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5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探讨

黄兰

关键词:贫血, MCV, RDW, MCHC
摘要:目的:分析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活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45例贫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就诊资料,对其临床血液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同时,选取同期45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受检者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贫血患者MCV、RDW、MCHC等指标会发生显著变化,应重视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工作,提高临床诊疗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的感染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对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的感染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方法:整理、分析导致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有效预防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论:重症监护室内新生儿的感染预防应从各个风险因素着手,应借助有效护理来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李曼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眼外伤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眼外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探究心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焦虑等负面心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5月份至2016年8月份收治的30例眼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通过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评分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满意度情况.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焦虑评分发现,患者干预后焦虑情况得到显著缓解;患者在手术前后因为担心术后恢复情况,常伴有抑郁心理.术后安排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后,抑郁情绪有所缓解,同干预前对比患者干预后抑郁缓解程度有明显改善;术后干预对患者进行随访,非常满意患者有14例,满意患者14例,一般2例,不满意患者0例.总满意率为93.3%.结论:对眼外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郁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66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有3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选择罗哌卡因加镇痛泵,试验组选择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结果: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76%,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94%,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吗啡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具有简单实用以及安全有效的临床特征,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顾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8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样本,以44例为一组,将其分为中药组与西药组两个组别.西药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中药组采用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与痊愈情况.结果:中药组患者治疗痊愈率为70.45%、有效率为95.45%,与西药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自拟中药内服、外洗方,用于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痊愈率及有效率较高,可有效减轻患者外阴瘙痒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邹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目的:探讨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选择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环孢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段文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CIK联合化疗对于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该院诊断治疗的6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34例.其中,对A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B组患者采取CIK联合化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B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CIK联合化疗治疗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丹凤;汪锦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ICU收治的58例危重症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情况、睡眠质量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35.63±3.65)分,抑郁评分(40.28±5.09)分,睡眠评分(8.74±1.7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79.31%,观察组为96.5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人文关怀护理在加强危重患者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通过精神慰藉等基于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缓解和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全面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

    作者:徐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支气管炎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支气管炎患儿的可行性.方法:本次选取该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观察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4 d.在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症状缓解时间、发热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数据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童欢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好,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重减轻更少(P<0.05),且患者的不良反应也更少(P<0.01),另外,患者化疗后,其出现的不良情绪评分与化疗前相比更低(P<0.01).结论:对妇科肿瘤首次化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有着显著的效果,因此,该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姜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的9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第一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其在日常治疗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内容,第二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透析治疗中采用的是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等.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在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之后,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其出现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几率较低,且通护理钱相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情绪恢复情况可以发现,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护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患者内心的负面情绪等.

    作者:张力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患者急性腹痛分诊与护理

    目的:探讨患者急性腹痛分诊与护理.方法:回归线分析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1856例急性腹痛患者,统计分析患者急诊分诊情况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急性腹痛患者分诊与确诊结果相比较,准确率达到97.74%.结论:分诊急诊护士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分诊判断,可提高腹痛患者分诊的准确率,利于患者的及时准确治疗,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作者:曾镜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大黄、芒硝粉在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大黄、芒硝粉在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行剖宫产术后出现术口脂肪液化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大黄芒硝粉剂外敷换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术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粉治疗剖宫产术口脂肪液化疗效肯定,可促进术口的愈合,缩短术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情志因素与胸痹中西医相关机制探讨

    随着双心医学模式不断发展,心脏疾患伴随心理障碍这一现象被广泛关注.情志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密切,因此,研究情志因素与胸痹相互作用的机制,对双心医学的发展及双心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彦杰;徐志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精细化管理对医院病案管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医院病案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5年1月起在医院病案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与实施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病案破损或缺失情况、病案合格率以及医患矛盾发生率情况.结果:精细化管理实施后医患矛盾发生率为0.03%、病案资料破损率0.05%,缺失率0.04%,与实施前数据(0.17%、0.22%、0.1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案管理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能显著改善病案管理情况、提高人员素质、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李朝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血液/体液暴露后处置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血液/体液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PTSD自评量表对湖北省手术室护士进行现场调查.结果:27%的手术室护士在血液/体液暴露后未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且发生血液/体液暴露的护士SCL-90总分和抑郁、焦虑等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TSD阳性率为18%.结论:手术室护士血液/体液暴露后紧急处理和心理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给予正确指导和心理干预,形成人文关怀的组织氛围,帮助暴露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

    作者:祁莉荔;刘金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在创伤骨科之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创伤骨科所收治的患者9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在予以不同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且护理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创伤骨科中的患者予以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获取了显著的效果,将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将护理满意程度显著提升,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张柳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腹症术后腹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以9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影响患者术后发生腹胀的临床因素,并分析给予患者适当临床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受试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试验组(47例)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导致急腹症患者术后发生腹胀的临床因素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能显著降低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曲跃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脊柱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脊柱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选取在该院收治的133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的脊柱骨转移癌患者一般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疑似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的脊柱骨转移癌患者采用手术病理或者CT或者MRI诊断.采用统计学分析脊柱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的表现.结果:脊柱骨转移癌骨显像表现为:①胸椎多于腰椎且病灶呈圆形或者类圆形;②多椎体异常放射性聚集;③合并脊柱外骨病灶;④恶性肿瘤的病灶部位和病灶数目的位置均不同.结论:不同的恶性肿瘤其脊柱转移癌的病灶数目和脊柱外骨转移部位 有一定差别且脊柱转移癌好发于胸椎.

    作者:吴昊;孟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运用分析

    目的:主要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8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5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6例,接受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患者26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24/2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18/26),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变化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疗效稳定、安全性高,应该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红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于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助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其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73.9%>54.3%)相对更高,而剖宫产率(10.9%<30.4%)相对更低.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7.98±1.41)h<(12.02±2.19)h]、术中出血量[(109.26±31.74)ml<(162.36±49.85)ml]、SAS评分[(43.27±6.54)分<(50.18±5.63)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高龄产妇分娩结局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