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九味感冒口服液的解热和体外抗病毒作用研究

朱建伟;曹春玲;任宁;隋在云;侯文静

关键词:九味感冒口服液, 解热, 抗病毒
摘要:目的:了解九味感冒口服液对动物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及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1)解热实验:用2,4-二硝基苯酚和内毒素分别制作大鼠和家兔发热模型,九味感冒口服液分3个剂量组经口给药,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测定动物体温,比较组间体温差异.(2)体外抗病毒实验:选择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基B3病毒和流感病毒B进行抗病毒观察.结果:(1)解热实验:对2,4-二硝基苯酚和内毒素诱发的发热模型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给药后l h作用为明显.(2)体外抗病毒实验:可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基B3病毒和流感病毒B在细胞上的繁殖,抑毒指数分别为83.4、125和125.结论:九味感冒口服液具有明显的解热和抗病毒作用.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内经》重阳气理论与治未病思想初探

    从阳气的重要性和主要生理病理表现等方面论述了<内经>重阳气理论所体现的治未病思想,探讨了<内经>阳气学说与治未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袁端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血管性头痛的针刺治疗概况

    从针刺及针药结合等方面综述了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研究进展,认为针刺对血管性头痛有较好的疗效,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但此痛诊疗标准还不一致,针刺治疗此病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作者:杜若晨;陈俊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健廉教育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2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健教组和对照组各139例,健教组给予健康教育,即综合性生活方式干预和相关疾病防治知识教育,每月2次共12月;对照组仅就诊时给予一般性指导.观察血压、体重变化,吸烟、饮酒变化等.结果:健教组体重明显下降,吸烟、饮酒人数减少,血压下降;而对照组血压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正常高值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降低体重,降低血压.

    作者:伍珍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从药效分析探讨鸡内金炮制工艺的优选

    目的:探讨鸡内金炮制工艺的优选.方法:按不同炮制法制定12种鸡内金炮制样品,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酶与氨基酸含量.结果:以清开水烫5-10 min或以0.1%-0.5%碱水烫5 min后再按<中国药典>工艺炮制出的成品,外观与质量均得到较大改善,且不影响其化学成分与化学活性.结论:选择清开水烫5 min以下或0.5%碱水烫5 min以下再按<药典>工艺炮制的方法较好.

    作者:李卫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3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消炎痛片口服和维生素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活血汤,连用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能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李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牵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倒

    目的:探索慢牵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75例该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50例与对照组125例,治疗组采用牵引加推拿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牵引配合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98.0%,对照组为50.4%、8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牵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该病疗效可靠.

    作者:王志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自拟祛瘀治痿方治疗阳痿5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采用祛瘀治痿方治疗阳痿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91例阳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自拟祛瘀治痿方治疗:对照组39例用右归丸方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3%、92.3%;对照组分别为41.O%、84.6%.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与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祛瘀治痿方治疗阳痿有较好疗效.祛瘀活血可作为治疗阳痿的根本法则.

    作者:王新明;王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心理掌干预对慢性乙型病霉性肝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心理学干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支持治疗效果.方法:对140例患者应用药物加中医心理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应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因子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功能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而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心理学干预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状况、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

    作者:彭立生;周大桥;高辉;童光东;周小舟;贺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黄天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测定黄天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33mol/L酸二氢钾(磷酸调pH值至3.5)(75:25)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96-0.48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1.9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黄天颗粒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许锋;彭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风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与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情志护理、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和中风再发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脑循环功能治疗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整体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下床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比较,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护理模式配合高压氧的治疗与护理对中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长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促血管生成作用的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实验性大鼠随机分成银杏叶提取物组(A组),肝素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建立心肌缺血模型,15 d后检测缺血梗死面积、缺血梗死边缘区VEGF、bFGF的表达量.结果:A组缺血梗死面积小于B组、C组,缺血梗死边缘区VEGF、bFGF的表达量增加.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促进心肌缺血大鼠冠状动脉侧支血管的生成,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范冀湘;高绍芳;贾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忠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针刺颈椎病穴,对照组针刺颈夹脊穴,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8%,对照组为67.5%;TCD显示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颈椎病穴可明显改善颈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蒋学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调畅气机在湿热病中的应用

    从调畅气机和湿热病的关系、治上焦湿热,重在宣畅肺气、治中焦湿热,重在恢复脾胃升降之气机、治下焦湿热,重在宣化膀胱之气4个方面对调畅气机在湿热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永刚;赵聚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参楂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4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楂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内服自拟参楂降脂散.15-20 g,次,2次,d;对照组则内服烟酸肌醇酯片,0.4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60d后判定疗效.结果: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为26.5%和93.6%,对照组为4.3%和,7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楂降脂散有明显改善高脂血症临床症状和降低血脂作用.

    作者:赵跃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银杏叶提取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了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认为银杏叶提取物对多种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蒋小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活血接骨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活血接骨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大黄、黄柏、当归、赤芍、枳壳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在0.01012-0.2024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4),平均回收率99.72%,RSD%为1.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活血接骨合剂的质量.

    作者:朱益利;谭浩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围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46例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患者,术前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配合体针治疗,正确服用中药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246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2-28个月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结石复发.

    作者:李娟;龚婷英;潘虹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内经》教学CBL与PBL实践

    介绍了在中医学<内经>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cBL与PBL教学方法的探索.就cBL教学医案的选取、教学组织方面,以及PBL的教学准备、小组组织、资料查阅、小组讨论、活动汇报等环节,总结了一些经验.并比较了CBL与PBL教学法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方面的异同.

    作者:谷峰;陈士玉;朱鹏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30倒体会

    目的:探索肛门湿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方法:30例患者采用肛周局部注射及中药坐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疗效很好.

    作者:唐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配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黄连温胆汤结合西药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四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90.0%、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改善症状、提高疾病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能更高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选斌;钟鹏飞;谢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