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波
本文通过将中西医结合方法用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分析老年人心脑血管发病原因,总结其病理和用药原则,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一定的中西医用药准则,指导患病老年人对此疾病更好的治疗.
作者:段艳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白藜芦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保肝、抗炎、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它已成为科学家们高度重视的天然活性成分.但其临床应用目前还不够广泛,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开发成为可防治多种疾病的新型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晓飞;曹永兵;姜远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血透室行HD治疗的MHD患者,其中死亡32例,选取同期患者65例患者为对照组.死亡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血钠、感染进行比较.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首位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依次为感染、恶液质、自杀.高龄、贫血、高血压、感染是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改善和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高血压、感染,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达到临床预防目的.
作者:梁凌;李似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在侵袭性牙周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侵袭性牙周炎治疗和慢性牙周炎的患者100名,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其中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PLI)、探针出血(BOP)、龈沟出血指数(SBI)及牙周探诊深度(PD)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LI、BOP、SBI及PD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PLI、BOP、SBI及PD值均优于观察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的对侵袭性牙周炎的进行临床治疗,对于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SIMH精神卫生自评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带状疱疹病患者初诊时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然后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治愈后再次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加以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带状疱疹患者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及抑郁、焦虑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对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亚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及预防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治疗组在术后第5天开始服用我院中药利胆解郁汤(主要药物:鸡内金、海金沙、滑石、泽泻、扁蓄等).对照组予胆石利通片(主要药物:硝石(制)、白矾、郁金、三棱、猪胆膏等).手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诊1次,半年后每6个月随诊1次.随诊内容包括病情陈述和复查B超.结果:全部病例均取石成功,无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B超显示取净率为100%,3~6天均痊愈出院.随诊率100%,随诊2~26个月,两组患者胆绞痛消失率为100%.结论: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全部成功,经随诊术后未见复发,该研究方案已达到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周志刚;陈振文;景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为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晓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老年人脑梗塞的特点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脑梗塞114例患者,把老年人脑梗塞114例患者划分成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以及病因等,并且了解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病因上无显著差异,非老年组患者为51周岁的平均年龄,老年组患者为75周岁的平均年龄.结论:脑梗塞疾病的特点多为中年以上,病死率高,病程较长,而且治愈率较低;脑梗塞患者基本上均死于肺部感染与肾脏衰竭,因而老年人脑梗塞的预防主要是降低血脂、控制高血压,并且防范动脉粥样硬化,医务人员应当提起高度重视.
作者:姚竹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的效果,探究其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分析来我院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检查确诊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6例膀胱结石、3例后尿道结石患者;大结石:5.0× 3.0cm.结论:泌尿系统结石检查中B超诊断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等特点,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才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121例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113例患者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对照组8例患者由于工作等原因实施门诊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病例总体临床效果(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脓肿复发率、肛瘘发生比例).结果:从两组肛周脓肿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来看,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患者术后脓肿复发、再次手术发生比例来看,实验组预后效果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肛周脓肿患者来说,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手术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龙印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运用细节管理的效果及具体实施方法.方法:将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05例患儿的完整资料为临床探究依据,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55例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细节管理,对照组患儿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了细节管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护理差错、护患纠纷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各组间的差异均较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可避免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孙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不同材料摩擦性能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口腔科收治的100名口腔修复者,共150颗牙齿,年龄18-70岁.按牙齿数目随机分为金属组、树脂组和陶瓷组.其中金属组40例,60颗牙;树脂组36例,54颗牙;陶瓷组24例,36颗牙.金属组采用合金材料进行修复;树脂组采用合成树脂进行修复;陶瓷组采用釉质瓷进行修复.术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结果:树脂组松动脱落3例,陶瓷组松动脱落1例,金属组破裂1例,陶瓷组破裂2例,金属组和树脂组畸形各2例,金属组牙裂2例,修复失败共12例,占总人数的12%,成功率为88%,表明三种不同材料在口腔修复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金属材料的摩擦性能好,是口腔修复材料的优选择.陶瓷材料性能良好,但易破裂.树脂材料的摩擦性能次之,但并发症少.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以防止天然牙过度磨损.三种修复材料互有优缺,我们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研究,以便开发更合理、更有效的新型口腔修复材料.
