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强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患者及家属对自己的健康权益的保障和要求越来越高,医务人员时时处在医患矛盾的风口浪尖上.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医疗投诉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妥善处理这种投诉,对于缓解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塑造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志彬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析产后出血的临床测定、直接发生原因、相关因素以及救治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150例产后出血患者,均在分娩中进行出血量测定,并及早查找原因进行救治;对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的基本相关因素以及直接原因分别予以分析.结果:自然分娩组产妇、初产妇以及不具流产/引产史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均相对更低;因宫缩乏力而致产后出血的比率明显更高;另外,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均主要为宫缩乏力;其次,自然分娩产妇因软产道损伤致发率相对更高;剖宫产产妇因胎盘因素致发率相对更高,以上比较均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应对易发产后出血的产妇提前做好救治准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要及早查找原因,并对症尽快救治,以降低产妇的临床死亡率.
作者:卢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方法:对精神科患者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结果:精神科患者增强了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结论:通过护理人员对精神科患者在健康教育方面的讲解,健康教育在精神科患者中得到有效的实施.
作者:莫丹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24~28周以内体重增长超过12.5kg的孕妇,给予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64例作为实验组,未行系统指导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妊娠期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对控制孕妇体重,利于减少围产期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增强母婴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莫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牙周病修复治疗的临床方法,积累更多的治疗经验.方法:共收录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30例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修复治疗方案,具体有调牙合、正畸治疗、牙周夹板,对治疗后的恢复效果综合评估.结果:修复治疗能够有效处理牙周病的症状,本组30例治疗有效率达96.6%,病人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牙周病修复治疗效果良好,应积极推广.
作者:顾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放射科作为检查、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部门,其重要性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医院对其管理程度却没有成比例增加.本文首先讨论了放射科护理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管理因素、医源性因素以及沟通因素,其次又针对这些问题讨论了一些解决措施.
作者:朱艳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护士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科室护理队伍建设及护理质量,如何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护理管理梯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护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激励护理人才脱颖而出,为护理管理储备后备干部,经院委会讨论通过,在护理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在几大临床科室设置了护士长助理岗位.下面是对本岗位的几点设想.
作者:李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儿童四肢骨折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儿60例,对所有患儿均进行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结果:60例患儿,骨折愈合情况均良好,只有1例患儿出现肢体肿胀的并发症(1.67%);对患儿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非常满意47例(78.3%),满意13例(21.7%),满意率达100%.结论:加强对四肢骨折患儿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疗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茹艳萍;舒高倩;李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传递与交流,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经验、观点、意见、情况或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完成的.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彼此互相了解,达到共同协议,促使双方感情更加融洽.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甲等级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是以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为中心,构成和谐、合作、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护患关系.在这种新型护患关系中,发挥主导和调整职能作用的是护士,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沟通过程中实现的.作为医院的一名门诊护士,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中,如何使沟通更加和谐达到互换利益大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体会:
作者:竺燕;杜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本文通过探讨ICU非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药物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认为ICU非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护理中,需加强护理,如密切监测病情,正确评估镇静状态;呼吸系统支持;应用镇静药物其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等.适当镇静和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应激程度,缩短了病人在ICU中的停留时间.
作者:黄双娥;唐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非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以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三年后死亡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及早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并且积极控制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缓解患者贫血症状,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慧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36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量>10ml的临床资料,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按GOS标准评估预后,6个月后,死亡11例,恢复良好17例,中度残废4例.重度残4例.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治疗重在早期诊断,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谭德瑜;潘淳;黎浩然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等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宛城区建筑工地农民工584名作为调查问卷的对象,在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统计,评估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通过对584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防治艾滋病的知晓率分别为70.0%和84.2%,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69.5%和84.7%;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74.8%和89.3%,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使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得到提高,是宣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同时发生或发生间隔小于 6个月的独立的原发癌灶出现在双侧乳腺内.随着近年来乳腺癌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术后生存时间的延长,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总体发病率不高,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更少.笔者近期发现1例典型原发性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荆洲;童传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人们要求医药的效果,同时也在挑剔医药的种类.正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病症开始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由于西药对于越来越多病症治疗效果的无力,人们开始转向中药.中药--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医学,已经在医学界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中药的古老性,在中药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规范中药管理,已经是将中药大力推向世界的重要之举.
作者:杨剑雄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前采用肘关节成形术可分为生物材料间置关节成形术和假体植入关节成形术,生物材料间置关节成形术既不能完全消除疼痛,也不能完全恢复功能,只适合于严重炎性或创伤后关节炎伴有关节活动受限的年轻病人,现代假体植入关节成形术已经历了30年的临床检验[1],其假体生存率已接近全膝关节置换的水平,全肘关节置换术后绝大多数功能有明显改进,疼痛明显缓解,但由于肘关节解剖的特点,全肘关节置换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因此,术后精心的护理与正确的康复指导可促进病人肢体功能的恢复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手术效果.
作者:陈玲香;陈满丽;林玲英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采用细导管排气减压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自2005年7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0例,在对其确诊后,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对每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汇总资料,得出结果.结果:依据医护人员的诊断后,发现90例患者中出现肺大疱的为12例,出现急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症状的为36例,有哮喘的为22例,其它症状的有20例.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而且有时表现不是很明显,诊断的时间会很长,因此,患者在发现自身的不适时,应尽早去医院诊断和治疗,采取细导管排气减压法克有效治疗患者COPD并发气胸,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农宣桦;吴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分析ICU重症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特征和预防性用药的效果.方法:研究组68例于发现真菌感染相关不良症状前即于临床实施预防性抗生素用药,对照组52例于发现症状并确诊为真菌感染后对症应用抗生素.对比两组疗效并分析真菌感染特点.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痰培养感染病原菌中,白假丝酵母菌比例高,极明显高于光滑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念珠菌,(P<0.01).结论:对于ICU重症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用药治疗可提高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临床用药时应注意避免滥用和分析发病特征对症用药.
作者:叶青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观察YYX型一次性吸氧管产品中的氧气湿化液的临床使用结果.方法:将80例COPD持续吸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以YYX型吸氧管作为护理材料,对照组以蒸馏水作为湿化液吸氧比较,一周后2组观察湿化液中的细菌污染情况.结果:实验组湿化液中的细菌污染率为0,观察组为1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YYX型一次性吸氧管作为临床吸氧护理材料可避免细菌污染,对防止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妇科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人,观察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前10分钟予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静脉持续泵入,对照组在麻醉诱导插管前10分钟持续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T0)、输完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后(T1)、建立气腹后5分钟(T2)、拔管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监测入室后及气腹后5分钟的血糖值,记录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及手术结束到拔除气管导管所用时间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患者T0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T2 、T3时刻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 、T2 、T3时刻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5分钟观察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胡建军;吉芳;刘亚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