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智敏
小儿夏季热,医学上称为暑热症,是发生在炎夏酷暑季节的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主要表现上午体温可达38~39℃,下午体温可降至正常.本病特点气候愈热,体温就愈高,病情每与体质强弱有密切关系,病程缠延,久热不退,一旦罹患本病,下一年仍可复发,部分患儿可持续2~4年,但症状多比上一年度轻,病程亦较短.由于发热呈迁延性,治疗上又颇感棘手,更使家长们忧虑不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近几年约半数患儿发病均与饮食密切相关.根据笔者从医三十余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它的诊治规律和养生要点,在此粗浅的谈谈临床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郭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我国发生率1%~5%,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饮食控制是妊娠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是否在用胰岛素治疗,都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饮食疗法可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控制不良者,严重危害母儿的健康.
作者:文惠转;李建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行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护理配合.方法 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给予耳声发射法听力筛查,检查前做好患儿、环境及耳声发射测拭仪准备,检查中安抚患儿使其保持安静.结果 所有受检患儿检查过程顺利,检查后均未发生感染及其他病情变化.结论做好新生儿耳声发射法听力筛查前后的护理配合工作,使听力筛查顺利进行.
作者:王小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探讨计划生育住院患者的舒适护理效果,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舒适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我院给予住院患者舒适护理,全体住院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4%~99%,并且计划生育的住院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是100%,做手术的住院患者没有人对医院进行投诉.结论 通过对1000多住院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医院的舒适护理对计划生育的住院患者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作者:刘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收集整理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情况,总结对剖腹产患者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结果 通过对该60例患者采取由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康复周期.结论 对剖腹产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不仅要注意伤口局部地区的护理,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及饮食的护理指导.
作者:殷梅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先兆流产孕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先兆流产孕妇10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50例,常规护理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心理干预组治愈率96.0%,常规护理组治愈率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先兆流产孕妇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提高治愈率.
作者:封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临床研究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之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为53.57%,而对照组的显效率为28.5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采用特拉唑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方案疗效甚佳,其临床耐受性比较好且临床不良反应率较低,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妊娠期妇女的营养和热量相对较高,要超过非妊娠期.孕早期,早孕反应重,食欲不佳,消化吸收力差;要清淡营养饮食;中晚期以高蛋白、充足的维生素、低脂肪,膳食纤维的平衡为主,易于消化、吸收并能很好的保持热量的饮食原则.合理进餐,保障供给,使妊娠期体重平衡增长,避免低体重儿和巨大儿的出生.
作者:陈晓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分析对各种急诊患者开展心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278例各种急诊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予以心理指导.结果 在278例各种急诊中,由于采取了心理学知识进行心理护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帮助各种急诊患者树立信心,从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甲状舌管囊肿或瘘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经典sistrunk术式、舌根囊壁部分切除术治疗38例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结果所有患者囊肿切除,症状缓解,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非常规部位甲状舌管囊肿注意鉴别诊断,谨慎处理.婴幼儿舌盲孔处囊肿出现呼吸困难者,可暂时切除部分囊壁,扩大咽腔,缓解症状,以后视情况做根治性手术.
作者:龚志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析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一年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不定时吸痰技术进行护理,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对照组患者采取定时吸痰技术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其他治疗和护理方法均相同.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痰痂形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30例,气管套管内痰痂形成6例,痰痂形成率20%;肺部感染4例,肺部感染率13.33%,;每日平均吸痰量(60.2±7.5)ml;吸痰频率(2.12±0.53)h.对照组患者30例,气管套管内痰痂形成16例,痰痂形成率53.33%;肺部感染14例,肺部感染率46.67%;每日平均吸痰量(50.12±8.2)ml;吸痰频率(2.1±0.13)h.观察组患者采用的不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定时吸痰技术.结论 采用非定时吸痰技术护理气管切开患者具有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作者:康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30例在本院进行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取自身实验前后对照方法,对照组按血液透析护理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梁吒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7例(147眼),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对其术后视力和并发症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脱残率达96.6%.视力恢复至≥0.5者52例77眼(52.4%),0.3到0.5之间者34例54眼(36.7%),0.05到0.3之间者7例11眼(7.5%),0.05以下者4例5眼(3.4%).术中及术后极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均得到控制和痊愈.结论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优点在于损伤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老年白内障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金益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常规检测对成人急性腹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收治的急性腹泻病人100例使用HORIBA ABX Micros CRP 2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CRP与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结果 CRP>10ms/L,WBC>10x109,L为阳性,100例患者中WBC增高、CRP增高者84例,阳性率为84%;WBC正常、CRP正常者20例,阳性率为20%.急性腹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相比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急性腹泻时,检测其CRP和血常规白细胞水平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作者:郭立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50例,应用超声对其进行诊断并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结果 5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出4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8%.其中病理证实异位妊娠31例中超声诊断29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病理证实急性盆腔炎6例中超声诊断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病理证实宫内孕流产4例中超声诊断3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病理证实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中超声诊断2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病理证实卵巢黄体破裂6例中超声诊断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结论 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赵玉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踝上穿支联合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踝上穿支联合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30例.其中足跟缺损12例,踝部缺损8例,足背部缺损6例,足底缺损4例.缺损面积:小3cm×5cm,大20cm×11cm,皮瓣面积:小5cm×7cm,大22cm×13cm.结果 本组30例中,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治疗后自行愈合,1例术后因烤灯照射导致皮瓣中心有2cm×3cm皮肤坏死,疤痕愈合,其余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月~1年,皮瓣色泽、纹理、厚薄、外形满意,感觉功能修复.恢复了足部行走功能.结论 踝上穿支联合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皮瓣面积大,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梁中星;庞国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将128例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综合护理组(干预组),各64例,对患者进行追踪护理,对比分析1月后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1月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贵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根据临床实践和观察,主要针对胃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再改进的胃管固定方法简单而有效,明显降低了胃管的脱出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李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oals,P-VEP)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之间的关系,研究P-VEP对早期DR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30例(60眼)正常人和80例(160眼)糖尿病病人进行P-VEP检测.结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尚未出现改变时,P-VEP的LP100、AP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DR进展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VEP的相关参数能够在眼底尚未出现明显病变之前预测DR的发生,但与DR的发展无显著相关性,在DR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爱玲;闫俊茹;李成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那格列奈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单独胰岛素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0.5~2mg/次的剂量服用那格列奈,3次/日,分别于餐前15min口服.晚餐前服药时,联合使用门冬胰岛素30进行皮下注射,并于3d内视患者情况调整药量继续治疗.另外,对患者在2hPG、FBG、HbA1c方面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作出分析.结果 使用那格列奈联合门冬胰岛素30方式,较之前患者单独使用胰岛素治疗方式,在2hPG、FBG、HbA1c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出现更大幅度下降.另外,所有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 对于单独胰岛素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采用那格列奈联合门冬胰岛素30的方式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