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清喉利咽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刘凡泽

关键词:清喉利咽颗粒, 黄芩苷,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清喉利咽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150 mm×41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1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2384-0.7152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行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RSD%=0.93%(n=5).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质量标准控制的依据.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4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

    文章介绍了对4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快速建立通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出血情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针对病因进行健康教育等措施,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胡凤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拟方合云南白药治疗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9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以灭幽生肌愈疡汤合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三联疗法:口服奥美拉唑4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1周.观察两组综合疗效、溃疡面缩小、Hp根除率及疗效稳定性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愈显率分别为86.7%、75.6%,胃镜观察愈显率分剐为84.4%、75.6%,两组综合疗效和Hp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叉(P>0.05),但溃疡面缩小、复发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该疗法治疗Hp阳性PU有较好的疗效,复发率较低,Hp清除率较高.疗效相对稳定,依从性良好.

    作者:刘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口服补肾活血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口服益脑复健胶囊.两组均以28天为一个疗程.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9%,对照组为70.6%: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39.7%;且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

    作者:雷文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4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骨科术后分别予内服加减当归补血汤和常规方法治疗,观察1疗程(6 d)中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等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且治疗组在主、次症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是治疗骨科术后血虚发热有效的中药基础方剂.

    作者:陈明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痹痛消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痹痛消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痹痛消片治疗,对照组给予正清风痛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痛消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惠者临床症状,取得与正清风痛宁相当的临床疗效.

    作者:毛梓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正清风痛宁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43例总结

    运用正清风痛宁联合柳氮磺吡啶(SSZ)治疗强直性脊柱炎143便,总有效率为89.5%;优良率为77.7%.且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作者:游玉权;黄志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善作用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的基础上加用足太阳经穴对抑郁症大鼠的疗效.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1组和针刺2组.采用长期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结合孤养造成大鼠抑郁症模型,分别测定大鼠糖水消耗量以及行为学的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下降,旷场法测定行为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治疗组的糖水消耗量增加,行为学评分升高.结论:针刺督脉和足太阳经可以改变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作者:罗文舒;皮敏;于海波;杨卓欣;刁利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植物细胞中的后含物在中药显微鉴定中的应用

    文章阐述了植物细胞中后含物的概念及其分类,介绍了后含物在根、根茎及其种子类中药显微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文德银;王柏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用西药加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Hp清除率、根除率及远期根治率分别为84.5%、78.9%、70.4%,对照组分别为72.7%、63.6%、50.9%.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仲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方剂的配伍研究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药方荆配伍的历史与现状,探讨了方剂配伍的规律、方法及发展方向,对中医药临床教学与科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殷岳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肠炎康胶囊剂提取工艺研究靠

    目的:优选肠炎康胶囊剂提取的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水煎煮条件和醇提条件,以秦皮甲素、乙素和黄芪甲苷的含量为指标.结果:筛选出了水提(药材加水量8倍量,煎煮2.0 h,提取2次)和醇提(乙醇的用量为药材的8倍,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2.5 h,乙醇浓度为60%)的佳制备工艺.结论:该实验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提取工艺路线及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梁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T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TP方案化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疼痛缓解、KPS评分改善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KPS评分改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为5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明显缓解疼痛,提高KPS评分,减少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及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杨芬;曹培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SOD、GSH-PX活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MDA水平明显下降,而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患者SOD、GSH-PX活力、MD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林婉娟;陈东风;张少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清喉利咽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清喉利咽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150 mm×41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1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2384-0.7152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行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RSD%=0.93%(n=5).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品质量标准控制的依据.

    作者:刘凡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临床见习中高职高专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高等医专学制较短,临床课的学时较少,要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生的临床思维判断力和技能操作水平,就必须在临床见习过程中能够引起和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其指向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的目标.临床见习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往往需要带教老师和学生的良好配合,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在见习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进行自我表露,并根据学生的情绪进行见习教学各个环节的调节,这对激发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李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护理体会

    对5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控制血糖和饮食,且积极进行肢体和语言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邱翠琼;曾影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牛黄至宝丸中连翘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牛黄至宝丸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kmCm(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78 nm,流速:1ml/min;柱温:25℃.结果:连翘苷在一定色谱条件下能完全分离,连翘苷在6.08~60.8μg·ml-1浓度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50396.3X+892.4,γ=0.9996,加样回收率为96.7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n=6).结论:本方法用于测定牛黄至宝丸中连翘苷的含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

    作者:黄际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十全大补汤合金铃子散对移植性肝癌大鼠的免疫抑瘤作用

    目的:初步研究十全大补汤合金铃子散对移植性肝癌大鼠的免疫抑瘤作用.方法:以大鼠CRL-1548瘤株移植入雄性SD大鼠为模型,系统地观察十全大补汤合金铃子散对瘤重和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十全大补汤合金铃子散对移植性肝癌大鼠的平均抑瘤率高达51.3%,且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瘤重量,明显促进NK活性和lL-2分泌,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结论:十全大补汤合金铃子散增强荷瘤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是其抑制肿瘤效应的可能机制.

    作者:陈力;郭永银;孟琼;余望贻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自拟柴芍百乌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柴芍百乌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采用自拟柴芍百乌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时照组40例仅以常规西药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柴芍百乌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左建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祛腐生肌膏外用安全性的动物试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试验探讨祛腐生肌膏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对家兔皮肤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对豚鼠皮肤进行过敏反应试验.结果:祛腐生肌膏对家免皮肤用药无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用药均无明显的刺激性反应.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反应症状.结论:祛腐生肌膏在临床作为外用药应用应是安全的.

    作者:李国强;陈湘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