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绍玲
目的:研究保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方案应用于老年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从2010年01月至2017年03月间进入乡镇卫生院治疗的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抽选31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5例均实施保守治疗方案,同时治疗组16例则实施手术治疗方案,在观察2组疗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结果:对2组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对照组15例有效率60.00% (9/15),治疗组16例为93.75%(15/16),(P<0.05);对照组颅内积气量(17.00±2.11)ml,治疗组(7.26±2.00) ml,(P<0.05);对照组血肿组织中液体残留量(24.11±2.07)ml,治疗组(14.99±2.17)ml,(P<0.05).结论:在对出现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手术方案进行效果突出,可推广.
作者:孙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该院将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传统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治疗,并观察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好转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心电图指标及心绞痛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霍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管和多次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备29例,对照组行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行一次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随访1年时治疗成功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82.8% (P <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1.3±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6)分(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类近期疗效显著,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远期疗效理想,且操作简单,避免了多次根管治疗用时长、操作繁琐的问题,值得推广.
作者:于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浅静脉留置针化疗前后采用不同冲管液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对比研究.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从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抽样选取浅静脉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15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使用生理盐水100 ml对化疗药前后行冲管;对照组使用5%碳酸氢钠15 ml加生理盐水100 ml冲管,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临床观察.结果:常规组78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有9例(11.53%),相比与对照组的1例(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化疗药物前后冲管,碳酸氢钠溶液前后冲洗化疗药的方法,能更有效的保护患者外周静脉,减轻患者疼痛,从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作者:袁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使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中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护理满意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中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并降低疾病的并发率,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对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于我院的90例小儿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在保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的基础上将患儿分成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的观察组(45例)与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对照组(45例),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以及两组包括NSE(神经源特异性醇化酶)、癫痫发作频率等相关情况.结果:采用丙戊酸钠的观察组与采用左乙拉西坦的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率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包括NSE、癫痫发作次数等相关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对于小儿癫痫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基本相当,均可作为小儿癫痫的治疗方案.但左乙拉西坦的神经保护作用略高于丙戊酸钠,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更值得推广.
作者:黄淑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究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循证护理,在预防患者并发髋部感染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严格遵循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先后次序,随机将其均等划分为研究组,以及参照组,每组各包含70例患者,针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针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围术期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以及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故障患者实施围术期循证护理,相较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在罹患疾病以及接受髋部手术治疗处置过程中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推广普及运用.
作者:何文婷;洪溶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分析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病患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护理风险率为16.54%,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病患自身原因、护理人员素质和医院管理不到位均是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心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素质和医院管理因素等多方面,临床上需对此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
作者:沈光秀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近年来,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多,加大了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压力,就业竞争更加激烈,因此,要使得护理专业的学生具体较高的职业素质,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育,这是尤为重要的.护理学基础课程在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撼动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是整个护理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及核心课程,它能提供给学生将来真正从事临床工作时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学生未来的工作中每一天都将运用到护理学基础的相关知识.
作者:高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服务流程的优化对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有何作用.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采该院门诊药房就诊的总病者和从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来我院门诊药房就诊的患病者之中分别选取84例组成对比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了解两组患病者来我院门诊就诊之后的痊愈率、服药依从性有何差异,并对选取数据的两段时间门诊药房的管理差错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优化门诊药房服务流程,对比组的痊愈率和服药依从性依次为76.20%、71.43%,而实验组的痊愈率和服药依从性依次为95.23%、90.47%.实验组的管理总差错率为11.9%,对比组的管理总差错率为35.71%.结论:优化门诊药房的服务流程能使药学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翟月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临床急诊救治过程及救治时机.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4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紧急急诊救治,观察中毒后6小时内救治的23例患者(甲组)与为中毒后6小时之后救治的17例患者(乙组)救治成功率.结果:甲组急诊救治成功率(95.6%)高于乙组救治成功率(70.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入院后应尽早洗胃,注射阿托品药物治疗,救治中防止患者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另外,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救治时机能够对救治成功率产生重要影响,中毒后越早救治患者存活率越高,临床上呼吁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发现后应尽早送往医院救治,避免耽误佳抢救时间而危机患者生命.
作者:李湘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该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接收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老年患者时间先后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ODI评分与VAS评分,观察组优势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效率分别为76.2%与92.5%,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方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许喆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在纳米医学发展的历程中,纳米机器人作为新鲜的科技产物,呈现在世人面前.并且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深入,纳米机器人的功能逐渐完善.纳米机器人完成其在医学领域的功能必须进入人体.当前其在人体内的驱动方式有磁场驱动、电生化驱动、光能驱动、超声驱动、生物驱动等.并且进入体内通过DNA链等生物传感器结构识别生物分子,从而完成其功能.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医学技术,安全性及伦理问题都是必须考虑的.纳米机器人,作为新一代的医疗技术发展的产物,将为医学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开辟新的天地.
作者:程学良;曲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急诊收治的6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先入院30例患者应用常规解毒治疗为对照组,后入院30例患者在常规解毒治疗同时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对照组低,胆碱脂酶(CHE)比对照组高,C反应蛋白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作用理想,可以改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2016~ 2017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采取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对比两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晨僵时间、肿胀与压痛关节数.结果:实验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晨僵时间以及肿胀与压痛关节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免疫吸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甲氨蝶呤药物单一治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佳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本文就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 12月期间在该院门急诊接受静脉输液的24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124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输液,实验组患者在输液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更高,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是差异显著.结论:在门急诊中为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提高输液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露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妊娠子宫,尤其在妊娠晚期时,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右旋,但旋转角度不超过30°.如果妊娠子宫不论向右或向左旋转超过90°,同时伴有腹痛等症状者称妊娠子宫扭转.妊娠子宫扭转在临床上比较罕见,特别是足月妊娠合并扭转更是少见.该病发病率低,诊断困难,容易延误,导致不良结局.现就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例妊娠子宫扭转做一分析.
作者:艾艳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医疗临床疾病护理工作是医疗机构的核心工作内容,而我国在医疗体系中建立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应用具有实际工作价值的体现.其应用于危重患者临床中,医护沟通的有效提升,以及在疾病临床护理中质量管理的应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应用途径,旨在提升我国医疗机构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及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效果提升.
作者:谭淑娟;张立伟;范宏;路雪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其具有非常复杂的病理机制和并发原因,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在病变早期即可以发生,这种病变可以牵涉到人体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对病症的辨别和辩证也是很重要的,中医疗法切忌急功近利,应该尽量选择缓性的药品和治疗方式,因为治疗痹痛的药物大多新温而燥,而消渴病又大多气阴而伤,所以对中药品的应用应该要时刻照顾到这二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避免因为急功近利从而导致病情不稳定.对于维持阴阳协调的中医来说,更应该注重以辨病和辩症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疗.
作者:柳宪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针对认知功能康复的护理管理方案对帕金森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筛选帕金森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每收集6人参与研究随机编号,抽到2号、4号、6号签入选对照组,1、3、5号签入选观察组,对照组入选45例对象,观察组入选45例对象.均常规治疗,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认知功能康复的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完成研究41例,对照组40例.观测站12个月后较干预前UPDRS降幅高于对照组,Schwab、MoCA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功能康复的护理管理可有效增进疗效.
作者:刘必琴;韩芝 刊期: 2017年第08期