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洗在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中的应用

洪雄

关键词:四肢骨折, 关节僵硬, 中药熏洗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选取1996年至2013年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患者1 083例,均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结果:本组对象治疗时间7 ~120 d,平均时间为21 d.仅38例无效,显效677例,有效378例.结论:中药熏洗法对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一年内对多名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资料分析,来总结出现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基本原因,然后针对性的制定关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从而得出对于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需要及时的进行护理措施的给予和健康宣传,并通过饮食护理和随访观察,尽可能的减轻产妇的身体痛苦和经济压力.

    作者:尹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小儿腹泻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腹泻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结论:小儿腹泻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段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间接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58例,将58例病例随机等分成A、B两组.A组行介入治疗,B组行非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实施的效果,比较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积极采用介入治疗法,可优化患者的围手术指标,促进手术顺利开展.

    作者:鞠文博;陶晶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行传统开放术治疗的50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行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5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B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运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生活质量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在甲状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在临床的甲状腺肿快鉴别诊断中超声诊断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底76例具有甲状腺肿块的患者进行术后病理诊断检查和超声诊断检查,终对比超声检查和综合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之后的结果符合真实情况的有67例,约占88.16%.结论:对于甲状腺肿块的病理判断,采用联合病理切片诊断和超声诊断进行判断可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选取90例经手术治疗的LDH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将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关于下腰痛的评分没有明显差别,但术后2周,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年,观察组留有腰痛以及高抬腿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LDH的术后恢复,可以保持术后的长期疗效.

    作者:曹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DR投照技术的图像特征及临床观察

    目的:对接受DR投照技术的患者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探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放射科在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接受DR投照技术检查的87例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DR片图像质量及DR投照技术的图像特征.结果:87例患者的DR片中,得到甲级83张,占95.40%、得到乙级2例,占2.30%,废片2张,占2.30%.在2张废片中,其中1张是因为患者体型过于消瘦导致影像片不清晰,1张是因为患者病情十分严重导致影像片不清晰.结论:DR投照技术,操作简单,分辨率比较高,图像清晰,后处理技术强,准确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春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30例(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下肢无病变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内径、CDFI值以及血管不良特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述三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高.

    作者:袁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研究在脑出血患者中实行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参照组护理中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住院时间(9.87±2.35)d等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参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改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

    作者:宿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诊内科患者护理中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实际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内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的84例急诊内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予以无缝隙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抢救成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概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住院时间为(12.34±2.15)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内科护理中,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庞凤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宝湿润烫伤膏对静脉输液疼痛的防治效果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对静脉输液疼痛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585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美宝湿润烧伤膏敷贴组(观察组)和热敷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疼痛发生率为8.7%,疼痛治疗有效率为89.6%;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12.4%,疼痛治疗有效率为19.7%.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能有效防治静脉输液引起的疼痛.

    作者:张芙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该院胸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中抽取1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6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3.44%),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席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的探讨

    高血压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损害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选择抗高血压药物种类,规范其用药时间及服用方式,严格控制服药剂量,同时关注与联合药物的相互作用,以期达到治疗达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朱金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析

    目的:主要研究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检测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间临床工作中收集的监测标本为研究对象,确定不同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确定致病菌326株,包括革兰阳性球菌216株,革兰阴性杆菌110株,均表现出较高的药物敏感度.结论:细菌耐药性正在逐渐上升,少部分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已经对医院正常临床治疗工作构成威胁.因此必须要做好临床微生物检验,为未来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喻甫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平扫、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68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依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良性组37例,恶性组31例,均先后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比较两组平扫及增强扫描时的CT值变化情况.结果:恶性组平扫、增强20 s、增强60 s CT值均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两组20 s CT相对强化值均明显高于60 s CT相对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使用CT增强扫描时,应用延迟20 s增强扫描的准确率更高,更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汪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独活组以及美洛组,每组各40例,美洛组采用美洛昔康片口服治疗,独活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以及体征.结果:独活组患者治疗前的主要症状、体征与美洛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与美洛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在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选取1996年至2013年该院收治的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患者1 083例,均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结果:本组对象治疗时间7 ~120 d,平均时间为21 d.仅38例无效,显效677例,有效378例.结论:中药熏洗法对四肢骨折后期关节僵硬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样本,以45例为一组,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两组患者均视病情对症治疗,治疗方法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及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10.17-+2.91)、抑郁评分(11.25±3.38),较护理前相比,评分下降显著,较对照组相比,患者焦虑与抑郁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更好.研究组患者用药(100%)饮食(93.33%)运动(91.11%)复查(95.56%)依从性更强.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性,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对该院呼吸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送检的临床标本3301份,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从呼吸科送检的3301份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08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93株,占15 3%;其中标本分布主要为痰液66株、血液8株、尿液4株、胸水2株、肺泡灌洗液10株、脓1株、切口分泌物1株及胆汁1株,各自比例为71.0%、8.6%、4.3%、2.1%、10.7%、1.1%、1.1%、1.1%;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敏感性高,敏感率为100%.结论:呼吸科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多来自下呼吸道,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艾灸法“治未病”在亚健康中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艾灸法“治未病”在亚健康中的干预作用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20例亚健康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艾灸法“治未病”方法,观察分析患者治疗干预前后的疲劳量表评分及工作效率得分.结果:所有患者都接受了艾灸法治疗,患者在治疗干预前的疲劳量表评分为(10.40±2.01)分,干预后的评分为(5.62±1.50)分,P<0.05;患者治疗干预前的工作效率得分为(6.05±0.93)分,干预后得分为(8.08±0.50)分,干预前后评分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法“治未病”在亚健康中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能显著改善亚健康患者脑力疲劳状态,并提升其工作效率,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