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花
目的:观察及分析针对全髓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举措对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16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以及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仅予以其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患者展开早期康复护理举措.分别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Harri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总体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实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研究组显著的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Harri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总体护理满意度,同参照组相比,研究组均具备显著优势(P<0.05);同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参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模式,可以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产生积极良好的影响,并且提升患者的总体满意度.
作者:余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常规护理对照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而观察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好,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之后,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并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病情,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许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以及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近五年中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的防护措施.结果: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物理和化学三方面.结论:加强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专业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制定完善的防护制度,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监管和监督,规范操作流程,有效保护医院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安全.
作者:杨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法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前来就诊的82例脑平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法治疗,试验组在给予药物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口服盐酸帕罗西汀).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采取中医脾胃症候量评定针灸疗效,采取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在治疗2周后,4周后脾胃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副反应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法协助治疗抑郁症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脑血管病患者,分析其在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瑞华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52例脑血管病患者行颞窗、枕窗、眼窗检查记录流速,参数,频谱.结果:52例患者经TCD发现20例缺血性脑中风,1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8例血管性头痛.结论:TCD能发现脑血管病变并及时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对减少发病率及辅助临床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至该院就诊的86例老年肺炎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采取吸氧、抗感染等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与76.74%,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33%,P>0.05.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采取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药物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许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方法,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本病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静脉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率由13.9下降至5.2%.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燕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均实施清毒、排毒、解毒的综合治疗.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8%,37例患者康复出院,治疗成功率92.5%.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法,尽早清毒与排毒,使用合适的药物解毒,依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雷尊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应用PDCA循环原理,提高肿瘤专科医院护生带教质量.方法:利用PDCA循环4个阶段对教与学质与量进行监控.结果: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肿瘤专科知识培养,学到了人文关怀,体会到了优质护理的内涵.结论:通过PDCA循环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做追踪,不断纠正偏差,做到质量持续改进,从而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滕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足月妊娠引 产用促宫颈成熟汤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4月至次年12月间接收的足月妊娠引产病患共100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0例应用促宫颈成熟汤与安慰剂,对照组50例应用催产素与促宫颈成熟汤安慰剂.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产程为(11.24±2.5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41 ±2.43)h.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自然分娩率为84.0%、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72.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引产用促宫颈成熟汤,效果良好,且不影响母婴健康.
作者:杜银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V对宫颈炎发展到宫颈癌整个进程的检测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A组、B组与C组.B组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级20例,Ⅱ级4例,Ⅲ级16例.三组共计120例患者均经过严格操作后取样行HPV检测.结果:经过临床检验,A组HPV阳性4例,阳性率为10.00%,B组阳性19例,阳性率为47.50%,C组检测阳性30例,阳性率为75.00%.C组HPV阳性率较A、B组更高(P<0.05),B组HPV阳性率较A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对于宫颈炎发展到宫颈癌整个进程中的检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对于防治工作的开展、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金松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心电图危急值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得出的120例心电图危急值报告结果以及相关处理措施,从而分析出心电图危急值在临床的应用效果.结果:在120份危急值心电图中,急性心梗34例,快速性心房纤颤38例,窦性停搏14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显著的心动过缓3例,快速的实性心动过速2例,室颤、室扑1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7例.结论:通过心电图危急值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状况,并且使得患者在快的时间内接受治疗,保障了患者的诊治速度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检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就诊的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共57例,同时选取同时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效果.结果:对照组56例患者中,检出梅毒的有1例,阳性率为1.79%,研究组57例患者中,检出梅毒的有55例,阳性率为96.4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诊断中的检测敏感性为96.49%(55/57),特异性为98.21% (55/56).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星相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在脑出血患者中实行常规护理以及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该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参照组护理中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住院时间(9.87±2.35)d等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参照组差异比较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改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
作者:宿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结果:优质组的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9.41%,并且,治疗后优质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常规组,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娜;徐巍;刘菲;才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这一时间段内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和埃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而参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呋喃唑酮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6%、参照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患者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x2=0.208 7;P =0.647 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参照组为5%,两组患者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在阿莫西林和埃索拉唑的基础治疗上克拉霉素和呋喃唑酮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较少,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两者之间任何一种药物治疗.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流程再造对门诊患者就诊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门诊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门诊护理流程再造前收治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门诊护理流程再造后收治的27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就诊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流程再造对门诊患者的就诊时间及满意度均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白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患者到医院就诊,大多数对就诊环境陌生,不知去哪个科室,需咨询门诊导医,导医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医院,因而在门诊分诊室护理人员需应用良好的沟通技巧,解答患者的疑问,给他们一个好的印象.
作者:谢男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盆底肌锻炼提高产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改善疼痛程度的分析.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发生尿潴留的产妇共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4.23%)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78 85%),对比差异明显(P<0.05).经Ridit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R=0.629,95% CI=(0.562,0.698),研究组R=0.370,95% CI=(0.309,0.431),两组区间无重复,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锻炼能较好的提高产妇尿潴留的护理疗效,改善患者的尿道口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汤虹芳;吴蓓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妇产科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腹部超声组和联合超声组进行统计和分析,每组的研究样本是20例,腹部超声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联合超声组采用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和妊娠类型检出率.结果:联合超声组和腹部超声组患者的检出阳性分别是19例,12例,阳性率分别是95%,60%.妊娠类型,未破裂型分别是5例,3例,分别占26.31%,25%;流产型分别是4例,2例,分别占21.05%.16.6%;破裂型分别是10例,6例,分别占52.63%.50%.相对于腹部超声组,联合超声组患者的检出率较高,P<0.05,具备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早期异位妊娠患者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孙玉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