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霞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完成医学院校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的培训[1,2];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3].皮肤性病学不同于内外科,它是一门形态科学,大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大多性皮肤病以皮损表现直接诊断,经过3年的带教现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作者:胡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无偿献血者血液非正常报废原因在采供血过程中的预防措施.方法:抽取2016年叭月至2016年12月在该站无偿献血的血液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非正常报废原因、结果:本次接受研究分析报废血液共7 756袋,非正常报废率为5.56%,其中以血浆所占比例大,造成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为脂肪血.结论:临床中为减少血液浪费,需在献血前进行充分到位的科学宣教和咨询指导,把控好体检质量关,完善献血模式,从而大限度的减少报废血液,保障临床血液供应和质量.
作者:王裕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移动医疗App+微信群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均进行延续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延续护理中运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在Fual-meyer和Barthel指数、SF-36量表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移动医疗App+微信群模式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可取的显著效果.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52例ICU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对照以及平均的分组方法,将52例ICU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观察组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较于护理前,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祖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并发症与护理策略.方法:选取6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全部临床资料,分析抢救中的肾损伤情况与护理策略.结果:在60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了肾损伤的情况,其中肾炎患者7例,肾功能衰竭5例,肾损伤发生率为20.0%(12/60).经临床抢救和护理之后,治愈8例,好转4例.治愈率以及好转率分别为66.67%、33.33%.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会出现程度各异的并发症,而急诊护士需按照患者抢救情况以及并发挥情况等,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梁秀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按摩前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按摩后半小时,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5.3±0.9)著低于对照组(7.8±1.2)(P<0.05);按摩后1小时,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6.2±1.3)著低于对照组(8.3±1.4)(P<0.05).结论:穴位按摩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X线与CT在诊断空洞型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80例肺结核患者为实验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X线、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许.结果:在空洞、支气管播散、卫星病灶、淋巴肿大、胸膜增厚以及胸腔积液个数检查方面,CT检查明显多于X线,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X线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占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依从性的作用.方法: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调查影响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原因并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由89.7%上升到97.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显著提高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有效改善产妇乳房胀痛等并发症,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彩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和对照组(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的腰椎间盘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后的腰椎间盘疼痛程度明显得以降低,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雷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在当前,医患纠纷对于双方的利益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根据中国现行的多种关于调解医惠纠纷的改革,研究发现,其涉及到医院与患者的权利、保障等多方面的条款.这些条款从多方面对医患的关系进行调节,有利于秩序的正常恢复,从大方面保证双方的权利,有效避免冲突.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医院多方面的迅速发展备受瞩目,然而其纠纷问题却仍旧十分突出.此次研究笔者主要探讨医患纠纷的各种处理方案及应对.
作者:张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片,餐前15 min口服每次1 mg;观察组在瑞格列奈片基础上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晚餐前口服每次0.5g,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采集,经离心抗凝处理后,应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法测定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各项指标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晓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透治疗.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5例.一组尿毒症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心理状态(SAS、SDS)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毒症患者在护理后,血透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尿毒症患者,不仅可降低血透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可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张池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经皮肾镜碎石术主要是借助超声或者X线予以定位经皮穿刺到肾脏扩张后建立操作通道,进而击碎结石,取出碎石.现今,经皮肾镜碎石术已经彻底代替了开放手术,成为了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同时,因为具有创伤轻、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复杂肾结石治疗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随着影像学的不断进步,碎石仪器的快速发展,腔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作者:何桂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77.8±6.5) mmHg、收缩压(120.2±8.9) mmHg显著优于对照组(87.9±8.9) mmHg、(133.4±10.3) mmHg,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10.0%,对照组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28.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硝苯地平比较,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几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胜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选取1996年至2013年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患者1 083例,均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结果:本组对象治疗时间7 ~120 d,平均时间为21 d.仅38例无效,显效677例,有效378例.结论:中药熏洗法对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瓷贴面是临床上一种新兴的前牙美学修复措施,牙体预备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患者修复后的牙体色泽、强度及形态,但关于其选择目前依旧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论,相关报道也各不一致.故本文中笔者就此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类型的研究情况进行讨论.
作者:李成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儿感冒发热采用布洛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常规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倒感冒发热小儿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洛芬缓释混悬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消失时间和退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感冒发热采用布洛芬缓释混悬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普及.
作者:杨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稳定性心衰患者中予以小剂量依那普利治疗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稳定性心衰患者64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剂量的依那普利治疗,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心功能得以显著的改善,射血分数显著的提升.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稳定性心衰患者予以小剂量的依那普利,能对心肌重塑进行抑制,对心室结构进行改善,将射血分数提升,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吴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乳腺癌与良性病变钼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病变患者行钼靶X线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乳腺癌组(n=52)和乳腺良性病变组(n=76)钼靶X线表现及鉴别.结果:乳腺癌钼靶X线阳性率92.3%,乳腺癌组肿物大小、形态、边缘等直接征象和恶性钙化、大导管征、漏斗征等间接征象发生比例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P<0.05).结论:经钼靶X线是筛查乳腺癌重要手段之一,在鉴别良、恶性乳腺病变中有其不同影像学特征,影像医师需结合X线各征象、临床、病理学检查等,为临床提供客观的检查信息.
作者:董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病理学教学在医学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联系临床和基础医疗的桥梁,其教学效果和质量对于学生的医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必须加强对病理学教学的重视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综合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者:刘起胜;黄旭;吴亚娜;杨艳;曹寅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