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姝娟
目的:探究孕产妇分娩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问题在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孕产妇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孕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孕产妇均在分娩前后接受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进行分析评价,分析接受护理干预后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12±14.09)分、(35.02±13.12)分,分娩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1.17±13.02)分、(39.14 ±12.03)分.对照组孕产妇分娩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0.21±15.13)分、(43.15±13.15)分,分娩后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0.12±14.99)分、(33.21±14.91)分.两组孕产妇的SAS、SDS评分分娩前无显著差别(P>0.05),分娩后有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有效提高孕产妇的生后质量,改善分娩结局,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赵玉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剂量分布、CI、HI.结果:观察组患者靶区大剂量高于对照组患者,CI、HI值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方法治疗宫颈癌,能够更好的满足宫颈癌患者的靶区剂量,并且能够降低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和受照体积,降低放射性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路小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方案应用于COPD患者对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5)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45)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的服务质量评分;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2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COPD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提升患者舒适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是理想的护理方式.
作者:李瑞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喉罩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01月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3例下肢骨折下肢骨折患者作研究,按照1∶1分配比例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第一组(n=31)和第二组(n=32),第一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方式,第二组采用喉罩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第二组麻醉有效率为96.87%,第一组麻醉有效率为70.97%,第二组麻醉效果更佳;第二组患者麻醉后五分钟MAP评分和HR评分均低于第一组,但是手术过程中,MAP评分和HR评分恢复正常;第二组患者麻醉操作时间少于第一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第二组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损伤、咽喉疼痛、术后声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第一组的22.58%,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麻醉中,喉罩麻醉效果更加突出,加上操作便捷、损伤小,不良反应低,其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作者:赵元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在该院进行救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持续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组的术后持续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组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可用于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恢复快、痛感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肝住院患者72例予以研究,按照连续进行的方式,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其中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后比较,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侯静涛;李洁洁;武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曲美他嗪实施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同期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因此该治疗方式适合作为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优选方案加以推广利用.
作者:吴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产妇分娩应用助产士助产护理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94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助产士助产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分娩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护理中临床上获得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各个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医院档案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渐渐走向标准化道路.电子档案的出现标志着医院档案管理正式走向信息化道路,不仅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大大的便利,而且显著提升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对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展开相应探究探讨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记录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与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朱月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诊断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主动夹层动脉瘤患者,回顾性50例患者MSCTA诊断和分型的准确性、血管受累情况和图像表现特征.结果:MSCTA诊断结果显示,Ⅰ型夹层动脉瘤29例,Ⅱ型夹层动脉瘤14例,Ⅲ型夹层动脉瘤7例,符合率为100%;夹层动脉瘤累及右侧髂总动脉比例显著高于左侧(P<0.05);累及右肾动脉比例显著高于高于左侧(P <0.05);MSCTA下清晰可见主动脉内破口位置、撕裂内膜片及内膜瓣走形,假腔密度低于真腔,假腔较大,真腔由于血栓压迫腔体变细直.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确诊率高,直观反映患者主动脉解剖结构,操作简单,可作为主动脉夹层动脉临床影像学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邢郁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普外科患者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基层卫生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普外科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具体用药情况.结果:100例普外科患者共使用10种抗菌药物,头孢类药物应用率高,占患者总数的64%.结论:基层卫生院普外科抗菌药物未能够做到完全合理应用,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作者:万代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采用处方点评制度对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方案.方法:对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点评,统计合格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依据统计结果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开展质量改进管理,并于2016年1月-2016年6月针对上阶段临床用药情况再次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统计并对比不同时间段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并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处方合格率仅为85.59%,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合格率提高至88.80%,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合格率再次提高至92.10%;在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范、剂量使用不规范、儿科年龄使用不规范,在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格、剂量使用不规范、医师签名与留样不符,在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门诊不合格处方占比较高的类型主要有未使用药品通用名、药品规格、剂量使用不规范、医师签名与留样不符.结论:处方点评制度能够细致了解临床用药情况,提高合理性.
作者:罗昌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该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病例共计70例,采用电脑随机盲法,将70例病例分成实验与对照两组,每组35例.前者予以优质护理,后者予以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疗效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7.14%、88.57% (P <0.05).结论:于甲状腺结节中合理引入优质护理理念,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晓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中采取黄体酮和葡萄糖溶液对提高诊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均有完整临床资料,自愿接受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3组,各自40例.三组患者均采取超声显像诊断,其中黄体酮组单独肌注黄体酮后实施超声显像诊断,葡萄糖溶液组单独口服葡萄糖溶液后超声显像诊断,联合组则采取肌注黄体酮与葡萄糖溶液后超声显像诊断,比较三组诊断结果.结果:黄体酮组超声显像诊断检出率为72.50%,葡萄糖溶液组超声显像诊断检出率为70.00%,联合组超声显像诊断检出率则高达95.00%,联合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但黄体酮组与葡萄糖溶液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超声显像诊断中加用黄体酮与葡萄糖溶液可明显提高诊断检出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依据,值得借鉴.
作者:牛宗保;杜文倩;段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房颤患者,电脑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为22%,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患者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莫小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临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65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临终护理干预措施,从心理、疼痛及基础护理方面入手,并对患者家属进行鼓励,做好肝癌患者的临终护理.结果:晚期肝癌患者获得良好的临终护理关怀,生存时间延长,患者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为了降低其心理恐惧和躯体痛苦,给予临终护理干预,通过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关怀与照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志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和捐献意愿.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匿名方式对杭州市3所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认知平均得分为3.40分,捐献意愿偏低.影响捐献的因素主要是担心影响身体健康、对相关知识不够了解以及家人的反对等.通过新闻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学生多.结论:应采取大学生群体更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大学生造血干细胞的认知水平和捐献意愿.
作者:陈炜琳;黄晓珠;胡志伟;汝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孕妇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控制血压是妊高症护理及护理的重要环节.在临床护理中,针对性的进行心理、饮食、睡眠进行综合性护理,能够让患者摆脱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得到大效果的治疗和改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产后护理效果,有助于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作者:缪洪存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普通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普通护理基础上的综合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所产生的效果(如患者满意等)进行对比,并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妊高征患者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DIC、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增强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喜花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