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芹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措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确诊的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其发病特点、诊断思维及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有效治愈率达97.95%.治疗过程中有4例并发症经相应措施治疗缓解.结论 及时正确的诊断和综合的治疗有利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尽早治愈能显著改善哮喘炎症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人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至2011年期间小儿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小儿肺炎患者及小宁常规的抗炎治疗,而对改良组中的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的抗炎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患者的退热时间、胸片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止咳时间等均较短,并且出现并发心力衰竭现象明显更少,P<0.05.结论 在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的抗炎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季益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对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应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况,并给予心理疏导,包括对病人的宣教、放松内心意象、加强社会支持、中西医药物治疗等,然后比较心理疏导前后的SAS、SDS评分.结果 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病人临床中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评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疏导后抑郁、焦虑评分与疏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给予心理疏导后抑郁、焦虑程度明显改善,对治疗结果能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作者:王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临床疼痛学的教学方法.方法 对60例2008届临床专业本科生临床教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纲举目张,让学生全面了解疼痛诊疗概况,教学并举,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临床实践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遵循学员思维规律和知识结构特点,扬长避短.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2008届学生疼痛科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2007届学生,两组学生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科教学面临教学时间短、内容繁杂、涉及学科面广等问题,为此在教学中必须提高教学效率、用足用好教学时间,抓住知识点.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在医疗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患者心理变化的过程对所患疾病的转归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研究,学者们探讨出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康复医学经过60多年的长期发展,从一门跨科性的学科逐渐发展成一门学科群,而康复心理学在这个学科群中逐渐成长为康复医学学科群中一个重要的学科[1].康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康复领域中有关心理问题的学科.它是康复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应用于康复医学的各个方面,主要研究伤、病、残者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心理因素对残疾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作用等.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心理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其发展过程越来越科学,越来越规范,提供相关康复心理咨询的人员均经过专门的科学化训练,由专业的心理学科人员来承担.康复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诸多坎坷,在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也越来越被要求与我国的医疗发展实际相适应、与康复治疗过程相匹配.本文将探讨康复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康复心理学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预测,以期给我国的康复心理学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作者:黄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注射泵与传统注射器推注阿托品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例,在前序相同处理下,注射泵组以阿托品50mg每小时泵入,达到阿托品化后逐渐减量维持1周,传统注射器推注组以阿托品10mg每20分钟肌注1次,直至达到阿托品化后逐渐减量维持1周.临床观察分析两组患者使用阿托品后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及使用阿托品的总剂量.结果 注射泵组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为3.12±1.00小时,而推注组为5.60±1.60小时;注射泵组阿托品使用总剂量为6.10±1.50g,而推注组为11.60±2.50g.结论 注射泵组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明显短于传统静脉推注组的时间(P<0.05),注射泵组的阿托品使用总剂量明显少于传统静脉推注组的使用总量(P<0.05),注射泵用于有机磷农药的阿托品治疗优于传统注射器推注的阿托品的治疗.
作者:庄雪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带状疱疹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大都是由于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中老年人机体免疫力功能低下,为带状疱疹的主要发病人群.患者发病后多伴有神经痛,且治愈后有30%~50%的会出现后遗神经痛,病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角膜损伤、脑炎等,因此应早发现早治疗,以减轻病痛.经过多年临床研究发现阿昔洛韦在治疗带状疱疹上效果明显,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林广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总结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案,比较单纯西医疗法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我院收治4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结果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7人治愈,10人有效,3人无效,有效率85.0%;对照组中6人治愈,8人有效,6人无效,有效率70.0%.两组疗法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陈玉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30例上报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使用药物具体名称、给药方式、原患疾病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果 使用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高,占构成比的73.33%,其次是洛美沙星占16.67%,诺氟沙星占10%;使用静脉滴注出现不良反应占构成比的80%,口服用药仅占到20%;原患疾病系统中多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构成比的40%,其次为泌尿系统,占33.33%,消化系统占16.67%,循环系统占10%;不良反应表现多的系统是皮肤,占构成比的43.33%,其次为消化系统,占20%,神经系统表现占16.67%,心血管系统表现占10%,其它占10%.结论 临床加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管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作者:王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子肠镜下利用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68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在肠镜下行高频电治疗,若有出血现象及时给予止血处理,在术后把切除的息肉送往病理科详检.结果 根据患者的息肉的数量分别给予1次或多次切除,全部患者均治愈成功,在术后均未发生出血与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肠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肠息肉,不仅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疼痛度低,而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王晓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辩证针灸治疗的方法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辩证合并针灸治疗25例和常规选穴15例.常规疗法采用常规选穴,心理护理几保护等常规疗法.辨正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采用辨正分型合并针灸治疗.结果常规疗法痊愈率为80%,辨正组痊愈率为100%.结论采用辨正合并针灸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刘桂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影像学的应用对于诊断乳腺肿瘤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中243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的诊断与治疗后的诊断的相符性.结果 243例患者经我科诊断并采取治疗,210例患者在医生的要求下分别做了不同的影像学检查以辅助诊断,65例结合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恶性肿留,经过治疗后2例为良性,诊断准确率96.92%.结论 随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X线摄影、超声、热图、近红外乳腺扫描、冷光透照仪、磁共振成像等可以显示乳腺及肿瘤的细微结构,这些技术的应用为乳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者:黄钰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食管癌、贲门癌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本文结合我院和兄弟医院手术治疗贲门癌、食管癌患者130余例,其中术后发生食管主动脉瘘者3例,经治疗(开胸、介入、止血、补液等治疗)1例成功的事例,将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办法总结,从而有效减少食管主动脉瘘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志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住院患者从饮食、运动、心理、保健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60例DPN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无一例恶化,总有效率83.3%.结论 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综合性、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融为一体.近年来,我国农村基层卫生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全科医生的缺乏,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运行中仍面临着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和结构不合理、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卫生服务设施水平偏低、部分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运转艰难、乡村医生待遇差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健康水平.因此,探讨如何发展全科医学,改善农村基层卫生服务建设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潘其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 将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HD+HP组)和血液透析组(HD组),HD+HP组接受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结果 HD+HP组治疗后患者血PTH从(285.1±211.2) pg/ml降至(120.1±104.2) pg/ml,平均清除率为47.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D组治疗后血PTH从(292.2±199.1) pg/ml降至(248.6±100.3) pg/ml,平均清除率为12.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PTH,而血液透析不能有效地清除PTH.
作者:宋留海;马菊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当前,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这样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改善人口结构是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必须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积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必须从解决计划生育家庭实际困难入手,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必须从加强孕产期保健服务入手,实现对生育过程的全程服务;必须从完善工作机制入手,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作者:唐凡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加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并同时给予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静脉滴注.21天为1个周期.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减轻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89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动脉瘤填塞过程顺利.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脑动脉瘤的特点实施护理,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伍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临床验证2型糖尿病中西结合诊疗方案,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尊重患者意愿基础上分为中西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医症状量化积分的前后变化,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证候积分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证候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海陆丰地区2型糖尿病病患疗效肯定.
作者:蔡悦;林瑞芳;吕保阶;魏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