饶剑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伤寒杂病论》全面贯穿运用了常变思维.本文结合常变思维的含义,认为该书中发病传变、诊断疾病、治疗病证、鉴别诊断、选方用药及预后转归等方面皆与常变思维密切相关.常变思维可助医者更好的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当今临床准确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成明;刘力;田丙坤;隆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从中药复方、中药单药、中医特色治疗3个方面综述了中医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研究概况,展示了中医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前景,同时为临床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提供了西医手段外的可选方案.
作者:田惠中;王云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1-DNJ和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和讨论,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1-DNJ有很强的降血糖作用,为天然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阴新负;彭效明;李翠清;王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张仲景对于厥的定义只有“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而宋版原文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其对于厥的论述容易对后学者产生误导,认为厥=手足逆冷.而如果按照仲景原文的解释就不会出现此问题.事实上厥的含义远远不是单独的“手足冷”,厥的症状包含了:脉动数、手足冷、少气、发热、其面戴阳.厥的病机为:肾气不足、气血衰少、阳气亏损.
作者:王明炯;陈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栓通注射剂中1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用ICP-MS进行测定,以绿茶为质控标准物质,内标法定量.结果:14种元素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0.00094~0.037 μg/L,加样回收率在94.1%~105.7%之间,RSD%均小于7%.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可为中药注射剂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与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刘永利;苏建;范圣浩;鹿颐;冯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治疗的168例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以治疗过程中全程加用参附注射液的患者为治疗组(82例),以未加用者为对照组(86例),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效果及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以治疗7d为观察点,治疗组好转45例,迁延22例,死亡15例;对照组好转35例,迁延25例,死亡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测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d时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II评分、SIRS评分、降钙素原(PCT)等是提高脓毒血症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有较好疗效,临床应用应注意患者APACHEII评分、SIRS评分及PCT水平等的影响.
作者:樊蕴辉;郝正玮;戈艳蕾;赵雅宁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