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按摩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作用

秦恒

关键词:穴位按摩, 子宫切除术, 疼痛
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按摩前VA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按摩后半小时,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5.3±0.9)著低于对照组(7.8±1.2)(P<0.05);按摩后1小时,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6.2±1.3)著低于对照组(8.3±1.4)(P<0.05).结论:穴位按摩对缓解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沙棘油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采取复方沙棘油栓联合微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研究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微波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加用复方沙棘油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阴道流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研究组阴道流血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采取复方沙棘油栓与微波联合治疗,不仅能提高临床效果,而且能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对比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时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经手术治疗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对比其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时的诊断符合率和超声图像阳性率.结果:84例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时,其检查符合率为96.88%,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70.31%的符合率(P<0.05),且两种检查方法在各项观察指标阳性率方面也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超声在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时,具有着极高的检出率和阳性表现,且方法操作简便,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郝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普外科护理风险及其预防对策

    目的:探究普外科护理风险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该院过往8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配为每组40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形式.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运用普外科常规式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针对护理风险进行总结所制定出的预防对策的处理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低,而护理满意率却较高,组间进行对比,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通过普外科护理进行的干预,合理的防范对策处理的制定,加强安全隐患的总结,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雷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在甲状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在临床的甲状腺肿快鉴别诊断中超声诊断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底76例具有甲状腺肿块的患者进行术后病理诊断检查和超声诊断检查,终对比超声检查和综合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之后的结果符合真实情况的有67例,约占88.16%.结论:对于甲状腺肿块的病理判断,采用联合病理切片诊断和超声诊断进行判断可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该院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给予手术室风险管理,对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3.6%,常规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17.9%,可见研究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总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不仅可以预防风险事件,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指导应用万古霉素,对药物浓度进行监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初始谷浓度<5 mg/L有2例,5~<10 mg,/L有28例,10 ~ 15mg/L有19例,初始谷浓度>15 mg/L有11例.初始峰浓度:12.25 ~50.35 mg/L,<20 mg/L有32例患者,20 ~ 45 mg/L有15例患者,>45 mg/L有13例;疾病好转率为91.7%,细菌清除率85.0%.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需结合个体差异制定科学的用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与细菌清除率.

    作者:谭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起该院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对院内感染管理进行改进,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持续质量改进前)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持续质量改进后)列为观察组;统计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对比分析两组的环境卫生检查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共发生院内感染54例(1.69%),对照组共发生院内感染137例(4.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院内环境卫生检查检查合格率94.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75%(x2=10.317,P =0.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效果显著,且对改善患者治疗环境也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陈冬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资料,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进行检查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5例为A组,再选取同一时期进行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45例为B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对比各组间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不同的患者经检查后,效果均不相同,其中A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B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A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与B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腺肌病以及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减少了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值得患者的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5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精力、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睡眠情感等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以及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精力、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睡眠情感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偏高,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63%,实验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0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8.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疾病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高永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性脑出血的急性期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于老年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通过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在该科治疗的老年脑出血患者,将12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添加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性临床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1例患者均恢复良好,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项目的调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脑出血的急性突发状况,有效的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瓷贴面修复牙体不同预备类型比较的研究进展

    瓷贴面是临床上一种新兴的前牙美学修复措施,牙体预备类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患者修复后的牙体色泽、强度及形态,但关于其选择目前依旧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论,相关报道也各不一致.故本文中笔者就此瓷贴面修复牙体预备类型的研究情况进行讨论.

    作者:李成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刍议工会在疾控中心妇女工作中的作用

    本文以疾控中心妇女工作的合法权益为切入点,论述工会在疾控中心妇女工作当中的作用.

    作者:李建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这一时间段内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和埃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而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呋喃唑酮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6%、参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患者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x2=0.208 7;P =0.647 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参照组为5%,两组患者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在阿莫西林和埃索拉唑的基础治疗上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两者之间任何一种药物治疗.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试析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中医整体护理措施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选取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予以中医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心痛复发次数、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5.28±1.17)d、心痛复发次数(5.41±0.32)次、住院时间(15.36±2.40)d均劣于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2.34±0.23)d、心痛复发次数(2.34±0.25)次、住院时间(8.21±2.27)d),其比较指标间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其症状的缓解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其心痛的发作次数、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马克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胃癌是我国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同时也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致死性癌症.该病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但受吸烟过度、饮食不当、酗酒、生活不规律或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青年人胃癌患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新发胃癌病例趋于年轻化,由于该病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误诊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预后较差,加之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认知不足,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严重威胁青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证实,青年人胃癌的恶性度高,转移较早,且预后较差.本文对不同性别青年胃癌患者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明确影响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赵卫星;杨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常规检验应用在脂肪肝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应用在脂肪肝患者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这个期间内,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接受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行B超检查)以及医院收治的30例脂肪肝患者(血常规检验),分析和对比对两组终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结果:在HGB、WBC、PDW、MCV、RDW五个指标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WPV、PLT两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采用血常规检验方法,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立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医改对医院药剂管理转变的探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在医院药剂管理中实施新医改带来的转变.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该院药剂科发放的3 060张电子药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奇偶性为依据将所选处方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 530张,参照组采用传统药剂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研究组采用新医改后现代管理理念作为指导进行管理,对两组药方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审核正确率、复核正确率、复核差错率、退药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药剂管理中采用现代管理理念,可保障电子药方的质量和安全性,使医院医疗水平得到强化,减少医疗事故的出现.

    作者:古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析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目的:对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未实施联合应用前的患者12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于2015年8月~2016年3月实施联合应用的1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在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下实施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5个月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0.36±2.19)分、功能评分为(44.20±1.82)分、畸形评分为(3.22 ±0.35)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为(4.21±0.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因时护理和全期护理理念联合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显著,能广泛推广.

    作者:吴祝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儿童保健中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生长发育受到社区儿童保健中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社区医院收治的106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检查,而观察组则运用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比分析两组发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缺血性贫血和佝偻病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智能发育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院开展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指导,能够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作者:李树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基于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接受不同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相关的治疗效果.方法:完整收集7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按照收治顺序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给予血液滤过,观察组(37例)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结果:经检测与分析,与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的i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效果确切,在清除患者体内iPTH水平方面可以获得较之血液滤过治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崟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