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芳
高血压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损害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种类,规范其用药时间及服用方式,严格控制服药剂量,同时关注与联合药物的相互作用,以期达到治疗达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朱金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近几年来,随着高频探头的问世和彩色多普勒技术的进步,超声影像早已成了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关键组合内容,伴随这一科技的逐步改变,给临床病例的深入评断及诊治供应了相当权威的确保.接下来我们自根本着手,简要阐述当今超声在临床医学里面的运用.
作者:杨炳钰;赵文昌;王惠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国家医疗体系建设逐渐趋于完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本文简要提出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进行优化的必要性,并重点分析其优化策略,希望能够满足乡镇卫生院的医疗需求,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马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者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在采供血过程中的预防措施.方法:抽取2016年叭月至2016年12月在该站无偿献血的血液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非正常报废原因、结果:本次接受研究分析报废血液共7 756袋,非正常报废率为5.56%,其中以血浆所占比例大,造成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为脂肪血.结论:临床中为减少血液浪费,需在献血前进行充分到位的科学宣教和咨询指导,把控好体检质量关,完善献血模式,从而大限度的减少报废血液,保障临床血液供应和质量.
作者:王裕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06月至2016年06月收治的60例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细节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郝艺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接受DR投照技术的患者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探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放射科在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DR投照技术检查的87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DR片图像质量及DR投照技术的图像特征.结果:87例患者的DR片中,得到甲级83张,占95.40%、得到乙级2例,占2.30%,废片2张,占2.30%.在2张废片中,其中1张是因为患者体型过于消瘦导致影像片不清晰,1张是因为患者病情十分严重导致影像片不清晰.结论:DR投照技术,操作简单,分辨率比较高,图像清晰,后处理技术强,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春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则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时间、发热消退以及疱疹消退时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缩短疱疹和发热消退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李树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健康人体中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其生物等效性.方法: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依照双周期自身交叉实验设计法分威两组,其中一组口服富马酸酮替芬片2 mg,另一组口服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单剂量,对比两组患者的主要药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与富马酸酮替芬片相比,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的tmax时间短,但Cmax、t1/2和AUC(0 ~36)两者无差异,富马酸体统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率为113±40.结论:富马酸酮替芬分散片与富马酸酮替芬片是两种生物等效的药物,且前者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高.
作者:姚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感染根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二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6个月、12个月、24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86.7%、95.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75.0%、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可以使重复检查及治疗的次数减少,可行性强.
作者:丁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急性鼻窦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药物不同,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5例,其中A组采用基础性的常规消炎治疗,B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鼻渊通窍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各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后,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较A组少,各组间患者的结果对比显示,具有极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急性鼻窦炎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璟晶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肺炎患儿60例,患儿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则另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半分别为76.7%和96.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肺炎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慧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ICU病房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记录)评分以及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3.1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结合护士的丰富的临床经验、护理理论知识,在工作作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主要研究在肺结核早期诊断治疗中应用两种检验方式后得到的效果比较,同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患88例作为本次的调查主体,均抽取于2016年07月至2017年01月期间因肺结核到我院医治病患,以病患实际入院时间对其实施平均分组处理,即痰涂片组与抗原胶组,每组病患44例,分别予以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方式以及抗原胶体金法检验方式,探究在肺结核早期中诊断效果.结果:痰涂片组病患有42例检测为阳性,阳性检测率为95.45%,抗原胶组有29例检测为阳性,阳性检测率为65.91%,对比得到痰涂片结核菌检验肺结核早期效果较好,两种检验方法对比差异性存在差异,P<0.05.结论:痰涂片结核菌检验方式以及抗原胶体金法检验方式对肺结核早期的检验中均有一定的效果,在肺结核早期中应用痰涂片结核菌检验以及抗原胶体金法检验均有一定的效果,对比而言痰涂片检验效果更佳,在肺结核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意义大.
作者:吴向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评估中风后遗症患者行针灸、康复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重点筛选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该院接收的69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对69例病例进行分组:试验组(n =35例,展开针灸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救治),参照组(n=34例,展开单一的康复运动疗法救治),对2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展开对照.结果:展开不同方法救治后,验组35例治疗有效率有效率97.14%(34/35),参照组34例治疗有效率76.47%(26/34),组间对照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0±3.26)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64±5.69)分(P<0.05).结论:临床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展开救治时,以针灸联合康复运动疗法救治,可在改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临床效果比针灸治疗更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荐.
作者:何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肺炎患儿,按照临床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患儿在给予综合性护理,一周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w后实验组有21例患儿治疗显效,对照组有18例患儿治疗显效,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肺炎患儿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岳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在肾孟肾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40例肾盂肾炎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95.0%明显较高(对照组为80.0%),同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情况,同时对于患者炎症改善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夏保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均实施清毒、排毒、解毒的综合治疗.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8%,37例患者康复出院,治疗成功率92.5%.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法,尽早清毒与排毒,使用合适的药物解毒,依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雷尊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T2DM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入住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每组各66例.所有患者均给以基础治疗,西格列汀组患者联用磷酸西格列汀组进行治疗,二甲双胍组患者联用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2 w,比较两组患者的FBG、2hPGB以及HbA1 c水平.结果:经联合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与入院时相比均有所改善,西格列汀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虽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T2DM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但西格列汀的改善效果要优于二甲双胍,因此建议选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
作者:吕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置双J管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378例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实验组190例术前预置双J管,对照组188例上前未预置双J管,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软镜鞘一次置入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90.4%;实验组输尿管扩张术使用率0.5%,对照组为3.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0,对照组2.7%;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结石清除率99.5%,对照组96.8%,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前预置双J管软镜鞘一次置入成功率高且减少了输尿管扩张术使用频率,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值得采用.
作者:赵治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随机分组的两组脑瘫患儿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存在精细运动障碍的脑瘫患儿精细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住院治疗的40例有精细运动障碍的脑性瘫痪儿童进行穴位注射配合作业疗法,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Peabody精细运动评定量表评估结果提示两组间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能显著提高脑性瘫痪惠儿的精细运动能力.结论:在作业疗法的基础上,穴位注射能显著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发育水平.
作者:马桂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