作者:叶长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以往护理方法实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干预.结果: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遵医行为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明显较好,两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通过研究发现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且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病情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玉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微波对皮肤性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对收治的120例皮肤病患者采用微波技术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有105例患者为一次治愈,占患者总数的87.50%;9例患者为二次治愈,占7.50%;3例患者是三次治愈,占2.50%,总治愈率达98.75%;未痊愈的3例患者经治疗病情有所好转.术后随访发现,痊愈患者中,96例患者瘢痕褪尽、无残留,另外21例患者局部皮肤表层尚有少量淡色瘢痕未褪去.结论:采用微波治疗皮肤病具有高效便捷、安全性高、损伤小且愈合快等优点,其疗效明显,是治疗皮肤性疾病的有利手段,临床上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马笑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对两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个体化、多方式的护理干预.结果:采用保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HCG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只有1例手术失败,对照组有3例失败.结论:有针对性的的护理对提高异位妊娠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成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皮质类型的固醇药物在300例色素膜出现炎症的病人的眼疗中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阐述、探讨.方法:我院在2009年3月到2013年3月之间,因为眼睛中的色素膜出现炎症而来进行眼疗的病人有300例,其中色素膜出现炎症的男性有160例,色素膜出现炎症的女性有140例.为了探索皮质类固醇在眼疗中的作用,对眼疗实测班的眼疗人员使用以皮质类固醇为主,具有消炎性能的中药为辅的治疗方式.对眼疗探测班的眼疗人员使用眼科常用的西药诊治方式.之后,将眼疗实测班和眼疗探测班在用异样的眼疗方法后的效用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眼疗实测班的眼疗人员使用以皮质类固醇为主,具有消炎性能的中药为辅的治疗方式比用眼科常用的西药诊治方式的眼疗探测班人员在诊疗后的效用要强,眼疗实测班的150例眼疗人员均有效用,眼疗探测班中150例眼疗人员的效用率仅达63.33%,通过眼疗实测班和眼疗探测班的离院后的跟访,眼疗实测班中的眼疗病人的色素膜的复发率与眼疗探测班相比少15%.结论:皮质类型的固醇药物在色素膜出现炎症的病人的眼疗应用中很有效,能使病人的色素膜炎症得到改善,还能使眼睛得以明目、清亮、消炎.因此在眼疗中,皮质类的固醇药物应适当的增加临床中的应用度.
作者:卢功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因胆汁反流性胃炎在我院门诊治疗的50例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统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0%;而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保护胃黏膜、减少胆汁吸收和改善胃动力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随证加减相应汤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立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对胎儿心内强回声灶进行产前诊断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85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筛选出的中、晚期妊娠检查中胎儿的心内强回声灶记录进行综合分析,开展临床追踪随访及胎儿心脏结构检查.结果:共检出心内强回声灶胎儿29例,检出率3.4%;25例(86.2%)出现在左心室,3例(10.3%)出现在右心室,1例(3.4%)在左、右心室均出现;29例胎儿未伴有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畸形.结论:孤立存在的胎儿心内强回声灶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心脏畸形无明显相关性,不作为终止妊娠的指征.
作者:闫丽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早期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使用早期手术治疗,后者采用抗感染等保守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差异.结果:10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40/43),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34/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6%;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9.23±2.34)天,明显长于观察组住院时间(10.23±2.46)天,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梗阻性胆囊炎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提升痊愈率,避免并发症发生,效果理想.
作者:史华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38例,并把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19例,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和护理手段.对实验组(B组)的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做到及时控制和调整用药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中部分缓解占10.52%,显著缓解10.52%,完全缓解26.32%,无效者占52.63%;B组中部分缓解占21.05%,显著缓解26.32%,完全缓解42.11%,无效者占10.52%;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从临床疗效方面来看,综合治疗方法和护理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陆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