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干预

赵芳

关键词:手术室, 术中压疮, 护理干预
摘要: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在日常手术中仍然居高不下,这即给患者带来生理痛苦,也为使得医疗资源增长,所以笔者就手术室压疮形成过程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的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干预建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图危急值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心电图危急值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得出的120例心电图危急值报告结果以及相关处理措施,从而分析出心电图危急值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结果:在120份危急值心电图中,急性心梗34例,快速性心房纤颤38例,窦性停搏14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显著的心动过缓3例,快速的实性心动过速2例,室颤、室扑1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7例.结论:通过心电图危急值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状况,并且使得患者在快的时间内接受治疗,保障了患者的诊治速度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比在应用胰岛素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T2DM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入住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西格列汀组与二甲双胍组,每组各66例.所有患者均给以基础治疗,西格列汀组患者联用磷酸西格列汀组进行治疗,二甲双胍组患者联用盐酸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2 w,比较两组患者的FBG、2hPGB以及HbA1 c水平.结果:经联合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与入院时相比均有所改善,西格列汀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虽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治疗T2DM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但西格列汀的改善效果要优于二甲双胍,因此建议选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

    作者:吕艳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心律失常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06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采用扩冠、抗凝、补镁、补钾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上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在经过治疗后有48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而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有38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1.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上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心律失常的治疗时,其治疗效果良好,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心律,缓解患者室颤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患者的预后也有了保障.

    作者:马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YYNW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实行保胆取石术治疗,腹腔镜组实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还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显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破裂动脉瘤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破裂动脉瘤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以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进行破裂动脉瘤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VS的发生率为37.5%,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为9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为7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破裂动脉瘤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发现和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朱咸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我院早期先兆流产妊娠妇女D-二聚体参考区间的建立

    目的:建立该院先兆流产妊娠妇女D-二聚体的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符合筛选标准的妊娠妇女共261例,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参考区间.结果:早期先兆流产人群的D-二聚体的参考区间为0~0.807(mg/μl),与正常人群D-二聚体的正常参考区间有显著差别.结论:建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D-二聚体的参考区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医院血液溶血原因分析及对检验结果影响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及对检验结果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患者血液样品50例,均为溶血标本,做为实验组样本,对照组样本为相同患者重新采集的未溶血标本,分析两组样本生化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ALT AST CKK+TP TBilD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GT ALP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Na+TG GLU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生化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提高检验质量控制,应规范标本采集过程,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车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患者临终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前的人性化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院内收治的5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针对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各项生活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临终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宜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夏小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病理学教学在医学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联系临床和基础医疗的桥梁,其教学效果和质量对于学生的医学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必须加强对病理学教学的重视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综合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当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者:刘起胜;黄旭;吴亚娜;杨艳;曹寅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针灸法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前来就诊的82例脑平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法治疗,试验组在给予药物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口服盐酸帕罗西汀).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采取中医脾胃症候量评定针灸疗效,采取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在治疗2周后,4周后脾胃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副反应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法协助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分析对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

    目的:研究对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来该院就诊和治疗的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作为临床试验对象,分为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给予普通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优质护理组总满意19例,占比95.00%;普通护理组总满意12例,占比60.00%.将优质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的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在护理满意度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人进行优质护理,对于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满意度,并提升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指数,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田玉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的有效应用

    目的:分析即时检验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5例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产检的45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耐量检测,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为(8.42±1.98) mmol/L,对照组为(4.37±0 62) mmol/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为(9.83±2.51)%和(4.98±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耐量检测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准确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33、77.78%和96.67%,显著优于空腹血糖与糖耐量检测(P<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应用即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马玉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肾镜碎石术主要是借助超声或者X线予以定位经皮穿刺到肾脏扩张后建立操作通道,进而击碎结石,取出碎石.现今,经皮肾镜碎石术已经彻底代替了开放手术,成为了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同时,因为具有创伤轻、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复杂肾结石治疗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随着影像学的不断进步,碎石仪器的快速发展,腔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作者:何桂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间接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58例,将58例病例随机等分成A、B两组.A组行介入治疗,B组行非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实施的效果,比较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术中出血量和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积极采用介入治疗法,可优化患者的围手术指标,促进手术顺利开展.

    作者:鞠文博;陶晶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该院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给予手术室风险管理,对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3.6%,常规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17.9%,可见研究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总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不仅可以预防风险事件,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肿瘤化疗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肿瘤化疗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的营养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入选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饮食,不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进行营养支持,对两组的营养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蛋白水平(56.69±2.39)、血红蛋白水平(9.59±2.39)、清蛋白(33.45±1.20)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46.04±2.13)、(8.19±2.06)、(29.58±1.47),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制剂联合乳清蛋白对患者是一种较好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刘丹丹;孙惠杰;赵英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导乐陪伴分娩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及分析导乐陪伴分娩于初产妇分娩护理期间应用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初产妇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取常规护理举措的参照组以及实施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方式的研究组,分别观察及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初产妇的生产时间、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和产后出血量均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Apgar评分、SAS评分以及疼痛评分、产妇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情况,研究组更具优蛰(P<0.05).结论:在对初产妇的护理期间,采取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方式可以显著的将护理质量进行提升.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未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期间收治的65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救治效果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总有效率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7例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作为观察组,55例二次妊娠初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临床资料,观察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观察组患者初次剖宫产切口形式对分娩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发生子宫破裂(8.96%)、出血(20.89%)、胎盘前置(13.43%)、盆腹腔粘连(49.25%)的几率更高,初次剖宫产纵切口者,分娩时间(11.96±5.41) min更长、术中出血量(322.10±105.01)更大,盆腹腔粘连发生几率(57.14%)更高.结论: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更大,减少首次剖宫产,可降低二次剖宫产并发症发生几率,对产科质量及产妇产后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吴亚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婴幼儿肺炎心肌标志物与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婴幼儿肺炎的心肌标志物与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90例重症肺炎患儿、90例普通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肌标志物、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重症组患儿CK-MB、α-HBDH、TnI、Mb、C-反应蛋白水平值以及心电图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组受检者(P<0.05),同时重症组恢复期CK-MB、α-HBDH、TnI、Mb、C-反应蛋白水平值低于重症组高峰期患儿(P<0 05).结论:心肌标志物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婴幼儿肺炎中效果显著.

    作者:万芳;陈孝进;陈龚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